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百歲黨員陳敬熊的科研人生:曾為東風一號導彈裝上“眼睛”

2021-10-29 08:49:0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我國天線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敬熊——

  一位百歲黨員的科研人生

  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當天,神舟十三號又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構成四艙(船)組合體。這是航太科工集團二院研製的微波雷達,首次引導載人飛船在太空實施徑向交會對接。從電視機上看到這則新聞,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敬熊心情無比振奮。

  這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這一天,也是陳敬熊院士100歲生日。“我見證了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以後還要看著祖國的航太科工事業蓬勃發展。”他説。

  陳敬熊一生與航太科工事業結下不解之緣。他為我國“東風一號”導彈裝上銳利的“眼睛”,讓中國人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導彈;他參與第一代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紅旗一號”制導站天線建設,使該天線性能實現質的飛躍;他牽頭負責我國導彈防禦系統多個雷達建設,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

  退休後,陳敬熊依然心繫祖國航太科工事業。2008年,他在北京大學物理系設立教育基金,用於支援物理學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陳敬熊將一生投入到摯愛的航太科工事業。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位百歲黨員,感受他科研人生散發出的光與熱。

  一扇開啟事業的大門

  期頤之年,“我想不起來了”成為陳敬熊院士的口頭禪。

  年輕時,陳敬熊最愛唱的歌曲、最喜歡看的電影,隨著時間流逝逐漸模糊。但投身航太科工事業的青春歲月,許多年後在他腦海中依舊清晰。

  陳敬熊192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的一個商賈之家。按照當地傳統,很多孩子從小便走上輟學經商的道路。

  陳敬熊認為“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他渴望用知識改變命運。

  父親支援陳敬熊的想法,決定送他出去上學。“好好讀書,將來靠自己的本事吃飯。”父親的話一直激勵著他。

  少年時期的陳敬熊,在數學方面展現出過人天賦,每次考試基本都是滿分。憑藉優異成績,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華東郵電管理局工作。

  1957年,國防部一紙命令,將陳敬熊調到國防部五院二分院(航太科工集團二院前身)工作,成為中國第一代航太人。

  剛剛踏入“航太大門”,陳敬熊就接到一項重要任務——研製“東風一號”導彈天線。

  當時,有關國家對關鍵技術問題守口如瓶,國內根本沒有可借鑒經驗。外界質疑聲不斷:“‘赫茲勢位法’是目前世界上應用廣泛、比較成熟的演算法,想要挑戰權威,簡直是天方夜譚!”

  陳敬熊偏不信。

  “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一次次測量數據、科研論證,一次次試驗失敗、苦苦求索……陳敬熊用無數枯燥的圖紙、試驗、報告和方案組合成夢想的翅膀,托舉“東風一號”飛上藍天。

  陳敬熊提出的“麥克斯韋方程直接求解法”,為導彈天線設計提供科學理論依據,成功打破國外專家關於天線設計的理論限定。這種科學演算法,也有效推動了“紅旗一號”導彈天線的成功研製。

  當時,美軍U-2高空偵察機肆意侵入我國領空,錢學森“點將”陳敬熊,讓他帶頭攻克“紅旗一號”導彈天線誤差問題。

  1965年7月的一個午後,錢學森在辦公室約見了陳敬熊。他剛一進門,錢學森便直奔主題:“我想讓你將這個關鍵技術攻克下來。”接到這個神聖任務,陳敬熊內心激動不已。

  回到研究所,陳敬熊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能夠在擅長的領域施展才華;擔憂的是此次任務難度極大,如果解決不了導彈天線誤差問題,就對不起組織和領導的信任。

  受領任務後,陳敬熊馬上成立科研攻關小組,開展上百次試驗和理論分析,終於找到天線産生誤差的原因。1966年,“紅旗一號”列裝部隊。憑藉在天線理論和制導雷達天線設計領域的突出貢獻,陳敬熊于1987年榮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1995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一次跨越時空的擁抱

  “祝你生日快樂!”

  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屈身彎腰、張開雙臂,與另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現場,有位記者拿出相機,拍下這感人一幕,並將這張名為“195歲的擁抱”的照片發到網上,無數網友為之動容。網友評論:“這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明星’,他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向兩位科學家致敬!”

  這兩位老人,一位是95歲的張履謙院士,另一位是100歲的陳敬熊院士。10月13日,在“弘揚航太精神,傳承奮鬥品格”百歲院士陳敬熊科學人生座談會上,兩位闊別多年的老朋友再度相逢。

  這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擁抱。1965年,陳敬熊和張履謙共同擔負某型雷達研製任務。他們對設計方案進行反覆論證,不斷向科研頂峰發起挑戰。數年後,該型雷達試驗成功。得知這一消息後,陳敬熊和張履謙興奮不已,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那一刻,試驗成功的欣喜、科研攻關的艱難交織在一起。一個擁抱,勝過萬語千言。同一年參軍、同一年擔任某研究所副所長、又在同一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們在工作中結下深厚友誼,並一同為了新中國航太科工事業奮鬥終生。

  座談會現場,來了很多熟悉面孔,有與陳敬熊並肩戰鬥在科研一線的同事,有知名的老院士,還有他一手帶出來的徒弟。

  這一幕,讓人心潮澎湃。多年前,同樣是在這間辦公室,風華正茂的他們坐在一起,為了某項科研課題爭論推敲,只為儘早攻克技術難題,闖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在張履謙的記憶裏,陳敬熊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就像他沉默的事業一樣。陳敬熊對身邊人説,別計較有名無名,要踏踏實實地做一位“無名英雄”。

  相比生活中的“安靜”,陳敬熊在工作中卻格外“高調”。他在學術問題上從不迷信權威,“不唯書,只唯實”。在參與學術交流活動時,他從不盲目追隨,對於存在理論缺陷的論點,即便是國際學術權威論證出來的,也敢發表不同意見。

  有一次,一位電磁理論學家公開授課,陳敬熊前去聽課。他發現有個公式在推導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當場向專家提出異議。

  “要相信科學,誰對就聽誰的。”陳敬熊治學嚴謹,在學術問題上從不留情面。每次提出設計方案或技術總結時,他都會讓每個人發表自己的觀點,誰的理論經得起推敲就聽誰的,大家對陳敬熊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敬佩不已。

  一部活的教科書

  一雙老式膠鞋,一身泛白運動衣,擺臂的幅度和步頻始終保持在同一節奏,步伐輕盈不快也不慢……觀察背影,你想不到這是一位已過古稀之年的老院士。

  陳敬熊平時愛鍛鍊身體,80歲前,他每天堅持跑步,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跑步地點在北京西郊的永定路上,這條路全長近4公里,他每天都要跑一個來回。

  “只有身體好,才能更好地為航太科工事業作貢獻。”當被人問及他的長壽秘訣時,陳敬熊笑著回答,“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無論工作有多忙,他都會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讓身體得到及時“充電”。

  退休後,陳敬熊依然保持著一名科研老兵的本色——堅持看科研簡報,心繫祖國的航太科工事業。

  陳敬熊喜歡學習,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客廳裏,擺放了4個書櫃,裏面裝滿了各種專業書籍。90多歲時,陳敬熊還堅持學習和研究。“活到老,學到老。”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這些書讀起來並不輕鬆,但很鍛鍊思維。”看到感興趣的地方,陳敬熊會用自創演算法,將相關數學公式重新推導一番。遨遊在數學的海洋中,他的眼睛裏閃爍著光芒。

  金秋十月,永定路兩側的槐樹葉隨風起舞,仿佛在低吟一首舒緩的老歌。天氣漸涼,陳敬熊行動不便,只能坐在輪椅上欣賞窗外秋色。

  閒暇時間,會有學生前來看望陳敬熊。他桃李天下,不少人已經是業內有名的專家,但陳敬熊依然把他們當孩子一樣一遍遍地教誨:“我們要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建設科技強國,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産黨就不能發展中國。”陳敬熊始終牢記黨員身份,用一生奮鬥為黨和國家奉獻自己的光與熱。

  與黨同齡,與黨同行。第一次遞交入黨申請書後,陳敬熊給妹妹寫信:“我有許多缺點,今後一定要改掉,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共産黨員。”1979年,國防部五院某研究所科技處黨支部通過了陳敬熊的入黨申請,同意吸收他為中共預備黨員。

  這些年,無論取得多大成就,陳敬熊都沒有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不要專車,堅持步行上下班;70歲高齡出差還坐火車硬臥,為了省錢不肯吃火車上的盒飯……

  在他的學生、航太科工集團科技委常務副主任謝良貴的印象中,歷經炮火硝煙和艱苦歲月洗禮,陳敬熊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風骨。這種風骨,是共産黨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邢哲)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