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數説寶“藏”70年巨變|547億!西藏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闊步向前

2021-05-29 13:13:00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字號

  最新數據顯示,5年來,西藏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547億元,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增長三成多、達到8.9萬公里,654個鄉鎮和4094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鄉鎮、建制村通達率分別達到100%和99.96%,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主電網覆蓋所有縣城和主要鄉鎮。

  西藏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闊步向前,不僅改變了農牧民的生活、生産方式,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紀要》中形容西藏的道路:“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和平解放以來,西藏逐步建立起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路。

  今年5月,第二條通往墨脫縣的交通要道派墨公路全線貫通。公路建成通車後,林芝市區至墨脫縣的公路里程由原來的346公里縮至180公里,通行時間縮短8小時左右。

  “公路通了後,我們的茶葉、石鍋等特産就能賣得更好,不然像檸檬這些作物有時因為道路不通,只能爛在地裏、挂在樹上。”墨脫村民次仁感慨道。

  2020年,阿裏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正式投運,西藏實現主電網全區覆蓋。

  “以前沒通大電網,電壓不穩定,還經常停電,有時一停就好幾天,生活特別不方便。現在用電穩定了,做飯用電飯煲,打酥油茶也用上了攪拌機,生活幸福多了。”阿裏地區改則縣改則鎮居民卓瑪説。

  隨著西藏“戶戶通電”、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及改造、新一輪農網改造、“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等工程相繼完工,全區主電網不斷覆蓋延伸,西藏缺電成為歷史。

  用上好電,農牧民群眾也喝上了好水。

  脫貧攻堅之初,西藏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9萬人,其中不少人生活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地區和交通不便的深山峽谷地帶。喝上安全水是西藏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冬季沒水,只能去河裏鑿冰取水,搬遷到森布日後,我第一次喝上了自來水。”那曲市雙湖縣嘎措鄉村民次仁卓嘎,搬遷到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點,她説,新居不僅海拔降低了1000多米,更重要的是交通便利,水電設施齊備,讓她更有底氣去追逐新的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投入資金51.1億元,實施農村供水工程1.81萬餘處,全區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99%以上,並持續加強重點水利工程建設,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新增73萬畝。

  如今走進西藏農牧區,所有行政村都有移動信號,光纖寬頻通達率為99%,現代通信網路體系讓西藏駛入“資訊快速路”。

  玉麥鄉這個曾經的“三人鄉”,如今已家家戶戶住新房,硬化道路通家門,電不停、水不缺,WiFi信號家家通。記者在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看到,年輕人都拿著手機,熟練地使用著微信和抖音。

  “70年來,西藏農牧區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給高原農牧民群眾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格桑卓瑪説。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