•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新未來(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貴州篇)

2022-06-20 17:5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黔北高原,群山蔥郁,赤水河奔騰蜿蜒;苗嶺深處,蘆笙悠揚,六衝河山歌歡唱;科創園內,數據如涌,場景應用層出不窮……今日貴州,滿眼生機,愈加多姿多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貴州考察調研,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多次就貴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為貴州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記囑託,貴州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局,幹字當頭、闖字為先、實字為要,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燉在火爐上的盬子雞,香味誘人,花茂村“紅色之家”農家樂老闆王治強麻利地收拾好庭院,靜候客人到來。

  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遵義市遵義縣(現為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考察。在村民王治強家中,習近平總書記進房間、看院落,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親切交談。總書記對花茂村把扶貧開發與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的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村黨支部、村委會和村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共同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

  “我們按照總書記的指示,一屆接著一屆幹,帶領大家把事業幹好、把日子過好。”花茂村黨總支書記彭龍芬説,從2015年起,村裏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先後吸引2000余名勞動力回鄉創業就業,大家的日子更加紅火,2021年全村每人平均收入超過2.2萬元。

  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期間專門主持召開涉及武陵山、烏蒙山、滇桂黔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座談會,就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四個切實”的具體要求。

  貴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到2020年,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2萬群眾搬出大山,徹底告別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

  脫貧之後,鄉村如何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畢節曾是西部貧困地區的典型。上世紀80年代,在黨中央親切關懷下,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掛畢節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3次就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畢節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考察,第一站就專程來到畢節察看鄉親們脫貧後的實際情況。

  在畢節市黔西縣(現為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總書記走進村民趙玉學家,仔細察看生活居住環境,“做飯用電,電費貴不貴?有了自來水,洗澡都有熱水吧?”總書記還同趙玉學一家製作當地傳統節日食品黃粑,並聊起家常。“祝你們今後的日子過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一言一語,飽含深切關懷。

  “脫貧之後,要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希望鄉親們繼續努力奮鬥,把鄉村産業發展得更好,把鄉村建設得更美。”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化作當地幹部群眾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一年來,化屋村新修8.4公里旅遊公路,新建兩條總長48.5公里的10千伏線路保障鄉村發展建設和生活用電,搭建“5G+數字鄉村統一平臺”,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精品民宿、農家樂等産業。看好發展鄉村旅遊的前景,趙玉學將自家房子改造成農家樂。化屋村黨支部書記許蕾説,2021年,化屋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增加到1.93萬元。

  打贏脫貧攻堅戰後,貴州全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貴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率先開發建設防止返貧監測資訊平臺、“貴州防貧申報”小程式和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資訊平臺,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總書記要求貴州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我們一定扎紮實實落實好。”貴州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穆嶸坤介紹,貴州出臺分類分級推進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根據各地脫貧基礎、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的不同,將全省所有縣分為鄉村振興引領示範縣、重點推進縣、夯實基礎縣三類,深入實施“十百千”鄉村振興示範工程升級版,創新開展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整合示範試點建設,加快建設2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30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在23個村開展紅色美麗村莊試點。

  去年10月,《貴州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五年行動方案》出臺,以“一年起好步、三年有形象、五年大變樣”為目標,全力實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鄉村産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加強鄉村治理“五大行動”,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著眼于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打開APP錄入目的地,根據實時貨源情況智慧匹配接單線路,司機找貨成功率明顯提升,這是滿幫集團打造的智慧物流生態平臺;通過移動端設備,專家和患者可隨時完成遠端醫療,優質醫療資源得以高效利用,這是貴陽朗瑪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在貴州,大數據應用已延伸到多個領域。

  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陽市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考察時指出,面對資訊化潮流,只有積極搶佔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先機。要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入融合,必須在資訊化方面多動腦筋、多用實招。

  在貴安新區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資訊園,習近平總書記觀看“網際網路+”基礎能力展示,察看雲計算數據機房,希望他們高起點規劃和建設,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的資訊服務。在億象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他聽取公司依託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建立的全新汽配行銷模式介紹,向研發人員了解有關技術流程,鼓勵他們完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物流配送體系,取得更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2015年那時候,園區只有兩棟機樓,客戶也不多,現在建有8棟機樓和4棟保障樓,服務客戶上萬家;當時只有IDC(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存儲業務,現在拓展了雲服務、流量等多個業務板塊。”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資訊園運營中心總經理吳開明介紹,資訊園目前是中國南方運作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也是貴州省數據交互最活躍、數據量最大的雲網數據中心,園區眼下正在建設兩棟機樓,2025年還將啟動新一輪建設。

  交易服務、訂單管理、金融服務,報價、下單、發貨,在“億象汽配城”電商平臺上,用戶輕點手機就能完成——億象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依託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構築起以貿易服務為基礎,供應鏈金融和物流倉運配為核心配套的汽配産業鏈生態模式。“目前入駐平臺的商家已達500余家,去年實現交易額2億元。”公司董事長陳相安表示,“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不斷延伸産業鏈,把公司做大做強。”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強調,“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要著眼于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

  貴州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大數據作為全省發展的主戰略重要內容,著力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育引進,實施數字産業強鏈行動,推進傳統産業提質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大數據如今已成為貴州的一張靚麗名片。

  “通過引入大數據,從一根絲到一匹布,整個生産環節都能精準把控,全流程資訊化、數據化生産。”貴安新區恒力(貴陽)産業園總經理吳國良介紹,“現在上了3條生産線,管著倍捻機、織布機等6000多臺設備,正全部開足馬力生産。”

  機器手臂取代人工,自動跟蹤預警,自動排産調度,五種車型同時混線生産,這是貴陽吉利汽車智慧工廠;技術員動動指尖,地下採煤機快速轉動,烏黑的煤塊自動運出,這是貴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的智慧化採煤設備……基於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貴州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業態持續催生。

  依託“千企改造”和“萬企融合”等工程,貴州鞏固大數據先行優勢,搶佔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正強力推進“貴州大數據試驗田+東部數字經濟創新探索”“貴州算力網路樞紐+東部算力資源需求”“貴州雲服務基地+東部雲服務市場”等模式,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日益深化,數字經濟發展的活力不斷釋放。2021年,貴州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4%,增速連續6年位居全國前列,數字經濟已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2022年,貴州在已累計形成“大數據+實體經濟”融合標桿項目401個、示範項目4234個的基礎上,將再打造100個融合標桿項目,實施1000個融合示範項目,帶動2000戶以上實體經濟企業和大數據深度融合。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援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明確貴州‘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的戰略定位,我們要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體系,集聚一批行業和龍頭企業數據資源,形成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為深入推進數據‘聚通用’打下堅實基礎。”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景亞萍表示。

  貴陽市、貴安新區作為國家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數博大道正在南北雙向延伸,將由原22公里核心區延伸至62公里範圍,憑藉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的先發優勢和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這一國家級平臺,試點示範各種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實現大數據産業發展從“風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勢”的精彩“三級跳”,打造貴州新時代大數據創新的策源地和示範高地。

  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舊説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從兩岸青山中奔流直下的烏江,清澈如鏡。

  烏江是貴州的“母親河”,也是長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2021年2月3日,在畢節市黔西縣(現黔西市)新仁苗族鄉的烏江六衝河段,習近平總書記遠眺烏江山水,聽取烏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態修復保護、實施禁漁禁捕等情況彙報。

  在沿江岸步行察看烏江生態環境和水質情況後,總書記對當地加強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質監測體系建設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六衝河畔的化屋村,地處烏江上游,烏江北源六衝河與南源三岔河在村前匯流。靠水吃水,過去網箱養殖超載、飼料投放過量,烏江水越來越臟。“一網下去,幾乎撈不到什麼魚。”當了20多年漁民的尤榮利回憶。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貴州全域取締網箱養殖,引導漁民轉産上岸。全省累計取締網箱養殖33543畝。

  “沒了網箱,水變清亮了!”尤榮利也收起漁具,開起農家樂。水質變清環境變美,烏江峽谷風光壯美,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化屋村越來越多的村民和尤榮利一樣吃上了旅遊飯。

  烏江流域磷礦資源豐富,過去,烏江沿岸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廢渣産生的污水滲到地下,從34號泉眼流入烏江,烏江被污染成“牛奶河”。烏江治理,重在治磷。貴州省政府將34號泉眼的污染治理作為“1號工程”,對磷石膏“以渣定産”,提高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率,建污水處理設施等,使烏江流域總磷濃度下降,幹流水質全面達到二類標準。今年5月13日,貴陽、遵義兩市開展烏江流域聯合執法行動,對烏江34號泉眼污染治理設施的運作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現在的定期監測還靠人工,每個月一次。下一步,我們將探索自動監測,提高監測頻次,更好掌握水質數據。”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涂志江説。

  保護烏江,貴州沒有止步。今年4月,《貴州省深化烏江流域生態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印發,提出深入推進烏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將烏江流域打造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明確到2023年底,烏江幹流國控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穩定達到100%,主要支流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貴州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他強調,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科學推進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

  在貞豐縣北盤江鎮銀洞灣村,1.8萬畝花椒以發達的根系緊緊抓住土地。“過去,北盤江的水幾乎都是黃的。”58歲的胡明忠站在房前,一眼看到奔流的北盤江,“改種花椒後,水土流失減少了,腰包也鼓了!”過去的石漠化重災區,通過發展花椒産業,走出了一條荒山綠、百姓富的路子。

  作為長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貴州切實增強上游意識、履行上游責任,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深入開展國土綠化和石漠化綜合治理,近10年來,貴州省石漠化治理面積累計達1.31萬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減幅達43%。2021年,貴州省森林覆蓋率達62.12%,中心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佔比達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要樹立正確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産業,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湄潭,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地區,適合茶樹生長。湄潭縣把茶産業作為主導産業,建成標準化生態茶園60萬畝,同時推動茶旅融合,不斷完善茶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打造中國茶海、翠芽27等景區。“我們全力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老百姓能夠從種茶、賣茶、賞茶各個環節中得到收益。”湄潭縣茶産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冬告訴記者。

  依託資源稟賦,貴州已發展出茶葉、辣椒、刺梨等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指出,要正確處理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在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把提出的行動計劃扎紮實實落實到行動上,實現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

  今年4月29日,貴州省第二張林業碳票落地赫章縣海雀村,涉及面積7346.5畝,監測期減排量超過3萬噸。“稀奇!空氣也能賣錢了。”55歲的村民張恩志感嘆。

  “按照每噸碳減排量30元算,這張林業碳票價值約104萬元,我們切身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均福説,為改善生態環境,30多年前老支書文朝榮帶領村民開始種樹,如今萬畝華山松已成長為茫茫林海。2021年,海雀村每人平均收入達18633元。

  牢記總書記囑託,貴州省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30項改革成果列入國家推廣清單。加快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推動完善生態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林業碳匯等機制……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讓優良的生態環境成為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

  “10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從戰略和全局高度為貴州指明前進方向、給予巨大支援。”貴州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全省上下將牢記總書記殷切囑託,做發展幹將、改革闖將、攻堅猛將,把闖新路、開新局、搶新機、出新績作為高品質發展主目標,把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産業化作為主抓手,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本報記者萬秀斌、汪志球、黃嫻、程煥、蘇濱、陳雋逸)

[責任編輯:徐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