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站在歷史的深厚基礎上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

2021-05-31 21:36:00
來源:《求是》
字號

  站在歷史的深厚基礎上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

  《求是》雜誌評論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最生動、最有説服力的教科書。學習黨史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站在歷史的深厚基礎上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

  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

  經過一百年的奮鬥,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實現了最廣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創造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奇跡,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到即將實現全面小康,徹底擺脫了絕對貧困,成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國家;長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黨的百年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是增強“四個自信”最堅實的基礎。重溫黨的歷史,心中就會增加無窮的正能量。要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全黨深入了解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入了解黨為中華民族做出的偉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深刻理解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是相互貫通的,從而賡續共産黨人的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明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錨定奮鬥目標,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總書記曾經講過一個紅軍長征的故事:過草地的時候,伙伕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這裡的“向南走還是向北走”,絕不是軍事戰術上的問題,而是方向和道路上的問題。長征的勝利,是方向和道路的勝利。歷史告誡我們: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方向和道路都是最根本的問題。要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通過講述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教育引導全黨深刻理解為什麼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産黨,為什麼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堅定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決心。

  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

  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培育並堅持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黨忠誠,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敢於鬥爭和善於鬥爭,艱苦奮鬥,等等。這些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支援擁護,根本在於黨始終保持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我們黨的每一段革命歷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革命戰爭年代,共産黨人隨時面臨生死考驗,支撐他們視死如歸、革命到底的是堅定理想信念。長征時期,黨和紅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曆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於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以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勇敢戰鬥在抗日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和平年代,生死考驗少了,但考驗也無處不在,只有鑄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經受得住各種考驗。要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全黨從黨走過的風雲激蕩的歷史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凝聚力量。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在困境挫折中不斷發展壯大,靠的是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始終堅守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背著金條乞討數年,歷經千辛萬苦尋找黨組織繼續幹革命,不動用分毫黨的經費。這是忠誠的力量。淮海戰役能夠勢如破竹,百萬雄師過大江能夠氣吞萬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們黨堅持密切聯繫群眾,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擁護。這是民心的力量。中央蘇區時期,中央機關領導每天節約二兩米,使前方紅軍吃飽飯、打勝仗,群眾傳唱“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這是榜樣的力量。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需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以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凝聚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薄力量,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經過一百年的奮鬥,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黨在實踐創造中積累了寶貴歷史經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等。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必須從黨的歷史中獲得啟迪、砥礪品格。

  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是在歷經艱辛、飽經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飽含著成敗和得失,凝結著鮮血和汗水,充滿著智慧和勇毅。當年,毛澤東同志總結革命鬥爭經驗,把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概括為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為我們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需要啟迪黨員幹部從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我們要抓住建黨一百年這個重要節點,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出發,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鬥爭意識、豐富鬥爭經驗、提升斗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準,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砥礪品格。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産黨人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鑄就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産黨人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死得比泰山還要重”的張思德,在帶領戰士們執行燒炭任務時光榮犧牲,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犧牲奉獻”的內涵。立下“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進喜,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苦幹實幹,打出了大慶油田石油大會戰第一口油井,為我國石油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彰顯了共産黨人艱苦奮鬥的品格。“時代楷模”彭士祿,是我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他以身許國、科技報國,求實創新、敢於拍板,踐行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錚錚誓言,為我國核動力事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是開拓創新的典範。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更加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在新征程中砥礪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堅毅品格。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堅定不移跟著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走好新時代勝利之路。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