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致富的路還得繼續往前蹚!”

2021-02-18 14:1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毛相林在揹運臍橙途中與水果商進行電話溝通。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層巒疊嶂,山高谷深。滿眼蒼翠中,一條盤山公路呈“之”字形蜿蜒至谷底。一路盤旋而下,來到群山合圍的重慶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

  62歲的村支書毛相林正在院壩裏忙活,招呼遠道而來的遊客。20年前,這裡的大多數村民沒去過縣城,如今,全村私家車近40輛。

  巨變的起源,是毛相林帶著村民修通了一條絕壁上的致富路。2015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20年,下莊村每人平均收入達1.3萬元。擔任村幹部已40多年的毛相林是深受村民信賴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篳路藍縷,絕壁上鑿通出山路

  “我們這裡像個井底,所以習慣往上看。”暖陽灑在院壩,毛相林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老輩人傳下順口溜: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

  過去,被困谷底的下莊人,唯一通往外界的“路”是陡峭的山體和108道“之字拐”,去趟縣城,走小道要手腳並用,危險不説,一來一回得3天。

  難道要一直困在大山裏窮下去嗎?1997年,毛相林動了修路的念頭。召集村民商議時,卻受到了很多質疑。毛相林沒有氣餒,和村民們磨嘴皮、算細賬:“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我們修不完還有兒子,總有能修完的一天”……終於説服了村民。

  在絕壁上開山修路,艱辛危險超出想像。毛相林帶著村民,用最原始的方法,寸土寸石向前掘進。腰係長繩吊在空中鑽炮眼,用簡單的工具農具開鑿岩石……

  艱苦並沒有動搖毛相林的決心,但意外的出現卻讓他因內疚而産生了猶豫。兩個月內,接連有兩位村民在修路過程中不幸遇難。還要不要繼續?就在這時,一位遇難村民的父親毅然站出來表態:“繼續修!我兒子死得光榮,咱只要下定決心一定能擺脫貧困!”

  毛相林帶著大家擦乾眼淚,繼續走向山上的工地。歷時七載,下莊人用雙手,硬是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路。

  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支援下,當初2米寬的石子路,如今已變成了標準的山區公路。從下莊到巫山縣城,車程只要一個半小時左右。

  百折不回,山洼裏種下致富果

  走進下莊村,一條標語赫然入目:“不等不靠,幸福要自己造”。靠著這股精神,下莊人告別了交通閉塞,同樣靠著這股精神,下莊人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敢闖敢試、大步前行。

  路通之後,不少村民去了外地務工,收入有所增長,可是村裏的産業發展緩慢,“窮根”還是沒拔掉。

  “我的父母都是黨員,母親以前經常教育我,有事莫往後躲,要往前衝!村裏的事,我必須要站出來。”毛相林説。

  下莊村土地不少,但傳統種植的就是玉米、洋芋和紅苕,尋找合適的産業項目,成了毛相林花費力氣最多的事情。

  先是種漆樹,辛辛苦苦把樹苗栽下,沒成想氣候不適合,第二年樹苗全枯死了。後來又養過山羊、桑蠶,都不順。

  毛相林憋著一股不認輸的勁兒,外出考察,請教專家,與村兩委共同商量種植臍橙。為了打消村民顧慮,毛相林先在村民大會上作檢討,然後承諾自己先種幾畝,大家看看效果。

  這次毛相林一點兒不敢大意,他帶著兒子去學習,試種成功後免費為村民提供技術服務。這幾年,下莊的臍橙年年豐收,每年能給村民們帶來200萬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下莊村水果種植面積近千畝。水果種成了,毛相林又帶著大家發展鄉村旅遊。

  激勵後人,不忘身上的責任

  2004年通路以後,全村有130多人外出上中學,30多人考上了大學。毛相林也有新期盼:“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回來,用學到的知識改變家鄉的面貌。”

  “留在村裏吧,下莊村需要你們年輕人。”毛相林到府勸説準備外出打工的毛連長。親眼見到家鄉的變化,毛連長放棄了外出的計劃,決定留在村裏發展民宿,搞直播帶貨。“200多名外出務工村民,已有一半選擇回來了。”毛相林告訴記者。

  隨著鄉村旅遊的啟動,下莊村的村容村貌也變了模樣。2018年,毛相林提議,建一個全村的事跡陳列室,記錄下莊人修路的故事。2019年,陳列館建成開放。

  來自重慶雲陽縣的退休幹部孫先明帶著家人來參觀。“我們感受到一種不甘貧窮、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很受感動。”他説。

  説起當年修路的事情,毛相林總是飽含深情。“不敢忘了身上的責任,絕壁上的路修好了,致富的路還得繼續往前蹚!”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18日 02 版)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