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香港故事】香港 “斫琴”技藝傳承人:匠心斫制 遺世承美

2021-11-09 13: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解説】雅致古樸,琴音裊裊,在位於香港深水埗的一間樂器製造廠中,記者見到了年過八旬的香港“斫琴”技藝第三代傳承人蔡昌壽。

  【同期】“斫琴”技藝傳承人 蔡昌壽

  古琴就是我們中國最古老的樂器。我做的古琴超過200張,一個好的琴要聲音靚,要完整。

  【解説】蔡昌壽出生於樂器世家,自小與樂器打交道。百年前,他的祖父在廣東汕頭創立“蔡福記”樂器店,上世紀30年代遷址香港。中學時期,蔡昌壽拜著名浙派琴家徐文鏡為師,自此與古琴結下不解之緣。2014年,香港的古琴藝術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延續斫琴古法,蔡昌壽創立“斫琴研究班”,招收學徒。作為蔡昌壽的愛徒之一,關嘉匯學藝多年,對于斫琴的步驟早已熟稔於心。

  【同期】蔡昌壽徒弟 關嘉匯

  首先就要找到(合適的)木頭,我們叫做“尋”。跟著下一個步驟就叫“斫”,就是用斧頭削它的形狀出來,做一個初形出來,之後就是“挖”,在(木頭)裏面挖出它的內腔。挖完之後,將琴弦這些配件“鑲”下去,之後將底板和麵板“合”在一起。之後我們做一次“灰”,就是將鹿角加入漆中,做成它本身底層的汁。之後就到“漆”了,漆就很薄一層很薄一層這樣做,做到它好看為止。“漆”之後就是“弦”了。我們都有一個叫做不記名的第十步就叫做“剖”,這支琴稍有小小瑕疵我們就把它折斷重新來過。

  【解説】俗話説,萬事開頭難,在關嘉匯看來,制一把好琴的關鍵,就在於先尋到一塊合適的制琴木材,這不僅需要運氣和機緣,更講求耐心與眼光。

  【同期】蔡昌壽徒弟 關嘉匯

  找木材是比較難的,尤其在香港,香港根本都沒有什麼老木材,我們(找木材)主要的來源都是拆屋。真的就著香港附近的中國南方的這些丁字屋,知道有人拆屋就會趕過去準備撿的。拆了一條橋,我們就拿了(這塊木頭)回來,你看到這塊木頭是美洲巨杉,你看到這些花紋很直很透,其實這些美洲巨杉應該(是從)元朝開始種的,很幹,而敲出來的(聲音)傳音的渠道很快的,我們聽到很通的。

  【解説】找到了適合的材料只是第一步,刮灰胎、上大漆,層層覆蓋,待漆幹後拋光調整,這一過程步驟細緻繁瑣,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傾注的是製作者的心血與時光。

  【同期】蔡昌壽徒弟 關嘉匯

  比如説我想做一隻(琴)面,這些漆本身有坑坑窪窪,做了四五層,之後磨一次,這個已經(要花)兩個月的了,這個時間。一旦你磨壞了一點點,全部要磨掉重新來過了。因為真的要好完美,因為你整個面都是按弦的位置來的,當你的漆想做到透出來,你看到裏面的光澤,這就要做得很仔細了。有時候我們通常心急,有時有兩三下大力一點,就要返回去兩年前的了。

  【解説】半個多世紀前,蔡昌壽與師傅徐文鏡曾共制一套十二張古琴。歲月流逝,如今關嘉匯等一衆徒弟又在蔡昌壽的指導下,開始製作第二代的“十二張琴”,立志將這一歷經千年的古老技藝傳承下去。

  【同期】蔡昌壽徒弟 關嘉匯

  本身琴是一個很老的文化,在中國人的美學來説,它是很重要的,因為除了音樂之外,它也都是一個視覺藝術。儒家、道家、佛家,都用它來(作為)一種修行的途徑,是一種中國人特別獨有的美學,所以我們保存它是很重要的,不單單只是自己玩,都有傳給下一代的責任。

  記者 范思憶 香港報道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