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創新路更寬
當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對農業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更多的農業高校和農業科研機構加強協同創新,握指成拳,提供更強大的科技支撐。
去年以來,陜西省各地市農業科技成果涌現。漢中市農科所選育的油菜新品種推廣到了全國,商洛市林科所成功選育出紫仁核桃,銅川市農科所生物質綠色迴圈研究成果引起國際上重視……接連創新的背後,離不開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家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牽頭髮起,聯合陜西10個地市農科院所成立的“陜西省農業協同創新與推廣聯盟”。以協同創新為紐帶,這個聯盟使各地市農科院所科研實力和推廣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聯繫農業科技的發展現狀看,來自陜西農科界的這些經驗不僅具有典型性,還具有普遍意義。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農業科技大國。目前,地市級以上農業科研機構超過1000個,科研機構數量和人員均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我國眾多農業院校為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批農業人才。然而,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院校之間合作還不夠緊密,這導致在服務三農方面,雙方優勢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一方面,高校是農業創新成果的源頭,但是無法很好解決農業科技推廣“最後一公里”問題;另一方面,地市級農業科研機構雖然接地氣,跟農民最接近,有利於農業科技推廣,但是苦於沒有原創性科技成果,科研隊伍得不到鍛鍊,甚至出現人才流失等問題。雙方如何優勢互補,形成創新合力,是亟待解決的緊迫任務。
從實踐看,協同創新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農業是一個極其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方方面面。單靠一家科研機構或者一所大學,很難解決農業發展中的各種問題。歷史證明,協同創新是我國農業科技高品質發展的寶貴經驗。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曾先後組織了上千名來自不同單位的農業科技人員,多次開展全國種質資源大協作,使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量突破50萬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種業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跨越五省二市的黃淮海平原中低産地區綜合治理,則是我國農業戰線上又一場史無前例的科技大協作。項目先後動員組織了全國數萬名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生態等不同學科人員,進入這塊大平原深耕科研,産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如今,從陜西農科界的經驗看,以農業協同創新與推廣聯盟為平臺,把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優勢整合起來,也可以實現“地方主建”“聯盟主戰”的良好機制,有望成為新時代農業創新和推廣的一種新模式。
當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對農業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更多的農業高校和農業科研機構加強協同創新,握指成拳,提供更強大的科技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15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