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西方也開始有人覺得不對了……

2022-04-09 10:4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近日,香港《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在一段接受採訪的視頻中公開表示,本輪新冠疫情中香港的死亡數很高,絕非一些人所宣稱的“流感級別”,因為眼下香港一兩天的死亡人數,就已經達到了香港一年流感的死亡人數。他由此認為,不能學西方“躺平”,而是應當繼續堅持採取有效的防疫措施應對疫情,保護好民眾的生命。

  盧永雄這番話值得引起人們的重視——實際上,西方那些真正在乎民眾生命的專家,也在逐漸認識到這輪疫情的真相和危險性。

  這其中,對這輪疫情認識最典型的變化來自德國。在4月5日清明節這天,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在德國電視二台上突然宣佈,德國不會按照原計劃在今年5月1日取消對陽性病例的強制隔離措施、改為自願隔離了。

  勞特巴赫甚至還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公開道歉,稱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他説,雖然取消陽性病例的強制隔離措施可以減輕德國各地衛生部門的負擔,但此舉卻發出了一個“錯誤和有害”的信號,因為“新冠不是感冒”。

  而在英國,英國《衛報》于上週刊登了倫敦大學學院臨床研究部門主任佩格爾(Christina Pagel)撰寫的一篇分析英國最近感染人數暴增的文章。

  這篇文章條理清晰地指出,英國人對新冠疫情存在三個“誤區”:

  首先,人們誤以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結束”了,誤以為新冠肺炎已經屬於與其他和人類“共存”的常見傳染病或“區域性流行病”(endemic)。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新冠病毒的變異仍然難以預料,還在失控地傳播,比如,全球正在經歷奧密克戎BA.1變種毒株所引發的大面積感染,同時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又遭到了奧密克戎BA.2變異毒株衝擊,這明顯與可預測的“區域性流行病”的定義不符。

  其次,人們認為新冠病毒的變異路徑一定是“越變毒性越輕”的,誤以為新冠病毒的毒株最終會變異成接近普通感冒的水準。可問題是,奧密克戎毒株並不是從德爾塔毒株變異過來的,而是獨立變異的,就像德爾塔毒株也不是從阿爾法毒株變異過來的一樣,這些毒株之間並不存在變異上的繼承關係。同時,病毒毒株在人群中的變異並不都是越變毒性越弱的,因為決定毒株變異因素的並不是毒性,而是傳染性,毒性只是這種變異過程中的一個副産物。換言之,奧密克戎的毒性偏弱以及德爾塔的毒性偏強,其實都是病毒在變異過程中隨機出現的,所以不排除下一種新出現的毒株反而毒性會比奧密克戎更強。

  另外,即便是現在人類已知的只會引發普通感冒的四種冠狀病毒,從前也可能引發過大疫情,但人們並不知道它們變異到如今的地步耗費了多長時間——是數年、數十年,還是數個世紀。

  再次,人們誤以為疫苗的接種工作已經完成了,所以現在應該放開了,比如英國的疫苗接種率就很高,尤其是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然而,疫苗的保護力往往在幾個月後就會逐漸消失,加強針雖然能提供更多幫助,但也需要時間去完成接種。與此同時,病毒也在繼續變異,奧密克戎毒株就已經突破了之前疫苗構建的免疫防線,這意味著之前的疫苗産生的保護力已經不足夠對抗新的疫情,不少二次感染的人就已經感受到了這個現實。所以,除了疫苗,眼下還需要其他防疫措施去減少疫情擴散。如果急著恢復常態,反而會導致更多對日常生活的擾亂,導致更多人發病,並給醫療資源造成更大的壓力。

  在法國,法國電視一台在4月6日播放的一期關於法國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中,呈現了該國這輪疫情感染病例激增的一個嚴重後果,那就是醫院裏的醫護人員不得不因為感染而請假在家隔離,這不僅導致許多需要看護的老年病患和重病患無人照料,更導致醫院無力應對新入院的病患,一些人甚至只能等死。

  這些來自德國、法國以及英國這三個西方主要國家的情況和專家分析,都充分印證了“躺平”對社會的殺傷力,只有堅持疫苗接種與限制性防疫措施相輔的策略,才能控制疫情——而中國目前採取的“動態清零”,正是這樣一種。

  編輯 劉佳妮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