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秦平:守好城鄉歷史文化的根與魂

2021-05-25 16:14:00
來源:群眾新聞網
字號

  歷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歷史的血脈。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曆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5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時強調,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歷史文化以各種方式保留在城鄉各地,沉澱為獨特的記憶和標識。保護歷史文化遺産,有助於增進14億多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十四五”規劃就明確提出:“要加強世界文化遺産、文物保護單位、考古遺址公園、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要保護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和鄉村風貌”。在推進城鄉建設中,必須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建立分類科學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詳于下”。城鄉歷史文化範圍廣、類型多、數量大,情況尤為複雜。比如,歷史文化名城就有歷史古都型、傳統風貌型、地域特色型等不同類型,歷史文化街區也分傳統生活類、商業類、混合類等類型。地域不同、城鄉不同,這也已經決定了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方法不能完全相同。必須遵循分類科學原則,凝聚共識、精準施策,保護好城鄉歷史文化。

  建立保護有力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城鄉歷史文化保護絕不能浮于形式,必須不打折扣地落到實處。比如,每個城市街頭巷尾的遺跡、遺址都是城市文化的見證物和基因攜帶者,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從街區的格局、建築風格、原生態保護、街名保護、本土樹種群落保護等方面開展規劃與保護。將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納入整體發展戰略,守護好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也將更有底氣。

  建立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保護若要持續向好,管理就該跟上步伐。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同時,我們也應儘快制定相關規劃管理特殊技術規定,為保護工作提供技術標準支撐。要加強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文化的有機融合,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全面梳理和挖掘城鄉歷史文化的內涵和內容,納入統一的文化管理體系,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守好城鄉歷史文化的根與魂,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守護好城鄉歷史文化,既是在呵護城市底蘊,也有助於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必須加強制度頂層設計,統籌保護、利用、傳承,堅持系統完整保護,既要保護單體建築,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歷史地段、自然景觀、人文環境,更好地加強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以其為載體講好中國故事,為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應有貢獻。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