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往知來丨習近平總書記同這所大學的故事
北京,中關村大街59號,以紅色為建築群主色調的校園端莊大氣。正對校園東門,巨石上刻著的“實事求是”四個大字遒勁有力。
在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25日上午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先後走進思政課智慧教室、博物館、圖書館,了解學校促進思政課教育改革創新、學校歷史沿革、教學科研成果、加強文獻古籍保護利用和促進理論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等情況,並主持召開師生代表座談會。
今年85歲的中國人民大學,是由我們黨親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從“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陜公”,到“解放區最高學府”,再到“‘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中國人民大學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和重視這個傳承著紅色基因的學校。
故事,可以從30多年前講起。
【一場宿舍裏的談話】
1984年暑假,中國人民大學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開啟了一場“尋根之旅”,一行10人從延安、山西、河北再到北京,一路探尋“戰火中的大學”歷史印記。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
河北正定,是華北大學曾經的一個辦學地。
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穿著綠色的軍褲,一個人騎自行車來到縣委招待所,走進實踐團成員的宿舍,同大家座談交流。
一名成員後來回憶,實踐團在正定縣開展了三天的實踐活動,習近平來宿舍聊過兩三次,聊得最多的,是如何做好基層工作這一話題。他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基層工作的體會和感悟,鼓勵同學們畢業後到基層一線去接受實踐鍛鍊。
這次難忘的經歷,讓實踐團的同學們深受啟發,甚至成為了不少人“人生的一個新起點”。
【一次省校之間的合作】
2005年3月1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率隊訪問中國人民大學,就全面推進省校合作簽署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多種形式的高等教育等3個方面積極開展合作。雙方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講究實效、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同促進浙江省人才培養和教育、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促進中國人民大學優質教育資源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
這也是公開報道中,習近平第一次來到中國人民大學。
【一場座無虛席的報告】
時隔不到一年,習近平再次走進中國人民大學。
2006年3月8日,學校逸夫會議中心第一報告廳裏座無虛席。
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
習近平在給老師和學生們的演講中系統闡述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想,他特別強調指出:“‘鳳凰涅槃’靠什麼?靠自主創新,包括自主技術的創新、自主品牌的創新。‘騰籠換鳥’,一方面要走出去,一方面要引進來。”
現場聆聽演講的同學們説,習書記的報告語言風趣,數據翔實,思想深刻,旁徵博引,既是對浙江發展情況全面的介紹,又是一次融合了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知識的講座,聽後受益匪淺。
【一番切中肯綮的要求】
2009年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調研。
當天,高校學習實踐活動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資源的聚集地,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
“要圍繞人才培養這個根本任務,改革教育教學制度”“著力解決與培養合格人才不相適應的觀念和體制機制問題”“堅持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一番要求,切中肯綮。
【一次堅定信念的勉勵】
2012年6月19日,習近平再次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就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進行調研。
這次調研中,習近平指出,高等學校作為研究、傳播、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陣地,要引導廣大師生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在習近平關懷下,中國人民大學從2012年開始陸續實施“千人百村”和“街巷中國”學生社會實踐項目,每年都有無數人大學子深入農村、社區開展社會調研。
【一封情真意切的賀信】
“建校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形成了鮮明辦學特色,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培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
2017年10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迎來80週年校慶。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對學校的辦學歷史作出高度評價並提出殷切期盼——
“希望中國人民大學以建校80週年為新的起點,圍繞解決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弘揚優良傳統,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繁榮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