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奏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樂章

2021-03-09 08:50: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本身就是價值,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浙江安吉風吹竹林聲又起,山西右玉黃沙止步綠漸濃,貴州黔西綠色産業帶來生態紅利,四川華鎣昔日荒山變“金山”,江西萍鄉工礦廢棄地打造湖光山色,河南平頂山黑色煤城“綠色轉身”,越來越多的地方不再為短期利益而犧牲生態環境,一處處綠水青山正變成一座座金山銀山。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後勁,各地要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守牢生態保護的“紅線”,貫穿産業轉型的“主線”,做強創新變革的“基線”,向綠色轉型要出路、向生態産業要動力,讓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豐收”,走出一條生態美、産業綠、百姓富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凝思想、聚共識,奏響生態優先“主題曲”,把準生態經濟航向。要解放思想,凝聚共識,以綠水、青山、林草、濕地、沙土、生物、海洋、自然保護區和家園為主題,以美麗中國、生態保護、地理文化為主軸全方位解讀和宣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倡導“綠色政績觀”“綠色生産觀”“綠色消費觀”,讓綠色種子根植每個人的內心,讓人人都成為生態文明的支援者、實踐者、建設者,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要全面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倫理,統籌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決克服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産力對立起來的傳統思維,決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盼溫飽”到“盼環保”轉變發展理念,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強機制、守底線,奏響生態保護“進行曲”,築牢生態經濟基石。要用好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紅綠燈,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嚴厲懲處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過程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等問題,讓環保法律法規長出“鋼牙利齒”,徹底踩住生態破壞“剎車”。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定不移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乾淨水質、綠色食品、清新空氣等良好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韆鞦,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為“靠山養山、靠水養水”,因地制宜推行退耕、休耕、停伐,杜絕“大拆大建、千村一面”不良傾向,保護鄉情鄉韻,留住綠水青山,賦予鄉村生態振興更多個性化元素,使有著悠久農耕文明歷史的鄉村成為農民群眾的美好家園。

  抓産業、促升級,奏響生態發展“共贏曲”,釋放生態經濟紅利。經濟發展不是消耗自然資源的“竭澤而漁”,生態保護也不是貧守青山的“緣木求魚”,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才能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統一。“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要按下綠色發展快進鍵,駛入生態文明建設快車道,摸清“生態家底”、建立“生態賬本”,著力推進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服務業三次産業協調發展,通過品牌、概念和故事化塑造人文生態特徵,豐富生態産品內涵,提升生態産品附加值,為綠水青山貼上“價值標簽”,讓黑土地長出“金元寶”、生態環境孕育“搖錢樹”、田園風光變成“聚寶盆”,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用好科技創新“加速器”,借助生物技術、生態技術和資訊網路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在最少耗費物質、能量和人力的前提下進行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按現代經濟發展規律推進網路型、進化型、複合型的生態産業建設,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作者:夏浩然)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