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科學家發現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新策略

2022-04-08 09:17: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我國科學家發現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新策略

  面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傳統的應對手段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究竟有沒有簡單、實用的手段對抗當前的新冠流行?

  經過深入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黃波教授團隊和秦川教授團隊發現,靶向肺泡巨噬細胞是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並通過新冠肺炎小鼠模型找到兩種臨床上常用的老藥。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

  “這項研究不僅可以為新冠肺炎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也是‘老藥新用’的一次大膽嘗試,為篩選新冠治療藥物提供一種新的思路。”4月7日,黃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強調。

  肺泡如同氣球,是肺臟的基本結構單元。肺泡的內表面被稱為肺表面活性層,由薄薄的一層脂和蛋白質組成,維持肺泡處於伸張狀態。同時,這層脂膜能夠將外界與機體內部隔離開來,血液藥物分子包括抗體,沒有能力穿過肺泡表面活性層。

  然而,新冠病毒最初入侵的部位就是肺泡,那麼,它是如何在機體的層層防禦下突破“隔離”的呢?

  對此,黃波解釋説,儘管肺泡表面活性層將外界與機體內部隔離,但我們的免疫系統有一類專職的吞噬細胞,被稱為巨噬細胞,這些巨噬細胞貫穿肺泡表面活性層,可以吞噬吸入空氣中所包含的顆粒和微生物,從而維持肺泡的潔凈。

  “因此,一旦新冠病毒進入肺泡,肺泡巨噬細胞就利用其表面的細胞膜將病毒顆粒包裹,將其吞入胞漿內,這種包裹了病毒的囊泡,被稱為內吞體。”黃波説,內吞體能夠將病毒顆粒遞送至胞漿內垃圾處理站——溶酶體,從而將病毒分解為氨基酸、核苷酸等,供細胞再利用。

  但是,新冠病毒能夠利用肺泡巨噬細胞的特定狀態,從內吞體內逃出,反過來利用巨噬細胞進行自我繁殖。

  黃波表示,這個過程依賴於內吞體內一種蛋白水解酶(CTSL)以及內吞體囊腔的pH值。在酸性pH值下,CTSL被激活,水解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使得病毒遺傳物質RNA被釋放到細胞漿中,啟動病毒的複製和擴增。正常生理狀態下,肺泡巨噬細胞內吞體的pH值偏鹼,其所吞噬的新冠病毒被送至溶酶體降解,從而機體表現不出症狀或較輕微的症狀。

  基於此,通過新冠肺炎小鼠藥物篩選實驗,黃波團隊找到兩種臨床常用老藥阻斷新冠病毒從肺泡巨噬細胞的內吞體中逃逸。

  “臨床上,雙磷酸鹽如阿侖膦酸鹽 (ALN)通過靶向巨噬細胞,而用於骨質疏鬆症治療;糖皮質激素藥物地塞米松(Dex)則是常用的抗炎藥物。”黃波説,我們發現,Dex和ALN可以分別通過靶向CTSL表達和內吞體的pH值,協同阻斷病毒從內吞體逃逸。

  黃波表示,這樣一種聯合治療的效果是通過鼻腔噴霧局部給藥途徑來實現的,系統性給藥由於受肺泡表面活性層的阻礙,難以産生效果。同時,這種聯合還能夠發揮激素抗炎的作用。這種噴霧療法簡單、安全、成本低廉,易於推廣使用,是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早期控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新策略。

  本報記者 陸成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