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擘畫

2021-03-15 21:16:00
來源:《求是》
字號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擘畫

  《求是》雜誌編輯部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近代以來世界發展歷程清楚地表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科技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科技為先,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2018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召開,這是我國科技界的一次盛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分析我國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對推動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作出重要部署。

  《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一文,是習近平總書記這次重要講話的一部分,主要圍繞推進新時代科技創新,從5個方面作出重點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第一,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提供高品質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創新,堅定創新信心,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

  第四,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五,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十四五”開局起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啟航之際,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文章,全面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必將進一步激發全黨全國特別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奮鬥熱情,更廣泛地動員和凝聚起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力量,為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21年2月初,在牛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考察調研。總書記通過視頻察看“中國天眼”現場,殷切囑託廣大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從跟跑向並跑領跑轉變,在一些領域要保持領跑優勢,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像這樣每年在春節前夕看望科技工作者,已是總書記的工作慣例。一次次的親切交流和關懷勉勵,傳遞的是總書記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深切厚望。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在《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以寬廣的全球視野,放眼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風起雲湧的態勢,深刻洞察資訊、生命、製造、能源、空間、海洋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的深刻變革和重大影響,開宗明義指出,“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圖為2021年2月2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拍攝的月球樣品001號。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這是挺立時代潮頭、把握時代脈搏,長期密切跟蹤關注科技創新發展最前沿和新趨勢得出的科學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確立了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完成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科技創新傾注了極大心血,不論是國內考察還是出席國際會議,不論是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還是參加每年的全國兩會,不論是為科學家頒獎還是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都一再聚焦科技創新,不遺餘力地推動科技強國建設。從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到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從建設創新型國家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從“三個面向”到“四個面向”……總書記對科技創新發展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對我國科技創新發展作出的一系列戰略性、全局性謀劃,形成了從思想到戰略到行動的體系,科學回答了為什麼要加快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的方向路徑是什麼、科技資源如何優化配置、創新活力如何激發調動、科技成果如何高效轉化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提供了科學指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引領下,我國科技戰線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高鐵、北斗等一大批標誌性、引領性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在促進高品質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進一步凸顯了支撐引領作用。

  2021年3月4日,國家航太局發佈3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左圖為其中一幅全色圖像,由高解析度相機在距離火星表面約330千米至350千米高度拍攝,解析度約0.7米,成像區域內火星表面小型環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見;右圖為彩色圖像,由中解析度相機拍攝,畫面為火星北極區域。 新華社發 國家航太局供圖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科技創新任重而道遠。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登高望遠、深謀遠慮,清醒指出我國科技領域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對我國科技在視野格局、創新能力、資源配置、體制政策等方面存在的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實事求是地進行梳理分析。比如,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技術研發聚焦産業發展瓶頸和需求不夠、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還不完善、科技管理體制還不能完全適應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需要,等等。這些問題多是科技領域長期存在的痛點難點,需要久久為功、下大力氣攻堅克難。

  放眼世界,新一輪廣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許多國家都在努力把握機遇,力求掌握科技競爭的主動權,科技創新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處於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我國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抓住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才能掌握制高點和主動權,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如果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發出振聾發聵的告誡:“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有的歷史性交匯期可能産生同頻共振,有的歷史性交匯期也可能擦肩而過。”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使命感擂鼓催徵,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響亮號召:“要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讓第一動力更強勁

  101.6萬億元!60%!

  這是一組令人振奮的數字。2020年,中國經濟克服疫情影響,以極大的韌性逆勢增長,全年國內生産總值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達到1015986億元。其中,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24426億元,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為2.40%,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超過60%。這一亮眼的成績單,再次有力詮釋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重要論斷。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提供高品質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從要素驅動發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實現了發展動力的換擋升級,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找準了突破口。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放在新發展理念之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部署的12方面重大任務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列在首位。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品質發展,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作用愈加凸顯,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如何發揮好科技創新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支撐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文章中提出兩點原則要求:一是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以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二是通過補短板、挖潛力、增優勢,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産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滿足有效需求和潛在需求,實現供需匹配和動態均衡發展,改善市場發展預期,提振實體經濟發展信心。

  當前,世界正在進入以資訊産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把握住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資訊化、智慧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對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至關重要。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從3個方面對提供高品質科技供給指明方向:一是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構建産業體系新支柱;二是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三是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産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製造業産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

  2021年2月2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總書記深情寄語航太科技工作者:繼續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自主創新工作力度,為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太系統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突出彰顯了中國自主創新實力,是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典範。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興盛、民族自強的戰略高度深刻論述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的重要意義,深切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於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我們正處於由大向強的發展階段,對從別人那裏拿到關鍵核心技術,不能抱任何幻想;如果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強國建設就會成為沙灘上的城堡,經不起半點風浪。特別是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情勢下,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定受制於人,被卡脖子、牽鼻子。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總書記語重心長囑咐科技工作者:“要增強‘四個自信’,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取得一批標誌性科技成就。取得一批標誌性科技成就對建設科技強國具有根本性帶動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個發力方向:一是加強對關係根本和全局的科學問題的研究部署,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儘早取得突破,力爭實現我國整體科技水準從跟跑向並行、領跑的戰略性轉變,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創造更多競爭優勢;二是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

  ——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和總開關。基礎研究薄弱是我國科技創新的突出短板,許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就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加強基礎研究首要的是找準方向和目標,持續不斷堅持下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基礎研究的兩大著力方向:一是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礎、儲備長遠,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二是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以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打通“最後一公里”,拆除阻礙産業化的“籬笆墻”,疏通應用基礎研究和産業化連接的快車道,促進創新鏈和産業鏈精準對接,加快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産品再到商品的轉化。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加大力度,2020年我國基礎研究佔全社會研發總經費的比重首次超過6%,“從0到1”的突破越來越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對基礎研究要健全穩定支援機制,大幅增加投入,力爭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2020年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向世界宣佈,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雪面高程為8848.86米。2020珠峰高程測量,將我國自主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於珠峰峰頂大地高的計算,獲取了更長觀測時間、更多衛星觀測數量的數據;GNSS接收機、長測程全站儀、重力儀等國産儀器全面擔綱,指標精度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圖為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開展測量工作。 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攝

  ——加快推進工程科技創新發展。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産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杠桿。當今世界,新發現、新技術、新産品、新材料更新換代週期越來越短,工程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任何一個領域的重大工程科技突破,都可能引發新的産業變革和社會變革。這一切,對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託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團結精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經濟建設和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問題,緊貼新時代社會民生現實需求和軍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打好主動仗。”

  依靠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

  2014年6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産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重申這一理念,再次深刻闡述科技體制改革對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提出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發展,科技體制改革主體架構已經確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形成了從法律、政策、措施到行動的完整落實體系。2015年出臺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部署的143項改革任務已全面完成,一些改革舉措已轉化為國家的法律、政策,一些老大難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迫切需要建立與此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以深化改革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潛能。我國科技體制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比如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還不強,科技創新資源分散、重復、低效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等。針對這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無比堅定地指出,“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闖難關,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並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出明確要求。總的就是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優化和強化技術創新體系頂層設計,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激情和活力;加快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發揮好組織優勢。

  2020年11月2日,湖南衡南雙季晚稻試驗示範基地傳來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團隊培育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參優一號”測産結果公佈,雙季畝産突破1500公斤。圖為當日工作人員將稻穀裝袋。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攝

  ——發揮好企業創新創造生力軍作用。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創新能力直接關係到經濟發展總體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培育一批核心技術能力突出、整合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圍繞這一目標,總書記從幾個方面提出要求:一是發揮市場導向作用,讓市場真正在創新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二是完善長效機制,帶動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蓬勃發展;三是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徹底打通關卡,破解轉化的瓶頸。

  ——構建資源高效配置的國家創新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4點要求:一是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推動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大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創新基地的統籌佈局和優化;二是加快建立科技諮詢支撐行政決策的科技決策機制,提高科學決策能力;三是加快構建軍民融合發展體系;四是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執法力度,完善智慧財産權服務體系。

  ——深化科研經費管理和科技評價機制改革。合理的科研經費分配使用制度和科技評價制度,能夠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充分釋放創新活力,反之則會阻礙科技創新。對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能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對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總書記強調,要“建立以科技創新品質、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正確評價科技創新成果的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這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方案,總書記要求繼續堅決推進,“把人的創造性活動從不合理的經費管理、人才評價等體制中解放出來”。

  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人類面臨的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我國既是倡導者,更是實踐者。

  2020年以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國不僅將測定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第一時間與各國分享,將總結出的有效檢測方法和診療方案及早公布於世,與多國攜手開展疫苗研發,更在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其作為全球公共産品,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充分展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

  “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不拒眾流,方為江海。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科技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提出明確要求:“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主動佈局和積極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努力構建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共同應對未來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類健康、氣候變化等人類共同挑戰,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惠及其他更多國家和人民,推動全球範圍平衡發展。”

  近年來,中國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與多個國家建立創新對話機制、開展聯合研究,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的科技開放合作格局。圍繞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從3個方面作出部署:一是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全方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鼓勵我國科學家發起和組織國際科技合作計劃;二是把“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為各國共同發展創造機遇和平臺;三是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全面提升我國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位勢,提高我國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規則制定能力。

  培養造就一大批優秀科技創新人才

  2019年金秋,在新中國70華誕前夕,一場隆重的表彰大會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一一頒授勳章獎章。孫家棟、袁隆平、屠呦呦……這份國家最高榮譽名單中,科技創新領域開拓者和引領者的名字熠熠生輝。一枚枚勳章獎章,銘記著彪炳史冊的功勳,激勵著新時代創新者接力前行。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精闢論述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強調建設科技強國必須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

  我國高水準創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別是科技領軍人才匱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人才評價制度不合理。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才評價制度的弊端所在:“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仍然嚴重,名目繁多的評審評價讓科技工作者應接不暇,人才‘帽子’滿天飛,人才管理制度還不適應科技創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總書記對除弊革新、完善人才評價制度提出3點要求:一是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品質、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形成並實施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二是注重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相結合,尊重和認可團隊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三是完善科技獎勵制度,讓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通過改革,改變以靜態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簽的做法,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近年來,有關部門針對科研人員反映強烈的問題,持續改革完善人才評價制度,出臺一批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硬措施,不斷為科研人員鬆綁減負,新的更加科學合理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針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3點管長遠的要求:一是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二是構建完備的人才梯次結構,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三是加強人才投入,構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機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新局面!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創新中國朝氣蓬勃。科技工作者勇擔使命,億萬中華兒女逐夢前行,正在向著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大步邁進!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