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世界最大醫保網 穩穩兜住咱健康

2022-06-14 09:1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世界最大醫保網 穩穩兜住咱健康(人民健康這十年①)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衛生健康工作實際相結合,把保障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刻指出,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擁有健康的人民意味著擁有更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系統謀劃,作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征程。實施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實招硬招,為民族復興的光榮夢想奠定堅實的健康基石。

  今起本版開設“人民健康這十年”系列報道,從不同方面回顧這十年來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和成就。

  醫療保障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的重大制度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強有力的改革措施,著力解決群眾看病就醫中的難題,努力實現全體人民全方位全生命週期高品質的醫療保障。

  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

  “醫保是我家的大救星。”提起醫保政策,白族姑娘和秀娟心裏滿是感激。和秀娟來自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小時候患上骨結核,腰椎處長出一個大包。經蘭坪縣醫療保障局與醫院協調,2019年8月,和秀娟在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受了腰椎畸形矯正手術。

  和秀娟的父親和文輝算了一筆賬:女兒在整個治療期間發生的各項醫療費總計共17萬餘元。其中,基本醫保報銷近11萬元,大病保險報銷4.2萬餘元,醫療救助和兜底保障報銷1.6萬餘元,家裏自付僅6000余元。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下,一家人順利渡過難關。

  讓百姓病有所醫,是民生所盼、時代所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將農村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進行整合,全面建立了城鄉統一的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制度,構建起更加公平統一的醫療保障制度。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基本形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等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更好滿足了群眾多元化醫療保障需求。

  十年來,中國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由5.4億增加到13.6億,報銷比例持續提高,居民醫保的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億城鄉居民。目前中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為80%和70%左右,基金年收支均超2萬億元、惠及群眾就醫超40億人次。

  一張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網穩穩兜住百姓的健康,中國新型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建設成就令世界矚目。

  建立全國防止因病返貧動態監測系統

  2020年11月,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健康扶貧工作人員進行走村入戶調研時,在村口發現了一個不會走路也不會説話的近2歲孩童。工作人員主動上前詢問情況,帶孩子進行超聲檢查,發現孩子是先心病患者。鄉鎮中心醫院按照健康扶貧政策將其納入大病集中救治範圍,及時聯繫了上級醫院。2020年12月,這個孩子做了先心病手術,目前在健康成長。

  這是大病集中救治政策的實踐,也是全國健康扶貧工作的縮影。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十年來,中國健康扶貧力度空前。脫貧攻堅期間,各地對農村貧困家庭逐戶、逐人、逐病摸底,幫扶措施落實到人、精準到病,對貧困患者實行精準分類救治。截至2020年底,健康扶貧已累計救治2000多萬人,曾經被病魔困擾的許多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底,醫保扶貧累計資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2.3億人次,參保率穩定在99.9%以上,累計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醫5.3億人次,減輕醫療費用負擔超過3600億元,助力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群眾精準脫貧。

  為了防止脫貧人口再次因病返貧,中國將鞏固健康扶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了全國防止因病返貧動態監測系統,針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等易返貧致貧人口開展動態監測,目前監測和幫扶機制正在發揮作用。

  集中帶量採購切實降低群眾醫藥負擔

  “希望企業拿出更有誠意的報價,每一個小群體都不該放棄”“真的很艱難,剛才我覺得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2021年11月,一段關於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的醫保藥品談判視頻在網上刷屏,被網友讚為“靈魂砍價”名場面。一個半小時的談判,國家醫保局談判代表與企業代表展開多輪交鋒,最終每瓶藥的成交價比最初的報價少了2萬多元。一些罕見病患兒家長聞訊喜極而泣。

  每一次“靈魂砍價”,都意味著醫保基金能發揮出更大效用,拯救更多人的生命。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以帶量採購為核心,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改革。經過努力,集中帶量採購改革已經進入常態化、制度化新階段。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國家集中帶量採購6批234種藥品、平均降價53%,集採2批耗材、平均降價超80%,整合全國需求談判議價將250種新藥納入目錄、平均降價超50%,累計降低藥耗負擔超5000億元。很多原來用不起、用不到好藥和好耗材的群眾用上了“質優價宜”的中選産品,群眾醫藥負擔切實下降。

  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藥品集採將在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三大板塊全方位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重點聚焦群眾關心的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品種。這意味著,百姓有望享受到更多質優價宜的好藥和好耗材。

  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覆蓋所有省份

  長期以來,異地就醫報銷存在諸多不便:在外地看病常常要先墊付醫療費用;醫保結算程式繁瑣,可能得“多頭跑、來回跑”……異鄉看病不再難成為百姓的殷切期待。

  為解決參保人“墊資”“跑腿”的難題,中國于2016年啟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按照“先住院、再門診;先省內異地、再跨省異地”思路分步實施。目前,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已覆蓋全國所有省份、所有統籌地區、各類參保人員和主要外出人員。

  今年5月,國家醫保局宣佈,歷時兩年多建設與試運作,全國統一的醫保資訊平臺全面建成,目前已在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全域上線。該平臺涵蓋支付方式、跨省異地就醫、公共服務、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採等14個子系統,有效覆蓋約4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約40萬家定點零售藥店,為13.6億參保人提供優質醫保服務,日均結算1800萬人次。

  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立全國統一的醫保資訊平臺有助於解決長期存在的資訊系統碎片化、醫保公共服務水準參差不齊、醫保大數據應用不充分等問題,促進資訊互聯互通,提升醫保服務水準和治理能力,為參保人提供更便捷的醫保服務。

  數據多跑路,百姓就能少跑腿。近年來,“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發展迅速。醫保電子憑證累計激活用戶超過11.7億,推進醫保服務邁進“碼時代”。相關部門持續優化完善醫保服務網廳和APP,設置親情賬戶,為群眾提供“搬到家裏的醫保服務點”和“裝在口袋裏的醫保服務廳”。目前醫保服務網廳和APP實名用戶數超過2億,親情賬戶數超過1億,大幅提高了辦理效率,改善了群眾醫保服務體驗。

  有限的醫保基金得到更高效使用

  中國傳統的醫保支付方式是按服務項目付費,根據診療過程中用到的所有藥品、醫用耗材等,用多少結算多少,患者和醫保基金分別承擔各自需要支付的部分。這种醫保支付方式執行起來相對容易,也較為符合過去中國醫藥衛生體制的實際情況。

  隨著群眾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看病就醫的剛性需求逐漸釋放,傳統支付方式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容易滋生“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不僅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還讓參保人多花錢、醫保基金多支出。

  近年來,隨著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實踐探索,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兩種新型付費模式正從試點走向全面推進。

  “支付方式的改革可以説是醫保改革的‘牛鼻子’。按項目付費是以數量為基礎的支付方式,有利於鼓勵醫院積極提供服務,但也可能過多提供服務,實施DRG/DIP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弊端,推進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主任顧雪非介紹,DRG/DIP、總額預付、按人頭付費等方式對各種服務項目進行“打包”預付,將一定時期內醫保支付給醫療機構的費用按照一定標準固定化,使得醫療機構的收益不隨提供醫療服務數量的增長而增長,而是隨總成本的降低而增加。這樣有利於激勵醫療機構主動規範醫療服務行為,在節省成本的基礎上,提高診治水準和服務品質,使有限的醫保基金得到更高效使用,實現醫保、醫院和患者三方共贏。

  2019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先後啟動了30個城市的DRG付費試點和71個城市的DIP付費試點,取得良好效果。隨著支付方式改革的全面深化,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和醫療服務品質將不斷提高,群眾的就醫獲得感將更加明顯。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