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的三份入黨申請書
1922年8月16日,焦裕祿出生在山東省博山縣北崮山村一戶貧農家庭。因為生活艱難,他幼年時期只讀了幾年書就在家參加勞動。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在日寇、漢奸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剝削和壓迫下,焦家的生活越來越困難。1941年,焦裕祿的父親因交不起捐稅,被逼上吊自殺。1942年6月,焦裕祿又被日寇抓到東北撫順大山坑煤礦當勞工。1943年,因忍受不了日寇的迫害,他逃回了家鄉,但因為沒有“良民證”,無法生活下去,又被迫逃到江蘇宿遷,給地主打長工。
1945年8月,新四軍解放宿遷,經常組織勞苦大眾開會宣傳黨的政策和主張,焦裕祿認識到八路軍共産黨才是真為人民辦事的。同年秋天,焦裕祿返回家鄉。為了參與家鄉的解放,他主動加入了村民兵組織,由於嚴格執行當地黨組織和政府的政策紀律,在村中威信較高,後來當上了隊長。他積極參與村裏的反霸反偽頑鬥爭,白天參加生産、鬥爭會,晚上巡邏放哨、視察敵情。
當民兵期間,歷次參加革命鬥爭的實踐,以及聆聽組織領導民兵工作的共産黨員的教導,再加上早年艱難求生的經歷,焦裕祿迅速地成長起來,也漸漸萌生了加入黨組織的願望。
焦裕祿找到當地黨小組長焦方開同志談話,要求入黨,但是他並不知道,入黨有一系列組織程式。焦方開問他:“你寫過入黨申請書嗎?因為共産黨是無産階級先鋒隊,參加黨得具備一定的條件,不能像參加民兵那麼簡單。”焦裕祿本以為自己出身貧困家庭又參加了民兵,已經夠入黨條件了,卻聽到小組長教導説,黨員不僅看出身還要有思想覺悟,鼓勵他今後積極工作、奮勇抗敵,待條件成熟即可寫入黨申請。他不僅了解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這次談話後,焦裕祿寫了三份入黨申請書,才最終加入了黨組織。
第一份入黨申請書,焦裕祿寫了自己當苦力、退學、坐牢、逃荒的經歷,表示堅決要入黨,打倒地主為親人報仇。正要上交時,趕上黨組織召開學習會,在這次會上黨小組長批評了部分同志中存在的公報私仇的狹隘思想:“有的同志思想覺悟還不高,一個共産黨員應該想到全中國的老百姓和普天下的受苦人都有仇、都有冤、都有恨……消滅剝削階級,推翻舊社會,實現共産主義,達到世界大同,這是我們黨的大目標、總目標。如果參加共産黨,僅僅是為了報私仇,就不夠一個共産黨員的條件……”焦裕祿聽了這次黨課後,覺得自己還不夠黨員條件,寫好的申請書便沒有交。
第二份入黨申請書,焦裕祿專門請了一位老黨員指點,重點寫入黨動機、對黨的認識和決心。這次沒有提交,是因為他違反了俘虜政策,把民兵團抓到的一個做盡壞事的俘虜的胳膊砍傷了。因此,受到了黨組織的批評。批評過後,焦裕祿反思:一個人如果不能模範執行黨的政策,怎麼能夠得上黨員的標準呢?於是,他又將寫好的申請書收了起來。
在經歷兩次思想考驗以後,焦裕祿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黨的理論,模範執行黨的政策紀律,並開始動手寫第三份入黨申請書。幾經修改後,他鄭重地將這份申請書交給焦方開。他在入黨申請書上這樣寫道:“共産黨是人民群眾的救星,沒有共産黨,革命就不能勝利,窮人就不能翻身。我要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産黨走,為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實現共産主義而奮鬥!”
1946年1月,焦方開鄭重地告訴焦裕祿,上級黨委已研究批准他成為一名共産黨員。聽到這個消息,焦裕祿激動萬分,眼含著淚花:“我的條件還不夠,對革命還沒有作出啥貢獻,對照誓詞,我還差得很遠很遠……我要努力為黨工作……”
從此,焦裕祿懷揣著對黨的感恩之心,毅然投身於如火如荼的革命、建設事業,繼續戰鬥著、前行著,努力踐行入黨誓詞,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黨員幹部。
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要從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四個方面,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
故紙堆上的塵土終將越積越厚,精神世界的芬芳卻是歷久彌香。“我的條件還不夠”或許將提示提醒更多的共産黨員檢視自我,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