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陜西考察,習近平關注這些“國之大者”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諄諄告誡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數。時隔一年多,本月13日,總書記再赴陜西考察。透過第一天的行程,可以看到他的殷殷關切,可以領悟何為“國之大者”。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在陜西榆林考察調研
△9月13日考察點示意圖
首站看煤化工項目:
綠色發展 鮮明導向
13日上午,習近平來到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迴圈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情況。
這個項目,是國家發改委在“十三五”期間核準的最大單體煤化工項目,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
△俯瞰國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管廊櫛比、塔罐林立。(總臺記者白龍飛拍攝)
何謂煤化工?簡單説,就是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
項目負責人張先松説,榆林化工實現了從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烴及各種化工産品的完整産業鏈條。
△榆林化工年産40萬噸的乙二醇項目。(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榆林化工張先松。(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整個過程,如果用顏色變化來形容,是“化黑為白”;如果用最終成果來評價,是“低碳環保”,因為産業鏈中誕生了“可降解材料”。
張先松給《時政新聞眼》展示了榆林化工的創新轉型産品:用醫用可降解材料製造的可吸收縫合線、骨骼支架,能夠減少白色污染的可降解一次性塑膠用品
△現場陳列的可吸收縫合線、骨骼支架等。(總臺央視記者姚瑤拍攝)
“化黑為白”的背後,是總書記十分看重的綠色發展和迴圈經濟。
今年4月30日,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體學習時説,要抓住資源利用這個源頭,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迴圈利用,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總臺央視記者李輝拍攝)
總書記為什麼看重綠色發展、迴圈經濟?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國的生産和生活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壓力都很大,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任務極其艱巨。
承諾早已作出。今年4月17日,習近平在同法國德國領導人舉行視頻峰會時重申,中方言必行,行必果,我們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全面推行綠色低碳迴圈經濟發展。
△榆林化工中心控制室。(總臺央視記者馬超拍攝)
五年前,2016年7月,習近平曾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考察當時世界上單體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他當時強調,“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
這次赴陜北,總書記首站看煤炭綜合利用項目,也是在宣示: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榆林化工。(總臺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情係黃土高原:
永續發展 韆鞦大計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舉例説:“河西走廊、黃土高原都曾經水豐草茂,由於毀林開荒、亂砍濫伐,致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加劇了經濟衰落。”
這位從黃土高原走出來的最高領導人,始終關注著永續發展的韆鞦大計。
13日,習近平來到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考察,關注推進水土流失治理等情況。
△日出時分,天光照亮高西溝村,黃色與綠色交織在一起。(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高西溝位於米脂縣城北20公里處, 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村民們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推動形成了“三二一”模式,也就是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高西溝從一個水土流失的禿山溝,治理成為山清水秀的“好江南”。
△高西溝村林草覆蓋率達到70%。(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高西溝村堅持退耕還林還草,還發展起了小米、蘋果、養殖等産業。
小米,就是去皮之後的穀子。高西溝村所在的米脂縣,“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是中國綠色生態小米之鄉。米脂有著季度溫差、晝夜溫差較大的氣候特點,適宜種植穀子等雜糧作物。再過月余,這裡就將迎來穀子豐收的時節。
△成熟前的谷穗,外表呈現黃綠色。(總臺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習近平深諳黃土高原的治理之道。2019年9月18日,他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説,“水土保持不是簡單挖幾個坑種幾棵樹,黃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種樹,種什麼樹合適,要搞清楚再幹。”
△山地蘋果被當地村民稱為致富的“金果果”。(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習近平也十分看重陜西生態的深遠影響。去年4月,他考察陜西的第一站就是登秦嶺。總書記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
正是在秦嶺之上,總書記作出告誡:要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
△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今年6月被評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針對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這一難題,今年4月30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要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要科學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總書記此次考察的高西溝村,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也為黃土高原生態保護提供了一面鏡子。
△高西溝村民正在穀子地除草。(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楊家溝革命舊址:
洞察時代大勢 把握歷史主動
今年是建黨百年,陜西是革命老區。此時此地,鑒往知來。
陜西考察第一天,習近平還來到米脂縣城東南23公里處的楊家溝革命舊址。這處舊址曾是中共中央機關轉戰陜北期間的落腳點。它有著典型的陜北窯洞風格,坐落在黃土高原上。
△俯瞰楊家溝村。(總臺央視記者李煒拍攝)
1947年11月22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來到楊家溝村,在這裡戰鬥、生活了約120天。1948年3月21日,他們離開楊家溝,東渡黃河前往河北西柏坡。
△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舊址。(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走進革命舊址,可以看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同志的舊居,還有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舊址。正是在這裡,中國共産黨迎來了從轉戰陜北到奪取全國勝利的歷史轉捩點。
在歷史重大轉折到來之時,毛澤東預判革命形勢、制定正確對策,在楊家溝寫下著名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闡明瞭我黨奪取全國勝利的政治、經濟綱領和軍事原則。
△毛澤東同志舊居場景還原。(總臺央視記者盧心雨拍攝)
△舊居中展示的文物《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總臺央廣記者劉會民拍攝)
歷史的意義在於它告訴我們從哪來,我們現在身處何方,我們應往哪去。歷史讓我們透過前人的經驗,明白成功的內在邏輯,獲得新的思考和進步。
遙想七十多年前,身處山溝溝裏的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端起歷史深處的望遠鏡,打量到了革命勝利的“桅桿”,預見到一個歷史的轉捩點即將到來,而且掌握了奪取最終勝利的“武器”。
△“十二月會議”場景還原,墻壁上的照片翻拍自畫家靳尚誼于1977年創作的布上油畫《黨的十二月會議》。(總臺央廣記者劉會民、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今天的中國共産黨人,亦當以史為鏡,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開創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
曙光就在前面,我們應當努力!
監製丨申勇 龔雪輝
主筆丨劉瑞琳 鬱振一
記者丨張曉鵬 許永松 王鵬飛 姚瑤 彭漢明 段德文 李煒
視覺丨陳括 張晶 齊歡
編輯丨王繼陽 于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