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共舉共建,新業態裏也能人才輩出”
“各方共舉共建,新業態裏也能人才輩出”
本報北京3月11日電(記者羅筱曉)“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快遞員、外賣騎手對自己的工作還缺乏認同感。”説起去年參與的一項有關福建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現狀的調查,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黃茂興代表提到。
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佈的2021年第四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中,“快遞員”居第10位。一邊是從業人員總數不斷增加,一邊是用工緊缺,代表委員認為,這一矛盾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流失率較高有很大關係,凸顯的是從業者面臨的職業發展困境。
2020年,京東物流北京鼎好營業部員工宋學文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0年間從普通快遞員到當上站長,宋學文將自己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歸結于公司提供的培訓機會。
宋學文是幸運的。如何找到長遠的職業發展道路,是現階段困擾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主要問題之一。
“企業應首先承擔起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技能的責任。” 在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委員看來,提供培訓機會並不會大幅增加企業成本,還能提高員工的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這是一種雙贏。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起,已有外賣平臺陸續推出培訓計劃,對滿足條件的騎手,不管是希望繼續在一線站點晉陞、在公司內轉崗,還是提升個人學歷,企業都會給予支援。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將投入1000億元資金支援穩崗和培訓。賴明勇委員認為,這一舉措能讓各地政府、職業院校等參與到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專業化的工作中來。“比如在電商主播聚集的義烏,就有職業院校受當地人社部門委託開展電商行業從業人員培訓。”
近年來的全國兩會上,儘快從政府層面出臺新職業技能標準和職稱評定辦法、給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奠定基礎的呼聲不斷。“去年底人社部發佈的《網約配送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首次為外賣騎手提供了清晰的職業發展通道。”黃茂興代表説。
在地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稱評定的探索正在進行。今年2月,194人通過了吉林省首批新職業(新業態)職稱評審。早在2019年,天津市人社局就將快遞工程專業納入該市職稱評審範圍。
“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勞動者本身的努力和進取也必不可少。”在中國郵政集團上海市郵區中心郵件接發員柴閃閃代表看來,社會的發展讓就業有了更多可能性,“各方共舉共建,新業態裏也能人才輩出”。
羅筱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