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語言:一把通向未來的鑰匙
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
3月1日,內蒙古全區大中小學全體師生同上“開學第一課”。剛一開課,內蒙古師範大學教授李春暉便拋出張伯苓先生80多年前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
這“三問”,深深擊中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內心,觸動了師生濃厚的愛國情感,更啟發大家思考,該怎樣交出一份中國人的合格答卷。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教師陳亞男的回答是:“要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更要自覺主動接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這對構築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作為一個中國人,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個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於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和基礎。
語言的魅力
能説一口流利蒙語和標準普通話的楊淑英,是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第二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她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就暗暗下決心,“要讓我的學生真正感受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神奇力量,感受它帶給我們的多彩世界”。
成長在蒙古族大家庭的楊淑英,自幼被校園裏悅耳動聽的瑯瑯讀書聲吸引,每天都會纏著放學回家的姐姐學説普通話。至今,她還忘不了走入校園的第一天,在學校新發的課本上,一個個文字宛如一粒粒希望的種子,播散在她幼小的心靈。“正是這些文字帶我走出小山村,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寬廣,外面的世界有多麼豐富。走出大山,它就是你的通行證;走向外面的世界,它會幫助你了解更多未知事物。”
如今,楊淑英的女兒在媽媽的感染下,也會一會兒冒出普通話,一會兒又説蒙語。楊淑英説:“兒童時期是語言學習的敏感期,雙語學習不但不會增添孩子的負擔,反而有助於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提升思維認知水準。”
家長繼紅在幫助正在內蒙古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讀初一的孩子,從小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她堅信,學習統編教材,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孩子拓寬知識面、提升綜合素質、將來走向社會實現夢想非常有幫助。
“隨著人口的大幅度快速流動和資訊化社會的到來,語言能力已經成為重要的人力資本。”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認為,掌握國家通用語言和民族語言的人,既可以繼承民族文化傳統,又可以擴展人生半徑,促進個人、民族地區和國家的發展。
飛翔的兩翼
哈薩克族姑娘努麗扎提 木拉提別克,很感謝父母從小就讓她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雙語的她可以無障礙地閱讀各類書籍,與時俱進地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成長為一名食品專業的大學教師。
“在兩種語言中遨遊的我,眼界更寬廣,語言表達更靈活,待人接物更親切多元。”在努麗扎提 木拉提別克看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智慧,真正的智者應該是取其長、去其短,更好地提高自我和服務社會。“試問,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還要讓語言成為阻礙成長的絆腳石嗎?”
幾十年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資訊技術等領域的發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就是掌握了一把易於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易於在多種崗位就業工作、更好融入現代社會的鑰匙。
一項在新疆南疆開展的問卷調查表明,掌握國家通用語言後,民族地區家庭月收入有明顯提高。“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各民族群眾在全國勞動力市場實現更好就業和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必要條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馬戎分析。
內蒙古科左後旗的村民水泉,就是普通話助力脫貧致富的受益者。從年收入5000元到年收入超過80萬元,從貧困戶到脫貧戶,短短幾年間,水泉通過黃牛養殖、經營“活牛超市”,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在她的直播間裏,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大家通過直播先了解牛,再面對面進行交易。“一個村的人互相交流可以用蒙語,但是直播的時候用蒙語,外地人就看不懂了。”水泉告訴記者,“直播的時候,我們用普通話和他們互動,這樣一來,渠道拓寬了,覆蓋面廣了,周邊來買牛的人也增加了。”
交流的紐帶
“2021年我最想見的是‘王友梅’。”今年1月,火遍全網的“白馬少年”丁真在直播中鬧了個“烏龍”,他口中讓大家好奇的“王友梅”,原來是“網友們”。如今,丁真已成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旅遊大使,而他也認真學説普通話,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播理塘聲音,講好理塘故事。
不只是丁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家鄉的代言人,都有義務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講述家鄉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然而,在我國這樣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國家,56個民族擁有100多種語言29種文字,如果沒有一種全民共同使用、全社會通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僅會嚴重影響不同民族區域、不同語言區域的經濟文化社會交流,時間久了,還會淡化各民族之間的情感,割裂各民族之間的紐帶。
對這一點,在河南科技大學讀大三的包雪林深有體會。剛上大學時,由於普通話生硬,原本開朗的包雪林有點活躍不起來,甚至有挫敗感。熱情真誠的包雪林沒有氣餒,他經常向同學們講述自己家鄉內蒙古通遼的故事,從科爾沁草原到家鄉的牛肉乾、奶豆腐,從父親的馬頭琴表演獲了獎到母親做的豆包賣出了好價錢……隨著交流的深入,包雪林的普通話越來越流利,同學們也對科爾沁草原産生了濃厚興趣。
與此同時,來自四川的內蒙古大學交通學院教師莫伶,也因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血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廣普及,才能暢通無阻地在這片多民族共生共存共融的模範自治區工作生活,才能結識很多不同民族但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專注地擁抱教育事業。
“內蒙古這片廣袤的土地一定會孕育出更多心懷家國的雄鷹,也會引來更多全國各地的千里馬馳騁,為它奮鬥,為它守候,讓它更為亮麗、更加璀璨。”莫伶説。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1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