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穩定器 動力源 領頭雁——中國持續為全球共克時艱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

2022-03-03 13:11:00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字號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班威)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疫情反覆延宕,全球挑戰層出不窮。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

  剛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以完美之姿令世人讚嘆;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再次吸引全球矚目。人們期待並相信,在世界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將持續為全球共克時艱、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為人類攜手共創美好未來開拓前進方向。

  風浪中的穩定器

  延宕兩年之久的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面對嚴峻挑戰。

  “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裏,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小船經不起風浪,巨艦才能頂住驚濤駭浪。”疫情海嘯中,世界更能領會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當未來的人們回望當下這段歷史,一定不會忘記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守望相助、攜手抗疫的非凡歷程。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是戰勝疫情的唯一正確道路——僅2021年,中國就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劑新冠疫苗,成為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

  

  2021年2月23日,中國援助埃及的首批新冠疫苗抵達埃及開羅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埃及高教科研部長兼代理衛生部長加法爾説,中國的行動始終踐行著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承諾,中方提供的疫苗援助是埃及目前為止收到的最大規模的外國疫苗援助,中國疫苗也是埃及當地使用率最高的疫苗。中國不僅在國內抗疫取得突出成效,也成為助力全球抗疫的榜樣。

  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向發展中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援助,推動疫苗成為發展中國家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産品……一項項實打實的舉措,讓世界看到了風雨之中的中國擔當。

  

  2021年10月24日,新一批中國政府援助埃塞的新冠疫苗運抵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新華社發,邁克爾特韋爾德攝)

  衣索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教授科斯坦蒂諾斯説,從提供個人防護裝備,到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産品,再到派遣抗疫專家和開展醫學交流,中國行動堪稱典範。

  新冠疫情並非當今世界面臨的唯一挑戰。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開放還是封閉、拉手還是松手、拆墻還是築墻成為影響人類未來的關鍵抉擇,中國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謀發展,為風險與不確定性交織的世界增添寶貴定力。

  “中國不僅自身穩步發展,還積極與世界上其他國家開展合作,這非常有利於國際社會共克時艱。”希臘國際關係學者佩拉吉婭卡帕西奧塔基説,“隨著中國在應對全球挑戰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即將召開的中國兩會勢必更加吸引全球關注。”

  跋涉中的動力源

  2022年伊始,中國經濟“成績單”讓世界眼前一亮:過去一年,中國外貿額首破6萬億美元關口,經濟總量同比增長8.1%,實現較高增長和較低通脹的雙重目標。中國連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2021年11月5日,人們在第四屆進博會上參觀。(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疫情背景下,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關注不斷提升。眾多國際人士認為,雖然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為國際社會戰勝疫情、世界經濟穩定復蘇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土耳其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塞爾丘克喬拉克奧盧説,疫情期間,中國成功保持了對國內外市場的供應穩定。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主要參與者,中國經濟的穩定復蘇、高品質發展和擴大開放將為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注入更強勁動力。

  阿根廷國立拉普拉塔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塞巴斯蒂安舒爾茨説,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並迅速推動復工復産,同時保持著對其他國家高位的貿易往來,對穩定全球供應鏈發揮重要作用。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不斷擴大開放,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展現了開放自信、重信守諾的大國形象,以及同世界共用機遇、共創未來的堅定決心。

  

  2月18日,中歐班列(齊魯號)中國青島—德國曼海姆雙向對開首班列車從上合示範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出發。(新華社發,王昭脈攝)

  “中國的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巴西瓦加斯基金會教授、巴中研究中心主任埃萬德羅卡瓦略説,中國經濟快速從疫情中恢復,帶動了相關貿易夥伴的經濟增長。中國的經濟規模意味著其公共政策和兩會作出的決策必將對世界産生重要影響。

  肯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説,就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而言,中國仍然是最強勁的經濟體。中國已成為多邊主義和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擁護者,很多國家都期待透過兩會看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舉措。

  團結合作的領頭雁

  北京冬奧會剛剛閉幕,來自9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在潔白的冰雪中感受到動人暖意。閉幕式上,“天下一家”“ONE WORLD ONE FAMILY”在夜空中粲然綻放,表達出中國和世界人民的美好祈願。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新華社記者宋彥樺攝)

  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來華出席冬奧會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強調,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命運緊密相連。面對各種緊迫全球性挑戰,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坐上新時代的“諾亞方舟”,人類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這再次傳遞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

  “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中國主張將發展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形成國際合力,共造“發展引擎”,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是積極倡導者,更是堅定推動者、踐行者。

  

  2021年12月3日,“瀾滄號”動車組列車駛離寮國萬象站。當日,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新華社發,凱喬攝)

  南非大學姆貝基非洲領導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譚哲理説,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宏偉目標,中國落實在一項項務實政策中。中國從未尋求政治經濟霸權或迫使其他國家遵循中國發展模式,始終視多邊主義為最佳解決方案,重視聯合國、世貿組織和非盟等國際機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白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分析員阿夫多寧説,正是中國堅定不移的立場和實踐,讓世界人民看到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希望與信心。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準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用、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國際人士認為,中國兩會作出的決策和釋放的信號將向世界展示中國獨特的發展道路。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説,中國創造性地發展和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民主實現形式,為世界民主政治發展貢獻了中國理念和方案,提振了發展中國家自主發展的信心。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壬寅虎年,中國將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幹勁、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繼續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歷史新篇章!即將召開的中國兩會也將再次向世界宣示,一個在開放中不斷發展進步的中國,將始終是各國共同發展的強勁引擎、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堅力量。(參與記者:吳丹妮、汪平、耿鵬宇、于帥帥、熊思浩、倪瑞捷、陳威華、趙焱、白林、荊晶、魯金博、余謙梁、鄭世波、張繼業、蔣超、李驥志、尚昊、呂迎旭)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