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五組藝術雕塑的細節和寓意
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西側廣場上,名為《旗幟》《信仰》《偉業》《攻堅》《追夢》的五組雕塑莊嚴矗立,氣勢恢宏。
據介紹,這五組雕塑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等有關單位共同參與創作。雕塑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細節?一起來探秘!
【旗幟:飄動的黨旗,流動的光影】
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西側廣場正北側中間,5米高的座臺上,總高8.1米的雕塑《旗幟》猶如一面迎風招展的巨大黨旗,氣勢如虹,金色的黨徽光輝奪目。
細節一:數字的特殊寓意。據介紹,《旗幟》的基座高1米,旗幟部分高7.1米、長21米,象徵1921年7月1日。
細節二:紅色寓意血染的風采。雕塑的創作者、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説,當參觀者走近這面旗幟時,會被這一片大紅色感動,紅色是證明鮮紅的黨旗是血染的風采,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也是無數人緊跟黨、拋頭顱灑熱血的一種象徵。
細節三:流動的光影效果。雕塑外部以不銹鋼板材進行手工鍛造,以微妙變化的弧面、曲面、平面構成明快、爽朗的體面,形成流暢富於韻律的線條,將起承轉合、跌宕迴旋的節奏和雕塑的塊面、體積、空間融合在一起。由於受光面的不同,使得陽光照射後産生不同的光影,具有流動感。
【信仰:莊嚴宣誓,彰顯初心和使命】
《信仰》雕塑由四面四個板塊構成,依次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細節一:再現宣誓場景。71位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代表人物,形象再現了中國共産黨員莊嚴宣誓的場景,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産黨人不忘初心、披荊斬棘、繼往開來,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毅前行的豪邁氣概和豪情壯志。
細節二:個體形象豐富。這組群像雕塑,既藝術地再現宣誓的場景,又栩栩如生地塑造個體形象,營造了神聖莊嚴的現場氛圍。
【偉業:全景式展現偉大成就】
《偉業》重點反映一百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艱苦奮鬥,發奮圖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歷史性成就。
細節一:人物場景揭示新時代成就。雕塑前端正面人物形像是黨員幹部、大國工匠、農民、軍人代表、知識分子、企業家和宇航員等。整個雕塑共塑造人物65位,涵蓋不同群體、不同職業,大學生村官、援外維和、建設綠水青山等凸顯新時代成就。
細節二:藝術化勾連歷史與現實。整個雕塑既是統一的整體,又含蓄地分成兩個段落。中間通過“火炬”和“旗幟”的形象進行連接和昇華,突出了偉大事業“薪火相傳”“接力奮鬥”的深層意象。
【攻堅:戰勝艱難險阻走向新的勝利】
《攻堅》由四面、12個場景組成。正面以脫貧攻堅為核心意象,構成頂天立地的新時代攻堅群像。自正面開始分為開路先鋒、高原藍圖、搶險救災、石油會戰等6個部分;背面先後為銅墻鐵壁、飛奪瀘定橋、為了新中國等6個板塊。
細節一:生動還原攻堅歷程。作品共刻畫67位人物,包括誓死保家衛國的戰士、艄公、南極科考隊員等。67位人物構成12個場景激情謳歌中國共産黨人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英雄氣概和勇於犧牲、甘於奉獻的偉大精神。
細節二:遠近虛實結合。雕塑凸顯東方意韻的象徵性,遠觀將整體造型概括凝練為巨石形象,近觀則將巨石化為十二組群峰疊起的人物群像,67位人物與山勢合一,山高人為峰,象徵和展現了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百年史詩。
【追夢:歡樂和諧的中華大家庭】
《追夢》重點表現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團結帶領下,滿懷對建設美好國家、美好社會、美好生活嚮往的自豪,為了實現民族復興,在百年接續奮鬥歷程中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毅前行的豪邁氣概。
細節一:73位人物形象團結一致。雕塑以“團塊結構”作為主體造型語言,73位人物形象融入主體之中,形成團結一致、闊步前行的恢宏陣勢,塑造了農民、工人、新經濟工作者、黨政幹部、知識分子和軍人形象,各民族的人物形象將生活場景、民族風情進行了詩意化的表現。
細節二:人物形象情感飽滿。據介紹,這組雕塑在寫實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情感的表現性,在現實主義中融入了浪漫的人文情懷,張弛有度、虛實相生,在充分表現精緻細節的同時,又生動地展示了人物的姿態與神情,富有層次,氣韻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