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真正多邊主義,RCEP揚帆起航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實施,從醞釀到生效歷時10年,成為新世紀國際經貿合作最重要的里程碑。作為全球經濟體量和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RCEP正式實施樹立了一面真正踐行多邊主義的大旗,給蓄勢待發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以及處於低潮的經濟全球化注入了強勁動力。
風雨無阻,RCEP如期生效展現了各成員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決心。世界由此看到了亞太區域眾多國家對促進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堅持,並願以實際行動促進區域經濟整合。亞太地區供應鏈體系在疫情後原本就顯現出高於其他地區的效率和活力,RCEP生效後不僅鎖定了這種優勢,而且所提供的即時市場連接效應將會陸續顯現,更有力地促進區域經濟要素自由流動、推動貿易投資擴容升級、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紐約時報》對此不無擔憂地指出,RCEP能降低貿易壁壘,鼓勵跨國公司將工作崗位留在亞洲,而不是轉移到北美。英國廣播公司(BBC)認為,RCEP是對區域內現有各種貿易協議的集體升級,亞太區域統一的貿易規則體系將有助於降低進出口企業的經營成本,減少經營風險。中國和亞太國家一起打造的“超級經濟圈”正在形成。摩根大通發佈報告指出,RCEP為深化東亞經濟合作提供新起點,將重塑區域産業鏈和供應鏈,電子、工業機械和汽車等製造業將成最大受益者,而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將是亞洲供應鏈未來發展的重要塑造因素。
2021年11月12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引用APEC輪值主席國紐西蘭的一句毛利諺語:“成功從不是憑藉個人,而是依靠集體。”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發表演講談到RCEP正式生效時宣示:“中國將忠實履行義務,深化同協定各方經貿聯繫,還將繼續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進程,進一步融入區域和全球經濟,努力實現互利共贏。”東盟整體也是RCEP的主體,各國政府發展經濟的慾望強烈。東盟主要國家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曾被稱為“四小虎”,RCEP就是如虎添翼。印尼是2022年G20會議東道國。長遠看,東盟自貿區在經濟聯繫上發展到像歐盟那樣的共同體並非沒有可能。如果條件成熟,推動東盟作為一個成員加入G20,將有助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實現新跨越。
言行一致,體現了各成員國特別是中國踐行多邊主義的真心。RCEP生效正值世界告別2021年之際,主要國家領導人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2新年致辭中都呼籲各國人民團結協作、同舟共濟,反對保護主義,致力多邊主義。真正的多邊主義永遠是各國應對共同風險和挑戰的最有效武器,也是防範未來全球威脅的最有效手段。近年來,“美國優先”大行其道,導致多邊貿易機制遭到系統性破壞,全球貿易摩擦硝煙瀰漫;疫情暴發以來,不是想先處理好自己的問題,而是轉嫁危機,打造排除中國的所謂聯盟和夥伴關係網路。反觀中國,堅持、高舉真正的多邊主義大旗,反對美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摒棄小圈子、假的多邊主義。習近平主席在今年世界經濟論壇演講時指出:“世界各國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拆墻而不築墻、開放而不隔絕、融合而不脫鉤,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RCEP生效本質上就是亞太國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經濟單邊主義行徑以及維護多邊主義的有力證明。《聯合早報》、CNN同時指出,RCEP向一些傾向保護主義的國家發出強烈信號。日本共同社客觀地指出,在RCEP的簽署生效過程中,中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國始終在RCEP談判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談判遇阻時以身作則地發揮了帶頭作用,在最後關頭提出要“踢好臨門一腳”,積極協調各方立場。可以説,RCEP順利實施是中國踐行真正多邊主義一個重要體現。
訴諸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不會為各國帶來增長和繁榮;尋求對抗而不是對話,只會加劇風險,打擊信心,削弱全球經濟復蘇的前景。真正的多邊主義才是實現雙贏和互信的關鍵。中國多邊主義的大旗已經舉起來了,哪些地方可以引起全球共鳴?如何看待彼此競爭?怎樣看待全球經濟轉型?在這些問題上中國的表態全球矚目。多年來中國致力於積極打造新的全球經濟共識,反對經濟問題政治化、陣營化。中國主張聯手各國共同把世界經濟的“蛋糕”做大做好,主張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促進世界經濟加快向數字化轉型。在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上,中國更加積極參與世貿組織(WTO)改革;正式申請加入CPTPP、DEPA;不斷完善和建立多邊合作的全球基礎設施平臺。中國踐行多邊主義真心可鑒。
抱團取暖,提振了世界經濟復蘇的信心。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併發表講話時,引用東道國紐西蘭的一句毛利諺語:“當你面向太陽,陰影終將消散。”以此表達對早日戰勝疫情、恢復世界經濟增長的堅定信念和對人類共同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兩年來,疫情、大國博弈下的世界經濟動蕩不止;疫苗鴻溝、通脹壓力、供應鏈紊亂等風險多點散發;復蘇不均衡、不同步特點明顯;經濟逆全球化、政治民粹化、挑戰多元化、社會思潮多樣化,深刻攪動國際經濟關係,世界經濟正處於格局轉變的重要十字路口。疫情終將過去,世界經濟榮景能否再現?聯合國貿發會議最近預測,2001—2007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長3.5%,2010—2019年為3.1%,2023—2030年為2.5%,暗示世界經濟將進入低速增長期。這樣的預測是個警醒。面對世界經濟諸多困局,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各國必須合作共推經濟復蘇,關鍵是要拿出實質舉措。
RCEP正是提振各方信心的重要成果,是經濟復蘇的重要工具,生效正當其時。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發佈報告測算,到2030年,RCEP將帶動全球GDP每年增加1860億美元。從收益的分配來看,中、日、韓收入漲幅最大,分別為850億、480億和230億美元;從佔本國GDP的比例來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將是主要受益者。日本政府評估認為,RCEP對日本經濟的拉動作用將超過日本迄今簽署的所有貿易協定,並預計RCEP有望使日本國內生産總值提高2.7%,並創造57萬個就業崗位。全球疫情衝擊下,2020、2021年中國分別成為全球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和較高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大大增強了各成員國對RCEP的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評價道:“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更多轉向由國內消費驅動,同時繼續擴大開放,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更多增長動能。”
齊向未來,堅守了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的恒心。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深度疊加共振下,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演講時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時代潮流。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動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強大。儘管出現了很多逆流、險灘,但經濟全球化方向從未改變、也不會改變。
正是由於絕大多數成員國初心不改,RCEP落地順時應勢,豐富和發展了國際經貿合作體制機制內涵,世界經濟初步確立以亞洲、歐洲和北美為核心、以巨型自貿協定為形式的“三足鼎立”格局,有力阻止了全球貿易體系的碎片化和秩序崩潰。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乃大勢所趨,進程不會停止,但形式、路徑會有變化。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馬凱碩據此認為,亞洲世紀正在到來,而全球化的中心將進一步轉向中國。
RCEP的成功經驗還為推動全球貿易規則和體系的改革提供新思維,從而助力WTO改革,客觀上為下一階段的經濟全球化奠定基礎。RCEP在推進經貿規則方面的一大特點是,以發展為導向的規則和以標準為導向的規則並行推進。其中,以發展為導向的規則側重成員國的個體發展需求,強調差異性;以標準為導向的規則側重對標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強調統一性。兼顧統一性和包容性,也正是RCEP最終得以簽署的重要原因,這對於全球經濟治理和未來國際經貿規則的談判具有樣本意義。
RCEP的規模和底色決定了其影響是全球性、包容性和開放性的。行穩才能致遠,有恒心才能成事。從操作上可以引導RCEP與亞太地區已有的經貿合作機制、協定、平臺産生有益聯動;在RCEP實踐、互動與整合的基礎上,未來前景或最終目標即是形成一條通往建設亞太自貿區(FTAAP)的道路。
作者:張運成(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