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國糧策】江蘇鹽城:一粒種子激活農業芯動力

2022-06-19 22:02:00
來源:鹽城新聞網
字號

  【導讀】

  糧安天下,種為糧先。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所在,也是“藏糧于技”的重中之重。

  作為農業大市,江蘇省鹽城市也是種業大市。近年來,鹽城市按照國家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産基地市、全國食用菌菌需物資集散地、中國蟹苗之鄉的作用,明確發展定位,找準主攻方向,合理佈局,聯合共建,著力加強種業基地生産、企業市場競爭、科技創新和市場監管等“四個能力”建設,做大做優繁制種基地,保障良種有效供給,加快推進由種業大市向種業強市轉變。

  2021年,全市農作物繁制種面積79.89萬畝,總産量32萬噸,佔全省一半,其中雜交稻制種面積16.4萬畝,佔全省總面積80%,長江大眼幼體産量佔全國70%,現代種業三産融合産值達172.27億元。

  規劃引領,打開種業發展新格局

  仲夏時節,草木葳蕤。隨著一年一度夏收進入尾聲,鹽城市作為種業大市,全市各地繁制種基地也迎來豐收季,有效保障良種供給。

  6月10日,在江蘇省方強種子有限責任公司的萬畝繁種基地,十幾臺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搶抓晴好天氣收割小麥。另一邊,已經平整好的水田裏,工人們正在忙著搬運秧盤,插秧機將一行行綠油油的秧苗栽插在田裏。

  “收上來的小麥已經全部烘乾、篩選後入倉了,月底前秧苗也將栽種結束。”江蘇方強農場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玉民介紹,農場早在1996年就開始了繁制種業務,集團種子公司目前已具備日烘乾種子1800噸、日精選種子300噸的産能,加上超6萬噸的種子標準倉,實現年産銷常規稻麥種子7000余萬斤,産值超億元。

  2021年,圍繞雙百億目標定位,依託資源稟賦和産業實際,鹽城市根據區域特色和農業結構調整方向,編制印發了《鹽城市“十四五”現代種業規劃》《加快建設雙百億現代種業産業行動方案》。明確裏下河地區重點發展20萬畝雜交水稻制種、4萬畝淡水魚苗;沿海地區主攻60萬畝常規稻麥、15萬畝綠化苗種、100萬頭(只)畜禽種業、4萬畝蟹苗、9萬立方米海水魚苗,推動現有繁制種基地集聚發展。

  為深入實施現代種業強市戰略,鹽城市還設立種業創新專項資金1000萬元,各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財政專項資金,大部分縣(區)建立了種業保險資金,近幾年大豐區財政賠付資金1200多萬元。

  “全市將種子企業生産加工用地納入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用地範圍,統籌農業種質資源用地規劃,合理安排新建、改擴建農業種質資源庫(場、區、圃)所需用地。”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四級高級主辦王軍介紹,鹽城繁制種歷史悠久,近年來更是加強市內外交流合作,鼓勵科研單位、種子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並部署實施一批超億元的種業創新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對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基礎性研究、重點育種項目、商業化育種體系構建、種業治理體系建設等予以持續穩定的政策扶持,不斷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目前鹽城市已形成大豐、建湖、阜寧三個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産基地,及東臺西甜瓜、甜葉菊、響水西蘭花、濱海何首烏、鹽城草雞、阜寧黑豬、射陽蟹苗、洋馬菊花等特色鮮明、區域集聚、經營集約的種業發展格局。

  聯合共建,農“芯”量質雙提升

  “這塊材料抗病性不行,已經枯了不少,不適合導入。”6月14日上午,太陽高照,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業研究院院長王子明戴著草帽,穿著高筒雨靴,站在試驗田裏,正仔細查看每一份水稻試驗材料的長勢。

  “咱們的南粳5718品種要是再導入優質的抗病性,那肯定更受市場歡迎。”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張洪程院士工作站站長宋興根是個和稻麥打了幾十年交道的“老把式”,巡田時路過試驗田的他興致勃勃地停下來,聽王子明介紹著試驗材料的新品性。

  作為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牢牢精準把握産業發展方向與市場需求,深入開展新品種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利用江蘇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基地優勢,廣泛開展新品種示範推廣,加快了科研成果轉化速度,取得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經省科技廳批准,2017年11月張洪程院士工作站建成,公司充分發揮院士團隊科研優勢,以産學研合作模式密切開展稻麥新品種選育與試驗示範。”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宋凱華介紹,目前公司已有6個新品種通過國家和省審定,獲植物新品種權6個,擁有稻麥新品種育種材料18240份,2021年參加國家、省級中間試驗新品種14個,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以江蘇神農大豐、金色農業、華豐種業為代表的本地種業龍頭企業共同實現基地做優、企業做強同步發展。企業積極創新聯合共建模式,建立“公司+專業合作社+大戶”的生産模式,直接帶動農民就業超10000人,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全市現有持證企業140個,其中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2家,53家企業入選江蘇特色優勢種苗中心(企業)名單,數量全省第一,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銷售收入位居全國前十強。

  鹽城是國家級三大雜交水稻種子生産基地市之一,大豐區、建湖縣、阜寧縣作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産基地大縣,近年來累計獲得國家獎勵資金2.64億元。以獎勵資金項目建設為契機,鹽城市招引了隆平高科、中化先正達集團、中江種業、荃銀高科、豐樂種業等國家級制種企業與基地縣開展“縣企合作”,簽訂縣企共建協議,積極整合項目和社會資金,加強項目實施,推進基地大數據平臺、智慧化機械和灌溉系統、種子倉庫和烘乾等項目建設。萬建民、張洪程、吳明珠院士工作站等相繼落戶鹽城市種子企業,極大地提升了種業企業創新能力。

  技術創新,讓一粒種傳播更遠

  近日,在阜寧縣三灶鎮十灶村,阜泰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熙正在田頭查看水稻栽插情況,合作社今年還是和江蘇阜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800多畝地都用來繁種。“一畝地一年種子收入差不多是普通稻麥種植收入的兩倍,優質良種很受市場歡迎。”

  “公司種子生産基地總面積2萬多畝,其中在縣內有5000多畝已實現全程機械化制種,60%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江蘇阜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有保看來,種子豐收離不開高品質的田間建設和高機械化率。

  近年來,全市積極開展高標準制種基地建設,全面配套和完善田間建設工程,從農田、農藝和農機等多維度著手,推進制種基地宜機化改造,提升種子生産基地標準化水準。

  “通過推廣雜交水稻等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紮實推進制種基地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資訊化‘五化’建設,目前已攻克了雜交水稻制種印刷播種、父母本機插、無人機噴施、父母本分開機收等技術難題。”市農業農村局種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繁種已基本實現機耕、栽插、噴藥、授粉、分收、烘乾、加工等各環節機械化生産,全程機械化率達85%以上,其中雜交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較常規制種方法可節省50%以上勞動用工,畝可節本增收約370元。

  走進方強農場現代農業調度中心,工作人員熟練操作控制臺,農場4.5萬畝農田被細分成1000多個田塊,每個田塊的基本資訊、種植進度等資訊在電子螢幕上一覽無余。“農場投資800多萬元,建成了調度中心,同步配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提升農場資訊化程度。”王玉民介紹。

  農為國本,種為農芯。近年來,鹽城市充分發揮網際網路資訊技術在制種生産過程中的應用,引入物聯網田間數據採集系統,構建制種基地田間監測網路,為實時掌握農情、墑情、蟲情、病情提供精準性數據指標。嚴格實施備案管理制度,推動資訊化管理落地落實,實現地塊、企業、農戶、品種管理數字化,提升制種基地管理資訊化水準。

  豐收大地農業園區引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脫毒苗和快繁(克隆)技術,大規模生産草莓、生薑、馬鈴薯、鐵皮石斛等優質試管苗,推動無性繁殖作物的品種升級換代,具備5000萬株組培苗的年生産能力,年産值達1億元;荷蘭花海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鬱金香品種8個,鬱金香種球國産化率達90%,被評為“中國鬱金香研發中心”。加州鱸魚規模化育苗取得突破,射陽河蟹生態土池育苗不斷突破……近年來,鹽城市還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組織開展農作物、畜禽、蠶種、水産種質資源普查,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438份;選育各類農作物新品種88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授權68項,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9%。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