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寧夏閩寧鎮:逐夢金沙灘 續寫山海情

2022-03-02 14:35: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賀蘭山東麓,料峭春寒中,樹榦已泛出這個季節特有的青色。農曆正月二十一,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園藝村設施農業種植基地的一間溫棚內,電視劇《山海情》中淩一農的原型、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被人們簇擁在一人多高的菌草叢中。

  “可以説,現在閩寧鎮是菌草技術扶貧知名度最高的鎮了,國外有許多素不相識的人打電話來,問我是不是電視劇裏閩寧鎮的淩一農,我説我這個‘林’和那個‘淩’不一樣。”林佔熺一席話,逗得種植戶劉昌富和大家都笑了起來。當天,衣索比亞一家華人公益組織的負責人雷曉俊也趕到閩寧鎮,就開展菌草項目向林佔熺請教。

  林佔熺從菌草上折下一節,説:“大家看,這一節就是一個種子,往地裏一插就行。用這種方法,在寧夏1畝地的草種可以滿足150畝地的需種量。”

  

  銀川市閩寧鎮,曾經是不毛之地的幹沙灘已發展為一個新型城鎮。王建宏攝/光明圖片

  “過去跟著林教授種蘑菇,現在跟著林教授種菌草。”劉昌富1998年從老家西吉縣的窮山溝裏搬遷至閩寧鎮,是追隨林佔熺二十多年的“鐵桿粉絲”。

  “那時候年輕氣盛,跟家裏老人吵了一架就跑來了,來時只帶了一把鐵鍬,結果下車的時候還忘拿了,第二天去找也沒找回來。”劉昌富説,“我記得可清了,身上只剩下五毛錢,有一個堂姐是先搬遷的,我去她家裏時,她正在打兒子,説剛買的鉛筆就弄丟了,我説別打娃了,就把僅有的五毛錢給了小侄子買鉛筆。”

  1999年,福建農林大學林佔熺教授來到閩寧鎮,説:“昌富,你能不能帶動十幾戶?”“我説沒麻達,我們就開始種起了蘑菇。”劉昌富憶起往事,這些年,閩寧鎮一天一個樣,當初戈壁上建起的村莊發展成6萬多人的新型城鎮,過去“鍋裏少糧、缸裏缺水、身上沒錢”的苦日子一去不復返,飛沙走石的幹沙灘變成如今的金沙灘。

  這幾年,林佔熺在“以草代木”種植蘑菇的基礎上,又提出“以草代糧”的理念:“我們國家養殖業要消耗大量玉米,巨菌草的粗蛋白含量高於玉米,在寧夏巨菌草的鮮草産量是青貯玉米的3倍左右。種2萬畝菌草,至少是6萬畝青貯玉米的産量,相當於增加了4萬畝耕地。”

  2020年,劉昌富種了200畝菌草。“秋天收割後,按450元每噸的價格賣了。我拿到73萬元,刨掉流轉費、水費、人工費、機耕費,凈落37萬元。”劉昌富説,“2021年賣得早了,按每噸400元賣的,後期都漲到了600元,因為種植面積擴大了,凈利潤也有40萬元。”

  掙了一些錢後,滿懷感恩之情的劉昌富在閩寧鎮自費投入130萬元建設閩寧脫貧紀念館:“我就是想把閩寧鎮脫貧的歷程記錄下來,把福建援寧群體的事跡傳承下去。”

  的確,物質富有更要精神富足。附近福寧村24歲的何鵬飛走上與父輩們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寧夏大學畢業後又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她最早關於閩寧鎮的印象源於父親何世偉的講述:“最初,蓋房的原材料要從3公里以外的地方購買。50斤重的水泥、白灰扛起來就走。10天時間,新房子的框架起來了。清晨感覺腳趾冰涼。低頭才發現,一雙新鞋的底子已被磨破了。”

  何世偉説,過去在南部山區,不讓孩子唸書,尤其不讓女娃唸書。搬出來之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沒有文化寸步難行,走一步路都得學會看路牌。

  搬到閩寧鎮,何鵬飛不用再像哥哥那樣,天不亮就出發,上山下溝、翻山越嶺去上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閩寧鎮還沒有柏油路,何鵬飛和小夥伴們排著隊順著一條石子路上下學。她時常穿一雙媽媽做的布鞋,一天下來腳掌被石子硌得生疼。後來,沙石路變成寬闊的柏油馬路,從家門口一直通到校門口。

  假期,何鵬飛在家寫論文。累了,她就沿著林蔭道散步,經常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小學。校門口,她栽的一棵槐樹,如今已有碗口粗了,枝繁葉茂。

  何鵬飛所在的福寧村,本科以上的大學生已經超過100人,閩寧鎮學生的中考成績連續多年在永寧縣名列前茅。

  二十多年前,搬遷前的何世偉就喜歡在老家西吉縣平峰鎮南方溝村獨自散步,去山上、田裏,邊走邊看。搬到閩寧鎮後,何世偉依舊喜歡到處走,騎上自行車,沿著街道騎一路、看一路,看沿線的酒莊、看生態園,看人來車往,看農民在葡萄架下翻藤掐梢。

  今天,在閩寧兩省區,始於扶貧的閩寧協作並沒有因為全面小康的建成而告一段落,而是繼續發力,進入了新階段。雙方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由政府主導轉向市場發力、單向援助轉向雙向互動、主攻扶貧轉向全面協作。

  從閩寧鎮沿著賀蘭山往北,石嘴山市在平羅縣寶豐鎮建起了菌草科技創新創業園。在林佔熺教授指導下,這裡正通過菌草種植、菌筒加工生産、菌草菇生産、菌物飼料、有機肥還田,構建起“以草代木”“以草代糧”的植物、菌物、動物迴圈生産的閉合菌草産業鏈。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2日 06版)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