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

2022-06-06 23:06: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6月的神州,草木蔥蘢,綠意盎然。

  “林草興則生態興。”草原是我國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黃河水量的80%、長江水量的30%來源於草原地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綠色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把綠色發展理念傳至祖國各個角落,彰顯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

  2019年8月20日,正在甘肅張掖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農發山丹馬場有限責任公司一場,察看草場和馬群放養情況。(新華社發)

  叮嚀“保護好寶貴的草場資源”

  甘肅張掖市山丹馬場,水草豐茂,駿馬奔騰。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祁連山北麓的大馬營草原,考察中農發山丹馬場有限責任公司一場。

  早在西元前121年,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就曾在此屯兵牧馬。今天,這裡依託總面積達300多萬畝的草原、耕地、林地,正朝著更高品質更好效益的協調發展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正確處理生産生活和生態環境的關係,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産業,保護好寶貴的草場資源,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永遠造福草原各族群眾。

  我國草原面積有近4億公頃。長期以來對草原索取多、投入少,超載過牧現象突出,大多數草原出現不同程度退化。

  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0年,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正式開啟。

  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推進草原生態修復。

  ……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不懈努力,“十三五”末,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1%,草原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青海三江源風光。(新華社發)

  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20世紀中期以後,青海三江源地區草原植被遭到破壞,對當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區産生嚴重影響。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強調,要統籌推進生態工程、節能減排、環境整治、美麗城鄉建設,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搞好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加強環青海湖地區生態保護,加強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設,加強退牧還草、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建設,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綜合治理,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如今,三江源草地植被蓋度和産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11%和30%以上,三江源頭再現千湖美景。

  保護生態環境,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北京,總書記指出“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在西藏,總書記強調“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在江蘇,總書記指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以系統觀念謀劃戰略全局,不斷深化拓展的科學理念,成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引。

  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新華社發)

  征程“既要保護好大草原,又要帶領牧民們致富”

  內蒙古大草原是首都北京以至整個華北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保護好這片大草原是一件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大事。

  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張張圖片、一瓶瓶種子、一盆盆鮮草前,詳細了解企業發展草産業、參與乾旱地區生態恢復和生態環境建設情況。

  總書記指出,實現綠色發展關鍵要有平臺、技術、手段,綠化只搞“奇花異草”不可持續,盲目引進也不一定適應,要探索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錫林郭勒草原不再新開礦山,祖國北疆風景線更加亮麗;毛登牧場飼草豐盈,成了“牛馬羊愛吃的香餑餑”;榆林高西溝村以草養牧,以牧肥田,特色産業紅紅火火……

  “既要保護好大草原,又要帶領牧民們致富”,青青小草成為廣大牧民群眾奔小康的重要依託。

  在習近平同志的長期關心下,“以草代木”的菌草技術不僅讓寧夏閩寧鎮告別了貧困,還傳播至100多個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

  綠色征程,波瀾壯闊。

  策 劃:溫紅彥 葉蓁蓁 羅 華 杜尚澤

  統 籌:張 煒 李 翔 周 賀

  文 字:崔 璨

  配圖編輯:陳 羽

  視頻編輯:余穎子 趙 綱 石麗峰

  視覺設計:馬 婷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