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讀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深意
“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12月8日至1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亮出2022年經濟工作的鮮明基調。
每至歲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當年經濟工作,把脈當前經濟形勢,定調來年發展大計,成為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世界讀懂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第10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後,如何確保中國經濟在新征程上行穩致遠,此次會議傳遞出的重要信號備受關注。
“穩”,成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突出的關鍵詞。
“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在不到5000字的消息稿中,“穩”字出現25次。
為何如此強調一個“穩”字?
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是首要考慮。
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會議在肯定今年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來之不易成績的同時,也特別指出當前面臨的三重壓力。
今年我國經濟穩健復蘇的同時,增速呈現前高後低,第三季度經濟增速“破5”顯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考慮到基數效應等多重因素影響,防止經濟下行形成慣性、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成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從我國發展階段來看,“穩”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當前,我國國內生産總值跨過百萬億元門檻,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超過一萬美元,正在向高收入國家邁進。這一階段經濟發展的一個特徵就是增速放緩,同時經濟社會發展中也會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從這個規律上來看,穩定經濟尤為關鍵。
從當前大環境看,也需要“穩”。正如會議指出,明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如何確保實現“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保持戰略定力,穩中求進的根本點在於穩定大局、不斷進取。
以穩為主基調,在保持大局穩定的前提下謀進。
會議提出七大政策,從宏觀、微觀、結構、科技、改革開放、區域、社會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以保持宏觀經濟大局穩定為關鍵,將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有機結合,為穩定大局保駕護航。
位居七大政策之首的是“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穩健”重在強調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有效”則強調政策支撐經濟發展要有力度,能更好抵禦經濟下行壓力。這一要求充分體現在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具體部署中。財政支出強度要保證、支出進度要加快;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的同時強調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會議強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週期和逆週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這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遵循經濟規律,加強統籌協調,防止顧此失彼。
統籌“穩”和“進”,在相互促進中實現高品質發展。
“堅持穩中求進”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在應對風險挑戰的實踐中,我們黨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積累。這次會議十分鮮明提出“四個必須”: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必須堅持高品質發展,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必須加強統籌協調。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聚焦進入新發展階段後出現的許多新問題,這次會議令人矚目地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五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涉及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初級産品供給保障、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碳達峰碳中和等,進行解疑釋惑、正本清源。
強調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要穩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提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防止資本野蠻生長”;部署“抓好風險處置工作”;明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廓清對這些重大問題的認識,有利於凝聚共識,找準“穩”的關鍵點和“進”的切入口。
“四個必須”規律性認識和對五個重大問題的深刻闡釋,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最新成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經濟運作是個動態過程。此次會議傳遞鮮明的問題導向,強調把握好時度效,不把長期目標短期化,系統目標碎片化,不把持久戰打成突擊戰,為如何實現“穩中求進”指明方向,也對領導幹部做好經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以更全面的“穩”,保障更高品質的“進”,努力實現多重目標的動態平衡,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新考卷。
讀懂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深意,把握好“穩中求進”的新內涵,聚精會神、團結奮鬥答好明年經濟發展考卷,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