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雲南武定:以“創星”助力鄉村振興

2021-11-05 10:4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光明日報記者 任維東光明日報通訊員 趙文麗 邱君竹

  在滇中高原北部、雲貴高原西側,地處雲南、四川兩省的昆明、楚雄、涼山三州市交匯點,有一個長期以貧窮聞名的武定縣。

  1986年,武定縣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國家級貧困縣,2011年被列入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縣,曾是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唯一的深度貧困縣。甩掉貧困帽子後,如何鞏固住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引領,武定縣委縣政府堅持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雙推進,通過在全縣136個村(社區)中開展以“穩定脫貧星、産業發展星、人居環境星、文明和諧星、基層黨建星”為主要內容的“星級黨組織”創建活動,激發了黨員幹部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激情和幹事創業的熱情。

  “創星”激發黨組織創先爭優主動性

  深秋時節,走進曾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榮譽稱號的插甸鎮老木壩村,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躍然眼前。

  “這幾年,村裏的變化很大,路好走了,自來水通了,破舊危房拆除後建起了新房,對居民房前屋後臟、亂、差進行了治理,村裏還新建了文化廣場、活動室以及3個養殖小區。”説起老木壩村的變化,39歲的村民普琦瑞滿滿的自豪。

  插甸鎮黨委書記張美權説,插甸鎮以“星級黨組織”創建為抓手,選優配強12個村兩委班子,通過健全防止返貧機制、發展致富産業、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提升黨建水準,積極培育發展“領頭雁”、致富“帶頭人”、群眾“主心骨”,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推動力和保障力。

  近年來,武定縣充分發揮全縣1385個黨組織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插甸鎮老木壩村黨總支等5個黨組織被命名為省級“規範化建設示範黨支部”,高橋鎮海子村黨總支等13個黨組織被命名為州級“規範化建設示範黨支部”。

  “創星”使“黨員紅”成為最亮底色

  天剛濛濛亮,貓街鎮永泉村委會永泉村民小組村民王金華就開著農用三輪車去地裏挖百合。“早上挖出來,下午拿去集市賣,比較新鮮,個頭大的每公斤能賣到20多元,小點的每公斤15元,3畝地的百合總共可以賣到3萬多元。”王金華説。

  除了種植百合,王金華還種了3畝青豌豆和5畝紅梨,加上在梨樹下套種魔芋,年收入約15萬元。王金華説:“這要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黨的政策好,有政府的幫扶,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家脫貧了。作為黨員,我要通過參加‘星級黨組織’創建活動,帶領更多鄉親發展生産,把日子越過越紅火。”在王金華的帶動下,村裏10戶村民也種上了百合和青豌豆,收入不斷增加。

  永泉村通過鞏固種植業、壯大養殖業,增加勞務收入,全村種植辣椒、青豌豆、魔芋等1200多畝,養殖黑山羊、肉牛、生豬4000多頭,外出務工409人,實現了村村有産業、戶戶有項目、家家有收入。

  目前,武定縣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實施“三培雙帶”工程,全縣10176名農村黨員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黨員紅”成為鄉村振興的“最亮底色”。

  “創星”使鄉村發生“紅色聚變”

  入夜,寒風瑟瑟,大山漆黑而又寂靜。雲南省委組織部選派到插甸鎮老木壩村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的陳煒煒與隊員們打著手電筒,如往常一樣走村入戶。

  “白天入戶找不到村民,晚上才能找到。”陳煒煒説,“要通過開展入戶走訪、政策宣傳,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開展動態監測及收入測算等工作調查。”據統計,武定縣已向全縣119個重點村新選派駐村工作隊員368人,確保鄉村振興“主力部隊”力量不減。

  高橋鎮勒外村委會松子園村的連片蔬菜種植基地裏,芥藍、菜心、菜薹等蔬菜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著採摘,一片繁忙景象。

  勒外村黨總支副書記錢洪偉介紹,目前,全村共流轉土地2200畝,建成3047畝的高原特色蔬菜種植基地,群眾實現地租收入242萬元,勞務收入600多萬元,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6萬元。

  為使黨建引領産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武定縣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重要抓手,通過實施光伏電站、滬滇扶貧協作等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截至今年10月,全縣136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11.79萬元,預計年底可達16萬元,實現由“一點紅”到“紅一片”的“紅色聚變”。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5日 04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