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東西問中國觀|潘維:執迷“C位”的西方中心主義者,為什麼無法理解中國道路?

2021-10-23 19:27: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東西問中國觀)潘維:執迷“C位”的西方中心主義者,為什麼無法理解中國道路?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潘維:執迷“C位”的西方中心主義者,為什麼無法理解中國道路?

  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

  過去幾百年,隨著西方發達國家的崛起,西方中心論隨之産生。有西方中心主義者認為,西方對人類政治的理解是唯一正確且普適的,並對中國選擇的政治道路産生認知偏差。這種認知偏差有何歷史成因?是否可以消弭?中國應如何與一些執迷“C位”的西方國家打交道?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維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就相關問題進行解讀。他認為,中國的崛起會減少西方對“他者”的文化偏見,成為促進跨國界“世界文明”崛起的力量。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什麼是西方中心主義?西方中心主義者對中國的政治道路有著什麼樣的誤解?

  潘維:主義是“重要”或“至上”的意思。西方中心主義強調以“自由、民主、人權”為核心價值的西方文明是人類最優秀的文明,且認為自己對人類政治的理解唯一正確、所以普適。這大概就是年青人講的執迷“C位”。

  西方中心主義的産生有四方面成因,導致他們誤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一是在文化層面。西方中心主義屬於絕對主義。在宗教上,他們在“一神教”文化裏成長;在哲學上,他們習慣於非對即錯的“二分法”。在政治制度上,他們認為,如果資本主義是“對的”,共産主義就是“錯的”。缺乏相對主義的認識論,導致他們很難寬容中國獨特的政治道路。

  二是在生産技術層面。人類生産的方式先後經歷了第一、第二、第三産業時代。中國在第一産業時代領先,但西方在第二、第三産業時代領先。基於持續三百年的技術優勢,西方迄今有牢固的優越感。

  三是在政治意識形態層面。中國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並結合中國傳統理論發展馬克思主義。西方中心主義者看到19世紀馬克思的“預言”未得到應驗,認為馬克思的思想是“錯誤”的,對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而選擇政治道路就存疑。浸染在非此即彼的“一神教”文化裏,他們很難理解中國在處理政治意識形態方面的“兩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四是在政治共同體層面。世界各國的關係主要是政治共同體之間競爭生存與發展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裏明確指出: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都圍繞一個主題,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政治共同體之間的競爭取決於三大要素:第一是規模,即國民和國土的綜合規模;第二是內聚力;第三是生産力。對西方中心主義者而言,中國在上述三方面都構成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然而,他們沒意識到中國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主張符合歷史潮流。中國認識到,相對於人口和人類技術而言的地球越來越小,人類的命運越來越緊密聯繫在一起,因此合作應該大於競爭。

  中新社記者:要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要理解其最鮮明的特徵——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面向西方聽眾,我們應如何講清楚“中國特色”?

  潘維:一些西方中心主義者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要消滅私有制、終結市場機制,要推翻現存的世界經濟秩序。他們希望借此在西方社會乃至全世界給人造成這樣的印象:中國共産黨要擴張,要推翻現有的世界經濟秩序,以共産主義取而代之。

  中國共産黨章程將馬列主義寫入自己的行動指南,但強調中共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一點是許多西方中心主義者刻意忽略的。中國共産黨始終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最新的行動指南,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歷史地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取得新成果,早已實現了理論飛躍。事實上,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國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建設者,而非挑戰者或“搭便車”者。

  我們要講清楚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共産黨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徵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政治共同體存在的意義在於成規模地進行扶老攜幼、扶危濟困、守望相助。從這三大基本功能看,所有政治共同體天然具有社會主義性質。中華大型政治共同體存在了三千年,是世界政治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跡。思想上和政治上統一的執政集體是這個大型政治共同體能夠長期延續生存的根本原因。中華以外的政治共同體,因為強調宗教和意識形態,掩蓋甚至淹沒了政治共同體的基本功能,壓倒了讓人民“過日子、過好日子”的功能,就經常分裂,很難持久。

  歷史上,“大一統”鍛造了中華政權的正當性。今天,中國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照看中國人民,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所以中國共産黨能長期執政。西方中心主義者信奉社會多元利益彼此抗爭,很難寬容中國政治模式,他們相信自己的政治模式“普適”,是唯一“真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選擇。講好中國共産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人民謀大同的中國故事,就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西方民眾理解中國道路。

  中新社記者:西方中心主義者無法理解中國的政治道路,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認為中國“國強必霸”。對於這種以“零和”視角看待中國與國際關係的做法,您怎麼看?

  潘維:西方各國稱霸世界的三百年曆史路徑,導致了西方人零和式霸權的“國際關係規律”認識。於是,在他們眼中,中國強大也必然走以軍事霸權支撐經濟霸權、政治體制霸權、意識形態霸權乃至文化霸權的道路。

  9月27日,國務院僑辦主任潘岳在第七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上闡述了中華文明的幾個大“道”,包括“統一安定、多元一體、包容開放、責任倫理、中正和平”。我認為,中華文明不擅長利劍、經書、字母,也無力稱霸世界。中國也不是傳教型文明,而是學習型文明。中國更是一種世俗文明,即以人民“過日子、過好日子”為中心的政治文明。

  西方中心主義者終將認識到,21世紀不再是一國獨霸、任意欺負他國的世紀。中國外交始終以維護自身獨立主權和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為目標。自1950年至今,天安門城樓上的標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中國共産黨宣佈,自己的世界使命是促進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崛起會終結一國獨霸世界的國際政治結構。但這並不意味著西方的衰落。西方擅長的第三産業不會衰落,只會因中國的加入而供需兩旺。西方關於人類精神的理想主義也不會衰落,而會因中國人登上世界舞臺而獲得更大的財富支撐。中國的崛起會減少西方對“他者”的文化偏見,成為促進世界繁榮與和平的力量,成為促進跨國界“世界文明”崛起的力量。

  中新社記者:在西方中心主義者對中國的誤解下,中國應如何看待西方的制度?是否應該將個別西方國家採取的極端外交政策和他們所處的制度本身區分看待?

  潘維:我十分贊同費孝通先生講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我們抨擊美國圍堵中國的外交政策,但並不大肆批判西方政治制度。有別國體制是因為有別國的國情,我們予以尊重。我們反感別人對我們的體制指手畫腳,我們也不對別人的體制指手畫腳。

  既然“各美其美”,我們應該謙虛謹慎,認真學習其他文明的長處。但這談不上盲從,談不上信仰。畢竟,在同樣體制下國家有興衰,未必是體制之過。

  我對中國三千年大一統文明的深厚根基堅信不疑,深信同心圓式的社會主義大家庭適合中國。中國不傳教,因為中國是世俗文明、學習型文明,不屬於傳教文明。大一統有容乃大,我們包容不同,信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們主張世界和平發展,努力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之相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中心主義者鼓吹“文明衝突”、號召集體打壓中國,是狹隘的甚至種族主義的。(完)

  受訪者簡介:

  潘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學士、碩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政治與世界政治。著作有《比較政治學理論與方法》、《當代中華體制》、《法治與民主迷信》、《農民與市場》(Behind China's Economic Miracle)、《信仰人民》、《士者弘毅》等。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