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書香中國 奮鬥人生

2022-04-22 20:0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新時代新征程呼喚我們不斷掌握新知、學以致用、創造創新。4月23日是第二十七個世界讀書日,我們約請來自不同領域的6位作者,分享讀書與實踐心得,與讀者一道感受時代脈動,從閱讀中汲取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

  ——編 者

  像一樹一樹的花開

  梁曉聲

  關於書,是沒法用幾句話概括的。然而最近我一想到書,便想到林徽因的詩:“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麼説,不是將另一類書排除在外——那類如投槍、如匕首、如號角、如戰鼓的作品。不,我覺得那樣的書也像“一樹一樹的花開”,禮花般熾燙絢爛的“花”。

  一切科學的書也像“一樹一樹的花開”,沒有哪一類書不像,任何一類專業的書也都像。並且我認為,這樣想,是對所有貢獻過專業之書的人們的讚譽。

  而童書,確乎像“燕在梁間呢喃”。

  也確乎的,讀紙質書的人少了,讀電子書和聽書的人多了。我起初是為書和寫書的人憂傷的,現在不了。老人們視力不好了,享受聽書的時刻不亦樂乎?年輕人時間不夠用,在地鐵上讀電子書也是對書的親近啊!

  書對人類心性的滋養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長期貢獻,讀和寫都是對此寶貴傳統的愛護、繼承,讀和寫同等重要。

  現在幾乎沒有文盲青年了,恰恰相反,學歷高的青年比比皆是。青年總是要成家,總是要為人父為人母的。我想,年輕的、有知識的、自己讀過書的父母們,在孩子3歲生日那天,應送給孩子一份特殊的禮物——用彩紙包著,扎著漂亮的絲帶,由孩子打開;當童書呈現時,鄭重地向孩子宣佈,從這一天起,父母輪流為孩子讀書的親子閱讀開始了。還要為看童書的孩子拍下紀念照,對他或她説:“你看書的樣子很美!”

  於是家中為孩子而有了一格書架。

  等孩子上中學了,有了自己的房間,那書架便移到了他或她的房間,墻上還挂著他或她3歲時讀書的紀念照——那時他們已經開始自己選書看了,選的過程中必然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後來,孩子們或因學習壓力所致不怎麼讀“閒書”了;再後來,他們成了大學生,幾乎只有精力讀專業書了;再再後來,他們畢業了,參加工作了,成了地鐵上看電子書的人;等他們結婚了有了孩子做了父母,也會在自己孩子3歲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用彩紙包著的扎漂亮絲帶的禮物——書。

  而等他們老了,便成了以聽書為享受的老人……

  紙質書在這一迴圈往復的過程中永不消亡。

  年輕的朋友們,如此這般參與優良傳統的守望、愛護與繼承,不亦樂乎?讓那“一樹一樹的花開”成為人類社會之恒久的風景,不亦貢獻乎?

  (作者為作家)

  讀書貴在知行合一

  樓宇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觀察、思考問題往往是從人入手。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其根本特點就是看一切問題都和人聯繫在一起,都要思考它對人有何教益。

  從這個角度看讀書,就要做到活讀書、讀活書,通過讀書來拓展知識、學習技能,通過讀書來明白事理、完善人格。要讀出智慧來,不要讀成知識的奴隸。《禮記學記》裏講:“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光記住一些知識,不能夠當人家的老師。學問並不在於你能夠記住多少知識,而在於你能否理解知識背後傳達的思想和為人處世之道,這是中國文化所強調的要點。

  中國傳統文化尤其重視“為己之學”,意思是為學要“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不僅聽進去,記到心裏,而且落實到自己的日常言行中。與之相對的則是“入乎耳,出乎口”——僅僅把學問視作談資,去向別人誇耀。這後一種做法沒有經過“心”,更談不上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為己之學”意味著,讀書最終要落實到做人上。讀書做人不是兩件事,而是一體的。讀書要在“行”上下功夫,要將所讀之書,句句落實到自己身上,身體力行,知行合一。

  我們常常引用一位西方哲學家的話:“知識就是力量。”知識自身並不能成為力量,只有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才會産生力量,而如何運用是需要智慧的。智慧是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智慧才是力量。

  特別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如果只是簡單地學習知識,把知識對象化、固定化,與自身的為人處世不直接關聯,那是沒有力量可言的。只有把從傳統文化中領悟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完善自我,並且由己及人、由近及遠,讓他人、社會有所受用,這樣的學習才更有意義。

  書,有有字之書,也有無字之書。有字之書是前人的、他人的,我們要去閱讀、吸取;同時,自己還要去讀社會人生的無字之書,在實踐中學習、體悟。現實生活中充滿變化,歷史的、別人的經驗可能管用,也可能不管用,要在實踐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最後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中。我們每個個體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也要落實到生活實踐中。

  (作者為北京大學教授)

  用知識點亮浩瀚星空

  王亞平

  從中國空間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藍的地球生機勃勃,它周圍是深邃的宇宙,充滿未知。除了看不夠的美景,3次太空授課同樣記憶猶新。我由衷希望通過意義非凡的太空課堂,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求知閱讀的興趣。

  2013年第一次授課,短短40分鐘,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科學之門”。返回地面後,我收到很多信,信中飽蘸童真童趣,洋溢著求知熱情。有的説:“我也想飛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奧秘。”有的説:“請把接力棒交給我吧!”還有不少孩子問:“什麼時候再有太空授課?”帶著這些期待,經過8年不懈努力,“亞平老師”終於再次追夢成功,登上“講臺”。在神舟十三號任務中,我和翟志剛、葉光富完成了兩次太空授課活動。航太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太空拋物實驗……內容更豐富,科學設備更先進。

  有的同學聽課後,給我寫信上傳到中國空間站,我高興地回信:“只要敢於追夢、勇於追夢,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這種互動,折射出航太事業對青少年科學素養的召喚和激勵。正如科幻作家劉慈欣所説,“太空課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畫筆一樣,為孩子描繪了一個與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成為航太員,也是一個不斷求知的過程。參加選拔體檢期間,我在散步時偶遇楊利偉,好奇地問:“當航太員最難的是什麼?”他就説了兩個字:“學習。”之後,我深深意識到這兩個字的分量。入隊第一年,我們要系統學習空氣動力學、天文學、高等數學、航太醫學等30多門課程。知識儲備就像蓋房子,要一點一點來,沒有捷徑可走。白天排滿課程,晚上寫作業、預習、復習,書桌上的臺燈從沒在深夜12點前熄滅過。

  除了“硬核”專業知識,文學和朗讀也很好地陪伴了我們的太空生活。我們神舟十三號航太員乘組朗讀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總序,被大家稱為“從遠方傳來的詩意”。平日工作訓練之餘,我也會看電影來放鬆身心,尤其是科幻題材。每當看到銀幕上的航太員經歷,我的內心就會産生強烈共鳴。一邊看,一邊回憶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齣電影院,仰望天空,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遠遠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對航太事業的熱愛,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陶醉。

  如今安全返回地面,我依然渴望帶著孩子們的科學夢再次飛向太空,完成新的探索,用知識點亮浩瀚星空,繼續書寫中國和人類航太事業新的輝煌。

  (作者為神舟十三號航太員)

  建築是文化的傳承創造

  程泰寧

  身為一名建築師,每當被問及“中國傳統園林是不是對你的影響很大”時,我總是笑著回答:“可能中國古典詩詞對我的影響更大。”

  中國古人的造園手法及其營造的意境,的確給我帶來許多啟示,但包括詩詞在內的傳統文藝、美學與哲學,對我創作的影響更為深遠。不論是蘇東坡、辛棄疾,還是柳永、秦觀、李清照,我對建築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他們筆下的詩詞。我也常常從懷素、黃庭堅的書法中領悟線條構成,感受空間實與虛、水墨濃與淡的關係,從中國傳統繪畫中汲取“意到筆不到”“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理念。

  陸游説:“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放到建築中,就是“工夫在設計之外”。我一直認為,要真正做好建築設計,不僅需要手法和技巧,而且需要理念和哲學支撐。那些世界知名建築師的背後,無一沒有哲學背景和美學源頭。所以,不論處於何種階段,閱讀、學習和思考對建築師來説都非常重要。我們常説“文如其人”,實際上建築作品也如其人,建築師的素質品位對作品的影響是極其明顯的。

  從中國文學、畫論到西方文藝史、西方的建築雜誌,從傳統美學到現代、後現代哲學,我從閱讀中受益甚多。有兩本書我讀過很多遍,一本是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本是丹納的《藝術哲學》。它們談的不是建築,但對我來説,處處都能引發對建築的思考。

  建築師做設計,不可能不考慮形式,不可能不考慮功能、技術、經濟等現實問題,但我不希望簡單地去呈現,而是想表達一些能夠衝擊人們內心的東西,把形式、功能問題的解決提高到文化層面上來。從根本上説,建築師的使命不僅是構建更理想的人居環境,還應該是文化的傳承與創造。

  作為中國建築師,我們有責任將中國的建築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傳統與現代如何接軌,這是繞不過去的課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好東西要保存,更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和現代人的價值取向和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我在欣賞吳冠中的繪畫、林懷民的舞蹈、王立平的音樂時,常常思索他們的轉化創新之路是怎麼走的。不同的藝術形式、文化門類之間,完全可以相互啟發、相互借鑒。

  究天地人文之際,通古今中外之變,成建築一家之言。建築創作要有文化觀和歷史觀,要有自覺的價值追求。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年輕人的期待。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學訓練讓我不斷突破

  蘇炳添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準決賽中,我跑出了9秒83的成績,闖入決賽並打破亞洲紀錄,同時打破了“9秒85是黃種人極限”的説法。

  我的身高只有1米72,100米要比百米飛人博爾特多跑7步。我今年33歲,早已過了傳統認知中的“黃金運動年齡”,全身還遍佈傷病。但我相信,通過自身努力和科學訓練,世界其他選手可以做到的,我們亞洲選手也一定可以做到。

  在競技體育比賽中,當運動員水準達到一定程度後,面臨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競技,也是整體素質的比拼。加強學習、提升素養、科學訓練,是運動員成長的必經之路。我不僅是一名運動員,同時也是一名大學老師,從賽場到課堂,從起跑線到講臺,對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有深切感受。近年來,很多運動員意識到文化素養的重要性,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基礎文化水準的提高,運動、心理、科技相關知識的汲取,有助於加快和加深運動員對訓練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收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在平日訓練中,我一方面總結自己多年的比賽經驗,一方面通過學習對運動體能、技術、恢復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調整,制定符合專項競技能力發展規律、人體生理機能狀態變化規律和運動員個人特點的科學化訓練方案,全面提升自己的競技能力。比如,通過學習研究,我發現要提高成績,必須解決自己之前存在的股後肌群力量和踝關節力量不足、主動下地速度和發力速率偏慢、起跑姿勢不合理等問題,於是我把起跑腳從左腳改到右腳。這對運動員來説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最終讓我實現了突破、取得了成功。此外,腳踝下壓、擺臂技術等的優化調整,也是我在不斷學習總結中逐步形成的。

  田徑被稱為“運動之母”,在世界範圍內有著極高的關注度,其中100米短跑是歷屆大賽中關注度最高的運動項目。從1932年劉長春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男子100米短跑項目開始,中國男子短跑走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新時代以來,中國涌現出多位高水準運動員,100米單項和4100米接力成績躋身世界前列。

  當前,世界競技體育激烈變局的發令槍已經打響,中國競技體育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科學訓練這一關鍵動能。我希望,科學能為“中國速度”再提速、中國田徑再創輝煌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力量。

  (作者為田徑運動員)

  培養創新思維功在日常

  尹 燁

  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強調創新。大到國家,小到家庭,都希望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下一代。作為一名生物科學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我經常被問到:“怎樣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我認為家庭環境和氛圍最重要。孩子教育的第一環境是家庭,父母包容孩子的好奇心,孩子才敢於嘗試,而勇敢嘗試是一切發現和創造的前提。我走上科學的道路,要感謝我的父母。我的母親經常會鼓勵我甚至帶著我“闖禍”,比如在野外抓到一窩刺猬帶回家養著。父親讓我從小知道做事有底線,養成良好習慣。父親還有意識鍛鍊我的口才,在我四五歲的時候就帶我上臺説相聲,培養我用生動語言講道理的能力,這種能力隨著閱讀量和知識面的擴大不斷得到提升。

  創新是一種思維習慣。低技術創新、組合式創新等在生活中隨時隨處可以發生。我們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勵並保護孩子的創新力。比如孩子説“1+1=2”,我們可以拓展告訴孩子1+1也可以不等於2,二進位的時候就可以是1+1=10;再比如,講到企鵝會不會飛,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企鵝當然會飛,只不過它是在海裏飛,如果你把水想成是更黏稠的空氣的話。簡而言之,我們要肯定孩子的奇思妙想,並學會從邏輯上幫他們解釋通,讓他們從小就習慣從多個角度、跳出“盒子”來思考問題,這是對創新力最大的呵護。

  高品質的科普對營造良好創新環境也必不可少。近幾年短視頻平臺興起,使科普形式從線下轉到線上,傳播媒介從文字、音頻逐步過渡到視頻,對科普起到明顯促進作用。一方面,視頻可以通過更加形象直觀的方式,幫助大家理解很多宏觀微觀的概念和現象;另一方面,對內容創造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出越來越多科學品質和表達形式兼美的科普作品,滿足人們尤其是孩子們的求知欲,這對提高全社會的科學素養、培養創新型人才大有裨益。

  去年年底剛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第十二條就強調了科學技術普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這無疑是對科普工作者的極大鼓舞。

  新世紀以來,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快速突破。特別是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舉措,讓我們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作者為生物科學工作者)

  製圖:趙偲汝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