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大灣區建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021-06-22 10:0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為大灣區建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粵澳專家共話兩地深度合作

  2021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近日以視頻形式舉行,今年會議的主題是“以橫琴為主陣地深化粵澳合作,支援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特區如何根據中央的部署安排,努力為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澳門應如何緊緊圍繞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做好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篇大文章?這些話題同樣在兩地社會引發廣泛討論。粵澳學者近來就此建言獻策,共話粵澳深度合作。

  抓準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新機遇

  澳門經濟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黃遠輝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廣東省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是澳門在“十四五”時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黃遠輝認為,深度合作區方案將進一步發揮澳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對此,澳門更應從國家構建雙迴圈的新發展格局中,抓準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為促進澳門産業經濟的適度多元、為推進澳門“一國兩制”在新時代下的成功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粵澳深度合作區要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各項工作,兩地政府要同心協力落實有關工作,努力為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同時振興澳門經濟,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提供更堅實的基礎。”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副會長林倫偉説。

  暨南大學“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鐘韻認為,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澳門應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視為澳門參與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發揮大灣區重要中心城市帶動作用的新抓手。

  善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會長周永豪認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澳門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經濟無可避免受到一定衝擊,令産業多元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澳門回歸祖國21年,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建設紮實推進,然而土地與人才等資源制約,成為澳門發展多元産業的主要難點,因而如何善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推進粵澳合作共建橫琴的制度創新,促進澳門企業與居民融入橫琴發展,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橫琴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一環,在橫琴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有望為澳門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林倫偉説,“十四五”規劃中列明,支援澳門發展中醫藥研發製造、特色金融、高新技術和會展商貿等特色産業。粵澳深度合作區能讓澳門擁有更好的條件和空間發展新興産業,併為大灣區整體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鐘韻説,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成為粵澳合作模式創新的試驗田,承載著新階段助推澳門經濟社會繁榮穩定、“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重要使命。

  共同做好開發橫琴大文章

  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説,近年在粵生活和工作的澳門居民有所增加,但當前兩地無論在法律、社會服務與醫療制度方面還有一定差距。粵澳深度合作區可採取更貼近澳門的生活模式,在深度合作區先試先行,繼而輻射到大灣區其他城市。

  黃潔貞認為,在醫療發展方面,可將澳門專科醫療制度模式擴展至深度合作區,也可參考香港與內地合作在深圳建院的模式,這除了能服務澳門居民外,也會讓內地居民感受到“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澳門居民可借助內地在技術、創新、産業鏈方面的優勢,提升醫療人員的專科技術,進行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未來,兩地可攜手在深度合作區結合中醫藥園發展大健康産業,開展醫療旅遊及醫療養生等保健項目,助力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周永豪認為,通過未來在橫琴的土地上進一步打通人力資源、資金、技術等元素流動,將能創造無限的可能性與機遇。經過多年開發,橫琴現已具備優質基礎設施,加上借助制度創新,逐步在交通、醫療等衣食住行方面構建具有澳門特色的生活圈,實現琴澳間的“無感穿梭”,將可讓澳門居民快速適應融入橫琴,提升居住舒適度、生活幸福感。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的戰略部署,也是國家支援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周永豪説,粵澳合作開發橫琴是澳門新時代下的新任務,也是澳門新的機遇。澳門全社會應要積極把握機遇,發揮所長,共同努力做好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産業多元獻力,更為澳門下一代種下福蔭。

  (本報澳門6月21日電)

  毛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