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賡續紅色基因 老區特區齊飛

2021-06-29 09:21: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誕生,第一批經濟特區茁壯成長。從革命年代到改革開放時期,相距100多公里的廣東革命老區汕尾和經濟特區深圳兩地,攜手共進,賡續紅色基因,發揚特區精神,在黨的百年曆史上留下了各自特殊的印記。

  如今,老區與特區正創新體制機制,擦出“飛地”火花,唱響區域協奏曲,再創新的更大奇跡。

  蘇維埃政權搖籃,迸發“紅色力量”

  時值初夏,風爽花香。

  廣東汕尾市海豐縣的龍津河邊,一座外墻素白的兩層倣西式小樓前遊客如織。這裡是革命烈士彭湃的故居。

  彭湃,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中國農民革命運動的領袖、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創始人。1896年,彭湃出生在廣東省海豐縣,早年赴日本求學,1921年回國,在海豐創辦社會主義研究社和勞動者同情會,傳播馬克思主義。

  當時農村凋敝、農民貧苦的現實讓彭湃深刻了解舊社會的腐朽和苦難。他撰寫的《海豐農民運動》一書,成為從事農民運動者的必讀書,他也被譽為“農民運動大王”。

  “爺爺曾經説‘什麼是革命?革命就要為大多數人的利益去奮鬥,我們要革命就要主張大多數人的利益。’當時中國大多數人就是農民。我們黨就要為他們爭取權益。”彭湃烈士的孫女彭伊娜説。

  1927年11月,彭湃領導建立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海陸豐也成為推動全國農民運動發展的策源地。

  如今,當年彭湃領導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活動的中心——“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彭湃故居也成為眾多遊客的“打卡點”,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海內外中華兒女前來參觀、憑吊。

  紅色資源正有力助推鄉村振興提速。海豐縣建設的“灣區紅色文化體驗景觀示範帶”,將當地紅宮紅場、彭湃故居、海豐總農會等“紅色資源”連片串起,覆蓋46個自然村。

  數據顯示,僅今年“五一”假期,汕尾全市接待紅色旅遊遊客就突破30萬人次。

  經濟特區試管,傳承“紅色基因”

  與海豐相距不遠的寶安,改革開放“開山炮”在這裡炸響,“紅色血脈”在這裡傳承。

  改革開放前,這裡經濟發展滯後。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裏只剩老和小。”深圳市龍崗區南嶺村老支部書記張偉基痛心回憶。

  1978年,當時的寶安縣農民年收入是134元,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農民的年收入卻是13000港元。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早年曾參加革命工作的袁庚,1978年擔任招商局常務副董事長,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園區——蛇口工業區1979年在臨近香港的寶安南頭半島誕生。

  “剛到蛇口的時候,真的是一窮二白,晚上睡覺必須要挂蚊帳,不是防蚊子,是防蛇和老鼠。”上世紀80年代清華大學畢業來到蛇口工作的顧立基説。

  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改革先鋒袁庚等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勇於擔當作為,轟鳴炸響改革開放的“開山炮”。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一石破天驚的口號響徹神州大地。

  先行先試的窗口在深圳經濟特區打開。

  1987年,《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鼓勵科技人員興辦民間科技企業的暫行規定》發佈,這個著名的“18號文件”,成為激活中國科技創新活力的“導火線”。

  如今,深圳經濟特區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發展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地區生産總值增至2.77萬億元,位居亞洲城市第5位。

  “回顧經濟發展的‘深圳奇跡’,靠的就是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説。

  協調發展“飛地”,奔向共同富裕

  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如何“以點帶面”帶領大家實現共同富裕,成為廣東近年來面臨的緊迫任務。

  以經濟特區深圳和革命老區汕尾比較,一個是亞洲城市第5位,一個長期經濟總量不足千億元,發展差距大。

  新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開始探索。原汕尾海豐縣的4個鎮共468平方公里,距深圳超100公里,中間還隔著惠州市,成為深圳的“飛地”管理區域——深汕特別合作區。

  應達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計、生産、銷售石英晶體産品和設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幾年前從深圳寶安搬到深汕特別合作區。

  “新一年願望是成為合作區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副總經理張志敏説,公司去年的銷售額超過2億元,發展態勢良好。

  來自湖南的劉霞,是應達利的人事副主管,公司為她安排的宿舍位於當地知名的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深汕西中心學校的學區內。

  去年9月,學校招收首批學生,劉霞的兩個孩子分別就讀小一和初一。“幸福來得太突然。”劉霞説,“我和愛人在一個公司。今年在深汕過的年,這裡越來越有家的感覺。”

  如應達利一樣,不少實體企業從深圳中心城區“遷”到了深汕特別合作區。隨著産業空間的擴充、教育醫療的完善,成本降下了、人才留住了,發展前景更廣闊了。

  統計數據顯示,深汕特別合作區2020年經濟總量54.04億元,同比增長5%,機器人、大數據、新材料等産業集群在這裡加速集聚。

  在郭萬達等專家看來,飛地經濟模式,將臨時性的合作體制轉為長效性、可持續的管理體制,從合作建産業園區,到合作建設一座城市,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3.0版本。

  “特區來到了家門口。”不少汕尾企業家表示,深汕特別合作區將輻射帶動汕尾等粵東地區的製造業、旅遊業等産業發展,架起大灣區與粵東西北的協調發展“橋梁”。

  隨著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入推進,汕尾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正從“低窪地”邁向“生力軍”,成為廣東高品質發展的東部名片。2020年汕尾經濟增長4.6%,增速居廣東第一。

  “圍繞加快汕尾高品質發展和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汕尾將大力傳承弘揚‘敢為人先、無私奉獻’的海陸豐革命精神,積極投身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生動實踐。”汕尾市委書記張曉強説。(周科、孫飛)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