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間賽跑 與病毒競速
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需要部署更為快速精準的防疫戰術,加快開展核酸採樣和篩查等工作,實現“以快制快”。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上海工作組的統一調派下,廣東、安徽、四川等多省份派出了核酸採樣和檢測的“精兵強將”,已在上海奮戰一段時間,同上海市醫務人員一起,同時間賽跑、與病毒競速,從嚴從實、科學精準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01
盡銳出戰
4月13日,上海大雨。因為工作安排,下午沒有到社區採樣的王姍看了一眼手機,工作群裏發來幾條一線同事感嘆氣溫太低的資訊,接著看到社區幹部及時送來雨衣的消息。而在4月12日,上海最高溫度超過30攝氏度,王姍和同事防護服裏的衣服,幾乎都被汗水浸透。
王姍是安徽省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護士長,也是安徽省援滬核酸採樣隊伍的一員。這支隊伍來自安徽省7個地市抽調的由1030名醫療機構骨幹人員組成,自從3月31日從安徽省來到上海市開展核酸採樣援助,已累計採樣300多萬人次,同其他省份的援助隊伍、上海本地醫務人員一起確保了全市核酸檢測、重點區域核酸檢測的順利進行。
每一次採樣,按照國家制定的規範,需要在咽峽兩側、扁桃體隱窩、咽後壁各用棉棒塗抹三次。“有時為了確保採樣品質,還會增加幾次。”王姍回顧,4月9日那天,從中午12時到晚上20時多,她共計進行了1200多人次的採樣,“每次採樣,抬起手臂、勾著手腕用勁,同樣的動作重復9次以上,一天要重復上萬次。以致晚上睡覺,睡夢中,手還在重復同樣的動作。”
採集的標本被嚴謹地封進採樣管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專車將採樣管集中送到上海市的各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實驗室簽收,錄入資訊系統,然後核酸檢測人員需要一個個擰開蓋子,用加樣槍吸取標本進行核酸提取……
“往生物安全櫃前一坐,要連續擰開上千個蓋子,戳上千個槍頭,吸取上千個標本,然後再打掉上千個槍頭,擰上千個蓋子……”廣東省支援上海核酸檢測隊領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檢驗科副主任黃彬統計,自從4月3日深夜抵達上海以來,截至4月11日24時,她所率領的核酸檢測隊,累計完成了117.5萬管檢測,累計檢測1021萬人次,為上海人民給出了上千萬人次“陰”或“陽”的答案。
這支檢測隊來自廣東省17家省部屬單位和19個地市的醫療衛生機構,共計300人,其中黃彬領隊是博導,還有多名隊員是碩導,副高級以上職稱48人,近1/3的隊員曾有新冠核酸檢測外援經歷,其中不乏支援武漢、香港的隊員。“所有隊員都曾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工作過很長時間,為了援助上海築牢抗疫防線,廣東省可謂盡銳出戰。”黃彬説。
02
“主場作戰”
4月2日,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指令後,廣東省迅速組建核酸檢測隊馳援上海。出發前,檢測隊成立了臨時黨委,在飛機上召開首次黨委會,建起6個黨支部,把全隊112名黨員、6名預備黨員組織在一起,為上海戰疫期間以黨支部為核心、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保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提供了組織保證。
抵達上海後,檢測隊連夜制定工作安排和組織架構。“我們來得正逢其時,趕上了上海市核酸大篩查。”黃彬説,抵達的第二天一大早,隊員們分組進入了分佈于上海不同區域的5個醫學檢驗實驗室開展工作。在實驗室,隊員與工程師溝通,將原本需要手動操作的檢測結果導出、確認,經過優化改進,實現了一鍵導出,減輕了工作量;隊員與當地工作人員一起,針對實驗室的流程、崗位配備人員數量等方面進行了調整。
同樣,在核酸採樣的工作鏈條上,安徽省援滬醫療隊副總領隊、安徽省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邵東華也看到:核酸採樣隊伍通過“化整為零”,與上海市各街道、社區建立了緊密的聯繫,資訊溝通更為順暢,對採樣地區的情況掌握更為充分,迎戰奧密克戎變異株正從一開始的“人生地不熟”轉向“主場作戰”。
近期,上海市氣溫多變。邵東華説,醫療隊專門建立制度,通過微信群、線上會議等形式,適時對隊員開展針對性培訓和防護操作提醒,保護好自身,也保護好上海。
03
“不漏一陽”
核酸採樣和檢測效率的提升,意味著能夠更加高效地找出感染者,從而優化防疫戰術,更好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實現“以快制快”。
“速度雖然關鍵,品質更是生命。只有檢測結果準確可靠才能為疫情防控做出最大貢獻,假陽性和假陰性都會給疫情防控添亂。”黃彬介紹,為了確保核酸檢測“既快又準”,醫療隊實行雙組長負責制和品質督導制,也就是在每個檢測小組設立行政組長和品質組長,由行政組長負責檢測小組的日常運作、隊員的工作安排、與對口支援單位的溝通協調等工作,品質組長負責抓該檢測小組的全過程品質控制。另外由8名專家擔任整支核酸檢測隊的品質督導員,去每個檢測點開展品質督導工作,確保檢測品質,讓檢測結果經得起檢驗。
在安徽省援滬核酸採樣隊,每次採樣任務的完成並不意味當日工作的結束。“回到駐地,大家的微信群就炸開了。”王姍説,採樣隊員們顧不上疲勞、來不及休息,往往會第一時間分享自己採樣的經驗和體會,“事先和社區志願者溝通,提醒戴假牙的老年人先把假牙摘了,免得採樣時噴出;對張口幅度小的人員,要使用好壓舌板,能夠保證採樣到位;對還在媽媽懷中的嬰幼兒,要多點耐心,先把棉簽放在嘴角,等逗樂了,快速將棉簽送到採樣部位……”
為了完成每一次快速精準的操作,許多采樣人員和檢測人員,時刻都保持著高度專注的狀態。“回到駐地後,手機不敢離身,就怕錯過出任務的機會。”王姍説,當看到“小姑娘、小帥哥”們為了避免如廁而儘量少喝水的場景時,忍不住在心裏要為這樣的一支隊伍點讚。
“穿著厚實的防護服和密不透風的三級防護裝備,體力和耐力消耗還是挺大的,還容易因佩戴N95口罩出現缺氧感或者不適感。”黃彬説,隊員們頂著各種身體的不適審讀結果和研判核酸擴增曲線,力求確保做到“不漏一陽”,專業能力和精神得到了上海同行的肯定,“這些評價仿佛一下又讓我們加滿了油。”
由於當前抗疫形勢仍然嚴峻,各省份的援助隊伍或多或少面臨生活保障、協調等方面的困難。“又一陣電話鈴聲響起,想必是新的任務安排下來了,趕緊拿過手機,一看竟然是家裏打來的,原來是女兒想爸爸了,要連視頻。”四川省援滬核酸檢測隊隊員邱洪在日記裏寫道,“疫情帶給了我們困難,同時也帶給了我們團結和戰勝一切的力量,我會同全國所有同仁一樣,堅持為早日戰勝上海疫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