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裏的微笑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馬建鄉大坪小學一年級學生鐵嘉欣(右二)在課堂上學習(3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近日,寧夏固原市西吉縣馬建鄉大坪小學學生鐵嘉欣微笑的視頻“火了”。淳樸的笑臉、清澈的眼神,猶如西海固的一汪清泉直抵人心。
下午放學時,大坪小學教師無意間用手機拍到鐵嘉欣微笑的畫面,這條不足10秒的短視頻中,鐵嘉欣淳樸的笑臉、清澈的眼神,猶如西海固的一汪清泉直抵人心。
“剁開一粒黃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餓。”昔日西海固,常被視為“貧困”的代名詞。西吉縣,就地處西海固核心區,這裡也是《山海情》故事的發生地之一。“渴”與“餓”,不僅與西海固的貧瘠如影相隨,更制約了這片土地上生命活力的釋放。
去年11月16日,西海固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苦甲”換新顏,告別“渴”與“餓”。脫貧攻堅的偉大奇跡讓生命在這裡頑強地找到出路的同時,在更多孩子臉上留下了笑容。
《山海情》裏的“水花”用微笑詮釋生活,今日西海固,孩子們的笑臉成為美好新生活的注腳。
來到大坪小學,校園裏廚房、鍋爐房和運動場地一應俱全,山區春來遲,教室裏的暖氣依然燙手。
大坪小學校長李鳴,已在這裡工作14年。“我剛當校長時,學校冬天取暖靠火爐,大點的娃娃要幫著卸煤、生爐子,不少孩子手腳都會被凍裂。那時農村條件不行,不僅娃娃營養跟不上,穿的也是破破爛爛,有些學生褲子破了膝蓋都露在外面。”李鳴説,現在,孩子們早已不用去挑水、生爐子,他們有更多時間學知識。
雖然位於山腳下,但大坪小學的教室不僅全部通了網,還安裝了用於多媒體教學的“班班通”,借助網路,孩子們隨時可以與西吉縣第二小學等城市學校開展“互動課堂”。“孩子們的父母有的甚至連小學也沒畢業,但教育條件的改善,讓他們的視野不再局限于‘面朝黃土背朝天’,城裏孩子能接觸到的知識,我們這也不落伍。”李鳴説。
近年來,借助“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政策項目,西海固農村學校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通過校長教師輪崗、“國培計劃”等,鄉村小學師資力量不斷提升。2011年國家啟動實施貧困地區營養午餐工程,並選擇在西海固先行先試。學校裏的種種改變,投射在茁壯成長的孩子身上:大坪小學的大多數學生能説流利的普通話,看到生人還敢於主動打招呼,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除了營養午餐,學校早上還會提供餅乾和雞蛋,我在學校過得好,爸媽在外打工也能少操心。”大坪小學五年級學生馬金鸞説。
孩子們臉上的笑、眼裏的光,不僅源自知識的滋潤,更得益於家庭生活條件持續改善。馬建鄉的13個村均為貧困村,2013年馬建鄉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5010元,2020年達9532.6元,所有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
去年正式脫貧的大坪村,常住人口1220人,肉牛存欄量達1500多頭,村裏近三分之一的常住戶都有小汽車。“如果給家裏説要買資料書,家人馬上就會開車帶我們到縣城新華書店挑選。”馬金鸞説。
鐵嘉欣的父親鐵彥彪是大坪村養牛大戶,20頭的存欄量在全村首屈一指。“以前上學時窮得吃不飽飯,課桌是土臺子,寫字用的是廢舊電池上拆下來的碳棒。”鐵彥彪説,脫貧攻堅這幾年,村裏變化特別大,家家門口通硬化路,現在養基礎母牛、下牛犢、建青貯池都有補貼。去年,靠著貼息貸款,他家的養牛規模從四五頭擴大到20頭。
腰包鼓了的西海固人,對孩子教育尤為上心。“以前受窮跟不重視教育有很大關係,現在條件好了,很多家長送娃娃進城上學,大人跟著孩子進城,村子空了家裏的事情也給耽誤了。”鐵嘉欣爺爺鐵寶安説,鄉村振興中,希望把鄉村教育再抓緊一些,多引來一些年輕老師、好老師,把鄉村教育的基礎打好,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新華社記者何晨陽、許晉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