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水揚素波 轉型新格局
光明日報記者 李建斌 楊玨 陳城 光明網記者 姚坤森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奔騰千里的汾河水曾引來無數文人墨客為此折腰;“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旁”,千年不息的汾河水又承載著多少三晉兒女的魂牽夢縈。
然而,煤炭、電力、焦化……多年“重結構”的發展下,山西曾陷入不堪重負的境地。曾經綠水青山的肌體變得千瘡百孔,嘩啦啦的汾河水翻騰不出昔日的朵朵白浪……産業結構單一、資源浪費嚴重、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擺在了山西人面前。
從早期文明的火光到戰國時期的胡服騎射改革,從開闢萬里茶道的晉商貿易到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額度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外合作項目,三晉大地上從來不缺乏自我革新的勇氣。厚重的歷史賦予山西更多的使命,發展的強音呼喚山西更多的擔當。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山西緊抓“建設轉型綜改示範區”機遇,在“率先”上搶先機,在“蹚出”上下苦功,在“新路”上勇探索,錨定目標不懈怠、腳踏實地加油幹,在轉型發展中奮力蹚出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
1.轉型,從歷史進程中汲取力量
從1919年5月7日山西大學等11所大中學校學生2000余人在太原中山公園集會聲援五四運動,到1924年5月中共太原支部的成立,再到1931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成立,三晉大地上的革命實踐形成了燎原之勢。
在1936年3月召開的晉西會議上,“爭取迅速對日作戰為黨與紅軍的重要任務”的決議及之後一系列的事態發展,讓山西成為全國抗日戰爭的重要陣地。
“雄渾壯太行,嘶馬嘯北風。”從1937年8月八路軍三大主力師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到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山西作為華北敵後抗戰的戰略支點、指揮中心和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之一,廣大軍民團結一心、前仆後繼,與日寇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為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寫下了輝煌篇章。
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山西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凝聚出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出的這些精神,也成為三晉兒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精神動力。
新中國成立後,山西的各項建設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煤炭行業,1959年全省原煤總産量達4355萬噸,是1949年267萬噸的16.3倍,山西煤炭也一度成為我國工業的“血液”。進入20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山西提出建設中國煤炭能源基地,大力發展煤炭産業。七十多年來,山西累計生産煤炭210余億噸,佔全國總産量的四分之一。
山西對煤炭的開採利用,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山西經濟曾依靠煤炭實現快速發展,但對煤炭的“依存度”越來越高,逐步陷入因煤而興、因煤而困的産業困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長期以來,山西興于煤、困于煤,一煤獨大導致産業單一。推動煤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全省域的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是黨中央賦予山西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實現山西轉型發展的關鍵舉措。山西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下定決心,要走出一條以高品質黨建引領的由“産量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的“革命興煤”發展之路。
2.轉型,在傳統産業中求突破
不當煤老大,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2016年,山西煤炭行業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決淘汰落後産能,走上“減、優、綠”之路。“十三五”時期,山西退出煤炭過剩産能1.57億噸,先進産能佔比達到68%。壓減焦化、鋼鐵等落後過剩産能,關停煤電機組425.6萬千瓦。
淘汰落後産能,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力的一流能源企業是轉型關鍵。2020年,新一輪國企完成專業化戰略重組,原有的“七大煤企”變身為煤炭板塊的“雙航母”。國企改革重塑資源優勢,科技助力傳統産業提檔升級,山西煤礦實現了華麗轉身。
在打造全國“5G+智慧礦山”標準規範制定和構建5G工業應用産業集群方面,山西煤炭行業正重新定義著未來採礦新模式。2020年7月10日,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龐龐塔礦5G網路最後一個基站調試成功。至此,深達800米、遠距100多公里、包含144個5G基站的全國第一張煤礦井下5G專網建成。發揮5G網路大頻寬、低延時、海量連接等突出優勢,打通了煤礦智慧化開採上下行傳輸的高速通道,使煤礦安全生産方式和管理運營從“質變”轉為“智變”。
大力實施煤炭“減、優、綠”的同時,山西現代煤化工走出一條高端化、綠色化和市場化的新路子。
2020年12月在太原召開的中國紡織大會上,主辦方一分鐘的視頻展示了山西從“一塊煤”到“一根絲”再到“一匹布”的華美蝶變,讓本不搭界的煤和布實現了完美的轉化。蝶變的背後是技術的賦能,利用新型綠色先進的化學工業技術使煤炭成為滌綸、錦綸、氨綸等化纖工業的重要原料來源,助力紡織科技時尚綠色發展。
從黑色到時尚多彩,從工業的食糧到大眾的生活,傳統産業轉型帶來的驚喜遠不止這些。“煤層氣生産金剛石不僅是山西首創、中國首創,更是世界首創。”太原理工大學新型碳材料研究院教授于盛旺和他的團隊將煤炭開採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瓦斯”變成了價值極高的“金剛石”,為山西煤層氣資源找到了一個“論克拉賣的價值鏈”。于盛旺説,“我們現在做一克拉金剛石最低端産品需要10立方米的煤層氣,成本約30元;一克拉金剛石按市場最低價可賣200元,漲了幾倍多。”
“‘十三五’時期是山西新舊動能轉換力度最大、成效最為顯著的一個時期。但山西碳排放總量仍居全國前列,10年內完成碳達峰任務異常艱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熱議再次表明瞭山西轉型之難。
把壓力轉變為新型能源産業技術和新能源業態發展的機遇,山西正以開展碳達峰作為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舉措,積極推動煤礦綠色智慧開採、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抓好煤炭消費減量等量替代。
3.轉型,在創新驅動中尋發展
在大同市雲岡區與左雲縣接壤的重巒疊嶂的山峰上,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劃一,深藍色的多晶硅組件在太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這便是全國首個光伏“領跑者”基地——大同採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範基地。
“十三五”期間,山西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較“十二五”期間增長2.4倍,新能源利用率達97%以上,相當於每年節約標煤2100萬噸。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産業,是山西幹部群眾的共識。
輕如薄翼卻能經受烈火炙烤也能承受千斤之重,這便是氣凝膠。作為山西重點發展的新材料産業,陽泉市建成了目前亞洲最大的氣凝膠生産企業。華陽集團氣凝膠科創城研發中心研究院院長胡博説:“氣凝膠科創城研發中心,設立陽泉、北京、深圳三個研發基地,通過與行業領域高端人才、研發團隊共同建立科研平臺,把科研前沿成果和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表示,面對資源型經濟轉型這道“時代考題”,山西必須打破路徑依賴,在産業轉型上努力實現直道衝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
走進忻州半導體産業園區,塔吊林立,生産安裝有條不紊,園區建設如火如荼。2017年中科晶電剛落戶園區,忻州市政府就為他們量身定制了配套設施。短短幾個月,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砷化鎵晶片加工製造車間,跑出了令人驚嘆的加速度。
速度背後是忻州市等不及、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隨著中科晶電項目快速建成投産,上下游關聯企業也隨之而來。這些企業涉及半導體産業上游的襯底材料加工製造、産業中游的整合電路晶片設計開發以及産業下游的終端應用。
敞開胸懷,誠意拳拳。中國電子、中國電科、長城等一批龍頭企業、核心企業落戶山西。
2020年7月10日,山西長城電腦系統有限公司“智慧雲”工廠網信産品正式亮相。作為中國長城簽約最快、落地最快的製造基地建設項目,山西長城“智慧雲”工廠從開工到建成投産僅用時108天。
頂層設計,謀劃佈局,山西聚焦高新材料和産業領域,培育和打造了一批新興非煤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手撕鋼、碳纖維、氣凝膠、石墨烯等新産品不斷涌現。
尋求新的增長極,蹚出一條山西特色的轉型之路,山西傳統農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機旱作農業,正成為山西農業高品質發展的一大引擎。
去年,山西農業大學西校門旁780米的圍墻轟然倒地。昔日藏在圍墻裏的校園美景,如今路過的人都可以飽覽,這是晉中市太谷區打造的一項“拆墻透綠”工程。但事實上,拆掉大學圍墻,絕不止為了“透綠”,背後還隱藏著更大的深意:農大人要走出高墻、走向社會,真正實現谷城院融合,服務社會、服務經濟。
谷城院一體化的深度融合創新模式也很快顯現出它的集聚效應,150余家龍頭企業即將落戶這裡。未來,山西農谷將成為一個創新高地、人才聚集地,引領帶動示範輻射全省的現代農業發展。
4.轉型,在青山綠水中鋪底色
能源化工産業的畸形發展讓山西戴上了“黑帽子”,但綠色的種子從未在這片土地上沉睡。
面對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不毛之地”,右玉人紮根於此,久久為功,一代接著一代幹。耗費70多年,植樹約1.3億棵,荒山變綠洲,綠化面積達170萬畝,林木綠化率由不到0.3%提高到了56%,右玉創造了生態史上的奇跡。
而今,右玉精神還在延續。
“風去灰天黑地,雨來寸步難行”,十多年前太原西山的情景,山西晉峰供熱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平依舊曆歷在目:200多個採石場、石膏廠、煤礦長年開採,形成近百萬平方米的破壞面。
生態修復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埋頭實幹。張俊平帶領員工背糞換土、修建棧道、鋪設管道、恢復植被……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張俊平和1000多名工人堅持吃住在山上,一幹就是10多年。礦山廢址變公園,西山也成為太原市堅持生態修復與造林綠化並舉、環境治理與礦産資源整合同步的典範。
“春風吹徹平原,櫻花萬頃開無際。”芳菲4月,西山上種植的25萬株櫻花成了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櫻花園,漫山遍野,落英繽紛,吸引著無數遊人。
西山腳下靜靜流淌的便是汾河水。這條山西的母親河從忻州的管涔山間汩汩而出,穿越呂梁山脈,流過太原盆地,最終在河東大地上匯入黃河懷抱……千百年來,汾河一直靜靜地陪伴著三晉大地。
一座座現代化的企業興起兩岸,汾河卻迅速乾枯衰竭,地下水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城鎮、農村生活污水和工業企業廢水佔比高達90%以上,幹流部分河段連續12年斷流。
廢水排河,乾涸斷流。汾河的治理不能再等了。生態興則文明興,守護汾河才能守住未來。
2018年9月,《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總體方案》形成了汾河流域生態修復三管齊下、系統推進的治理格局,同時推動政府市場兩手發力。2019年5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堅決打贏汾河流域治理攻堅戰的決定》正式實行,一場保護汾河的攻堅戰在三晉大地全面打響。
鐵腕治污、重拳掃污,全面清零、不留死角。“點線面”結合的配套措施,繪就了山西水污染治理的詳細“作戰圖”。
耕耘終得收穫,全省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消除,5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全部退出劣V類,汾河歷史性地實現了“一泓清水入黃河”。
“如今,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來汾河畔棲息,鳥類種類從治理前的四五種到如今的156種,其中被譽為‘鳥類大熊貓’的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著‘空氣和水質監測鳥’之稱的白鷺、灰鷺隨處可見。”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綜合科副科長郭凡站在汾河景區感慨地説。
魚戲清波,鷗鷺翩飛。一幅河流繞城、水清岸綠的宜人圖畫,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目前,山西全省森林覆蓋率23.18%,達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水準,歷史性超過全國同期平均水準。預計到203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將達到30%以上,三晉大地正在不斷綠起來。
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綠色生態的理念已經紮根山西人的內心。征程不止,持續修復治理“兩山七河一流域”,讓美麗生態惠及民生,讓人民群眾有更大的幸福感。
5.轉型,在文旅融合中找路徑
從垣曲“世紀曙猿”到芮城“西侯度聖火”,從“丁村遺址”到“陶寺遺址”,從戰國荀子、盛唐柳宗元到北宋司馬光、清代于成龍……三晉大地上文物遺跡數不勝數,歷史名人燦若星辰。
深邃浩瀚的文化底蘊是山西文旅産業發展最堅實的底氣。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11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550個中國傳統村落,36100多處地面文物古跡,531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百餘座宋遼金之前的地上木結構建築……山西的古建遺存令人心生嚮往。
“走進山西,就如同走進了中國歷史的博物館,時時處處感受著中華文明的歷史脈動。”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這樣推薦山西。
打造一批體現山西特色的精品旅遊公路,構建“快進慢遊深體驗”的現代旅遊綜合交通體系,是擦亮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張名片的基石。
未來,山西的三個“一號旅遊公路”全長將達1.3萬餘公里,覆蓋山西11市的117個縣(市、區),串聯起174個A級以上旅遊景區。旅遊資源的串聯,連起的是歷史文化的脈絡,也串聯起富民強省的夢想。
“要把山西優質的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山西經濟轉型發展的支撐,歸根到底需落實到一個個文旅項目上來,以項目建設來推動山西文旅的高品質創新發展。”中智遊集團董事長蔣駿認為。
2020年9月10日,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召開,掀起了新一輪文化旅遊發展高潮。僅旅發大會期間,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共簽約18個項目,總投資317.2億元。借此契機,山西各景點也探索各類旅遊要素的有機整合,實現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季節遊”到“全時遊”的全域旅遊新格局。
八年修復,容顏初綻。走進太原古縣城,古老的記憶隨之而來:縣衙、文廟、魁星樓、十字街、關帝廟、城隍廟……古縣城與晉祠、天龍山、蒙山、晉陽湖等景區連成一片,形成一個觀光旅遊、民俗風情、文化娛樂等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區。
推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娘子關村,因娘子關而得名。據記載,唐代平陽公主曾率娘子軍在此設防、駐守,故名娘子關。村中家家清波臨灶、戶戶枕水而居。憑藉著娘子關的“關、山、水”自然美景,娘子關村2000多人中一半以上吃上了“旅遊飯”。
與此同時,山西琺華、推光漆器、絳州澄泥硯等文化産品也開始引來越來越多的關注。一批帶動性強、發展潛力大的文化科技創新型企業由此而生,不斷豐富和延伸文化産業鏈條。
依託厚重的文化資源,山西正在深化文旅融合、推進産業升級、推進“紅色+鄉村旅遊”發展上下苦功,努力營造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09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