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地理標誌協定3月1日生效 更多好物“放心購”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 于佳欣)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今起生效。首批“上榜”的中歐各100個地理標誌即日起受到保護,這意味著中國和歐盟的更多特色優質名品將進入彼此市場,不僅將更好保護中歐企業權益,也會讓雙方消費者買得放心。
地理標誌是識別産品來源於某一地區的標誌,也是智慧財産權的一種重要類型。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于2011年啟動,歷經8年22輪正式談判和上百次非正式磋商,于2020年9月14日正式簽署。這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的、高水準的地理標誌協定,對深化中歐經貿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
一系列中歐名品牌榜上有名:安吉白茶、山西老陳醋、煙臺蘋果、南京鹽水鴨、庫爾勒香梨、法國香檳、巴伐利亞啤酒、帕爾瑪火腿……中歐雙方互認地理標誌超過500個,不僅涉及酒類、茶葉、農産品、食品,還有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宣紙、蜀錦等地理標誌,是中歐之間首次大規模互認對方地理標誌。
商務部條法司司長李詠箑表示,協定生效為我國地理標誌産品進入歐盟提供了智慧財産權保護,為相關産品“走出去”提供了條約保障,有利於提升産品知名度,開拓海外市場,將為中歐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與此同時,我國也承諾對歐盟相關地理標誌提供法律保護,這將讓歐盟地理標誌持有人放心將相關産品出口至我國,我國消費者可以吃到、用上更多歐盟的優質産品。
據悉,保護分兩批進行,第一批雙方互認的各約100個地理標誌將於協定生效之日起開始保護,第二批各175個地理標誌將於4年內完成保護程式。受保護的地理標誌,如遇問題,可通過條約建立的雙邊機制來解決。中歐雙方將成立聯合委員會,以更好履行協定。
2020年,中歐貿易額達6495億美元,中國首次成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專家表示,協定簽署彰顯了中國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和保護智慧財産權的堅定決心,體現了中歐雙方支援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體制的承諾。協定生效將為深化中歐經貿合作及提振全球經濟注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