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索建設網際網路醫院 努力讓尋醫觸“手”可及
精緻復古的木雕牌匾上,鐫刻著中英文雙語版的“烏鎮網際網路醫院”。透過富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窗柵望進去,人們可以看到滾動的數據大屏等科技感十足的各種硬體設備和藍白相間的工作區。
圖為烏鎮網際網路醫院。(受訪者供圖)
烏鎮是網際網路前沿科技的“樣板間”,醫療領域也不例外。2015年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前夕,烏鎮網際網路醫院揭牌,當年12月10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教授王建安通過烏鎮網際網路醫院,為杭州的黃女士開出第一張線上復診處方。
線上就醫的這一小步,成為網際網路醫療的一大步。網際網路醫院打破醫院“圍墻”,開創了線上處方、線上復診、遠端會診等融合創新的先河,使得醫療服務數據互聯互通、形成線上線下醫療服務閉環成為可能。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線上醫療需求正在持續增加。
總部位於杭州的網際網路醫院智雲健康科技集團,僅今年上半年就有6580萬人次的患者通過該公司網路平臺問診。集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匡明認為,中國慢性病患者群體日益龐大,數字化醫療可以提高問診效率,電子化跟蹤病患記錄,有效解決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等難題。
今年4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正式上線自建的網際網路醫院。“最大特點在於實現線上線下的互通,同時聚合了醫院最優質的醫療資源,目前已有包括名醫、資深專家在內的624名醫師在網際網路醫院開通診療服務,還有92名藥師、47名護師提供專業診療服務。”浙大兒院常務副院長傅君芬介紹,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千里之外的雲南一家人聯繫上了醫院心內科專家,今年暑期完成了孩子先天性心臟病手術。
圖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和臨床數據中心。(受訪者供圖)
在浙江臺州天臺縣的田間地頭,村民打開手機小程式就能查到自己的化驗單;他們還能線上預約掛號,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患者在家測完血壓並上傳數據後,家庭醫生將在“醫療集市日”定期到府做健康管理……
天臺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裘銀虹表示,網際網路讓原本分散的數據互聯互通。專科醫生、家庭醫生、簽約居民、居民家屬四方聯動,完成了生命體徵數據採集、疾病監測,形成預防、診療、康復閉環管理。
圖為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街頭鎮九遮村義診現場,醫生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進行遠端會診。(受訪者供圖)
“現在我家裏人還有同事,很多人都在網際網路醫院看病,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51歲的烏鎮居民魏女士患慢性萎縮性胃炎4年,在烏鎮網際網路醫院看病已有兩年時間。她最大的感觸是,網上看病不僅能用醫保線上支付,而且還提供送藥到府服務,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經濟成本。(記者黃筱、王俊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