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自然災害對文物的損害降到最低

2021-10-19 10:32: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文化評析】

  作者:李思輝(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山西近期發生的洪澇災害牽動人心,據媒體報道,在人們積極捐款捐物、關愛受災群眾的同時,這兩天山西多處古建築受損的消息也讓民眾牽掛。

  從晉城陽城大夫街土地廟護墻受損,到晉祠多處建築屋面漏水;從運城鹽池禁墻東禁門甕城大面積坍塌,到平遙古城城墻部分墻體坍塌……洪澇災害面前,很多網友一面為三晉生民祈福,一面為文物安全揪心。“關注暴雨中的山西文物”持續登上熱搜,媒體也對山西古建築保護給予密集報道,全社會表現出了對文物的高度關心,這是文物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的體現,也是對相關部門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為公眾守護好文物資源的明確提醒。

  文物保護存在耗費大、見效慢、專業性強等特點,平常情況下的保護難度尚且不小,遇到自然災害則難度更大。正如當地官員所言,許多山西古建築多為木構架結構,由於建築年代久遠,千百年受自然環境侵蝕和人為活動影響,抵禦洪災等自然地質災害能力脆弱。也正因如此,嚴密的巡查監測、靈敏的反應機制、專業的修復手段就顯得越發重要。實時監測、有效加固、整體搬遷、異地保護、收集殘件、及時搶救等,有關部門科學判斷、積極作為,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正是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的基本保證。

  目前山西文物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搶險修繕工作,國家有關部門也在專題研究支援山西因災受損文物搶險和保護修繕工作。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切實做好文物應急搶險工作,是當前應急的需要。從長遠看,更要把這種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保護力度拓展到自然災害到來之前。包括木製古建築在內的歷史文物抗災的脆弱性並非不可預測,既然可以預測就應提前做好預防,不折不扣落實日常保護,量體裁衣制定應急預案,不能等到自然災害出現才慌忙應對、措手不及。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我國古建築遺存最多的省份。據統計,當地目前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達5萬多處,古建築達3萬多座,且時代序列完整、品類眾多、形制齊全,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寶庫”。從某種意義上説,人們關注山西洪澇災害中的文物命運,就是在關注遍佈全國各地的中華文物瑰寶的命運。天有不測風雲,自然災害還會出現,如何以近期山西、河南等地文物搶救情況為鏡鑒,舉一反三,研究制定出臺文物自然災害應急管理辦法,確保文物安全;怎樣對文物集中省份、地區進行政策傾斜,確保文物保護“糧草無虞”;可否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品質在政績考核中的比重,是當下值得認真考慮的問題。

  “文化見證中國,遺産惠及子孫。”文物保護利在韆鞦。公眾的關心關注、社會力量的參與支援、科學有效的制度、有關部門的積極作為等,將構成文物抗擊自然災害的“巍巍長城”。各地高度重視文物搶救和保護,做好應急與謀遠,就能把祖先留給我們的瑰寶一代代傳下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