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語言文字事業這十年: 促進文化傳承 助力國家繁榮

2022-04-14 14:54: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

  “語言是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特戰女兵達娃卓嘎是個藏族姑娘,剛入伍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得不好,在動作訓練和理論學習上遇到困難。經過六七年的學習,達娃卓嘎可以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獲評武警部隊十大標兵士官。她説:“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幫助我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

  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僅有利於提高個人科學文化素質,更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取得長足發展,2020年全國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2021年底全國參加普通話水準測試人次超過1億,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書同文、語同音”的夢想初步實現,創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多語言國家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成功範例。

  1.築起脫貧的“語言大道”

  阿木古楞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網紅主播”。回憶起第一次只有5分鐘的直播,阿木古楞説:“公屏裏的字我都不認識,沒法跟大家互動,我心裏特別難過”。打那時起,阿木古楞就下定決心要學好普通話。如今,跨越語言障礙的阿木古楞“直播一天都沒問題,比以前強百倍。”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國務院2016年印發的《“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提出,“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加強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特困群體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2018年1月,《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貧困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具備基本的普通話交流能力”。2019年10月在京召開的“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發出“語言扶貧宣言”,提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打破地域區隔、傳播資訊和技術的工具,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基礎”。江蘇師範大學教授楊亦鳴説:“推普脫貧是國家層面文化扶貧的一個重要標誌。”

  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貢獻語言之力漸漸成為共識。

  在貴州,“同語同心鄉村振興”、“雙培”三年行動、“小手牽大手我教長輩普通話”等系列活動先後開展,為貧困鄉村特別是民族聚居村寨修築起脫貧的“語言大道”。通過有針對性地提高鄉村學校教師、學生以及青壯年農民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補齊語言交流的短板,有效助力教育脫貧,也讓群眾外出務工更加便捷。

  在新疆,針對少數民族青壯年勞動力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職業技能”學習培訓班,每年培訓420萬餘人次。同時依託“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扶貧第一書記和村級組織,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有機融入各級組織、宣傳、交通、衛健、婦聯、團委等部門系統相關學習培訓中。

  在河北,灤平縣充分發揮“普通話之鄉”的文化特色,制定“普通話産業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建設了“能看、能學、能住”的普通話文化小鎮,把普通話資源優勢變成産業優勢。

  各界群眾中,“聚焦重點、全面普及、鞏固提高”的新時代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正在深入人心。

  “這世界會變大,只要敢説普通話”,四川樂山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鎮的彝族孩子們高唱《學普歌》。為提升西部地區學前兒童普通話水準,教育部、國家語委開展了“百園千師萬家”結對幫扶活動,組織江蘇、北京等地與貴州、雲南等省幼兒園開展“百園攜手共推普”“千師線上手牽手”“萬家雲端傳同音”普通話學習活動。截至2021年,已有100所幼兒園、742名幼兒教師、5176戶幼兒家庭實現結對幫扶。

  教好偏遠地區孩子的普通話,根本在於提升當地教師的普通話水準。平翹舌音、邊音和鼻音、前後鼻音一直不分的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板當小學特崗教師王巾巾,終於在東北師範大學教師徐嘉悅的指導下取得了普通話二甲證書。2020年4月以來,國家語委組織50所高校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1100余名師生,對口當時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5200余名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線上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示範培訓。王巾巾説:“我説好普通話,意味著為農村孩子們撐起更加晴朗的教育天空。”

  2.語言新態映照生活新貌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結晶,體現著中國人獨特的審美。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開展不規範使用漢字問題專項整治,要求對那些粗俗、草率的誇張變形字體,背離漢字書寫規範、文化內涵和審美趣味的做法説“不”。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既為我們的溝通交流提供了便捷條件,同時也對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資訊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組織修訂了語言文字規範標準31項,規範標準體系日趨完善。2013年由國務院頒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標誌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邁向新臺階;2021年實施的《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使漢字規範進一步有據可依。

  漢字既承載著歷史,也記錄著當下。每年歲末,“漢語盤點”已成為中國人的一道文化新民俗。國家大事、世界風雲被凝聚在一個個精悍的方塊字當中。“語言之鏡,可以照出社會文化百態和技術變革圖景。”浙江師範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教授王輝説。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逐步加強對語言生活的動態觀測:從建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到用動態流通語料庫的思想與技術對中國語言生活進行持續觀測與統計,再到利用網路技術跟蹤研究語言熱點問題,語言生活研究不斷規範化、有序化。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國家,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仍需多方協同,發揮語言服務的支援作用。2020年2月,了解到齊魯醫院編寫武漢方言手冊解決方言障礙的消息,來自全國十幾家高校、科研院所和語言企業的60余人,迅速組成“戰疫語言服務團”。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呼籲:“明天必須有可用的語言産品上火線!”

  僅僅24個小時,包含新冠肺炎診療常用156詞和75個短句的“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就以普通話和覆蓋湖北全境的西南官話、江淮官話、贛語三大類方言錄製完成。隨後,即時方言翻譯軟體、疫情防控外語通等不同形態的免費語言服務産品陸續上線。“社會進步促使人民對社會服務要求更高,需要有健全的語言服務體系和強大的服務能力。”武漢大學教授趙世舉説。

  3.傳承創新奔騰不息

  匯聚多年甲骨研究成果,集原文、釋文和甲骨字典于一體的“殷墟甲骨文數據庫”近日上線,很好地解決了甲骨成果分散的難題。

  過去,甲骨文研究者要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埋首,一片一片綴合甲骨碎片。如今,甲骨文研究可以借助人工智慧、大數據、雲平臺等全新技術手段,開啟了古文字研究的新階段。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誌著世界對甲骨文重要文化價值及歷史意義的高度認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週年的賀信中強調,“新形勢下,要確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傳承。”

  近3年來,專家學者深入挖掘和提煉蘊含在甲骨文等古文字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在“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的支援下,《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岳麓書院藏秦簡》等一系列成果陸續推出。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説:“珍惜先人遺産,光大漢字文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漢字既是中華文明的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2014年,國務院批准設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旨在梳理這些思想文化術語,並用易於口頭表達、交流的簡練語言客觀準確地予以詮釋。設立8年以來,工程整理譯寫了900余條術語詞條、出版了四大系列圖書、向28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輸出32個語種版權、建成5個開放的思想術語數據服務平臺,在促進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弘揚、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字到詞再到語言,語言文字事業的腳步從未停歇。

  2015年,以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等為核心的重大語言文化工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正式啟動,這是迄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保護項目。語保工程一期歷經5年,已經完成1712個點的語言資源調查採集,調查範圍涵蓋全國所有省區市的123個語種和全部漢語方言,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語言資源庫和展示平臺。“這些語料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迭代性,是無價之寶。”語保工程首席專家曹志耘説。

  語言文字是一項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特點的事業,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事關歷史文化傳承和經濟社會發展,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語言文字事業主動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正在奮力開創新時代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新局面。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