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俊:救死扶傷是我的本分

2021-10-05 10:5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百名院士的紅色情緣】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王俊人物素描 郭紅松繪

  用自己的技術,回報國家和人民!

  ——王俊

  在王俊眼中,一台手術就相當於一場戰鬥,拿起手術刀就意味著戰鬥打響了,每一步都得想好了,應該怎麼走。

  “王大夫”是王俊最喜歡的稱謂。身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暨胸部微創中心主任,他堅持每週出門診兩次,每天完成2台甚至4、5台手術。已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他,儘管科研任務與日俱增,但一線臨床他始終放不下。“能看到病人高高興興地出院,就是他最大的享受。”他的學生這樣説。

  胸腔鏡被公認為是半個世紀以來普胸外科領域最大的技術革命。在這項技術的應用上,我國始終保持世界第一方陣的水準,這得益於王俊持之以恒的付出。

  作為改革開放後人才缺乏時期的新一代醫生,王俊逐漸發現了胸外科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就是患者“開胸”的痛苦:切口大,創傷大,並發癥高。

  20世紀90年代初,胸腔鏡手術在歐美剛剛出現,當時還很年輕的王俊,敏銳地捕捉到國際外科醫學發展的趨勢。1991年,美國完成了首例胸腔鏡手術;次年,王俊就成為中國大陸實施胸腔鏡手術的第一人。

  與其他學科相比,醫學領域的新鮮事物總難以被世人接受:患者不信任,同行不認可,那時,願意選擇做胸腔鏡手術的人少之又少。

  困難重重。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又一個患者康復後的口口相傳,一兩年後,社會對胸腔鏡手術的認可度越來越高,終於走出不被接受的困境。

  正是對胸腔鏡手術的特殊貢獻,1997年,年僅34歲的王俊獲得美國胸心外科學會最高青年獎。這個獎項每年全世界僅授予1人,王俊成為胸外科領域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學者。

  彼時,一面是美國多家醫院的優厚待遇,一面是祖國改革開放對人才和技術的迫切需求,王俊毫不猶豫選擇了回國。飛機落地的那一刻,王俊説他找回了回家的感覺,也找到了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用自己的技術,回報國家和人民。

  時光飛逝。如今,活躍在臨床一線的胸腔鏡專家,80%以上經由王俊團隊培訓,他引領著中國胸外科實現了從傳統開胸到現代微創的歷史變革。

  “三十年俯首耕耘,引學界矚目。中國胸外科微創技術遙遙領先,你,卻像泥土一樣厚重平凡。”2019年,九三學社為王俊頒發“九三楷模”獎章,頒獎詞是對他最貼切的評價。

  功成名就,但王俊對醫學的探索未曾止步。一些肺癌病人的肺門大血管旁,常被一些異常增生腫大的良性淋巴結包繞,手術難度遠高於肺門解剖清晰的患者。為此,王俊潛心探索10多年,最終找到解決方案,被國際胸外科界讚為“王氏技術”。

  “救死扶傷是我的本分,我永遠不會停止追求!”回望來路,王俊無限感慨,只有把自己投入到黨領導的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偉大實踐中,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才會源源不絕。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