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總書記長見識 | 這個“試驗”關係630多萬人
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考察調研並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
3日下午,他來到畢節市黔西縣,走進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看望鄉親們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貴州西北角、烏蒙山腹地
莽莽群山,壁立千仞
畢節,曾長期是我國貧困的“三極地區”
自然條件極差、貧困程度極深、脫貧難度極大
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曾經的茅草房。(資料圖片 赫章縣委宣傳部提供)
1988年
國務院批復建立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
一場前所未有、目光深遠的反貧困試驗
在這裡開啟
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霧海景觀。(新華社記者楊文斌 2016年1月5日 攝)
産業扶貧、易地搬遷、生態扶貧、東西協作……
一系列有力舉措次第展開
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雙龍鎮的高山冷涼蔬菜産業基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文斌 2020年6月17日 攝)
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新時代農民講習所、企業“包縣扶貧”……
一系列扶貧“妙招”在這裡誕生
2019年12月16日,成貴高鐵全線通車。這是一列動車組列車從成貴高鐵畢節站內駛出。(新華社記者歐東衢 攝)
30多年來,畢節試驗區累計減貧630多萬人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累計減少貧困人口約221.75萬人
2020年底,最後3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曾經“苦甲天下”、風沙漫天的赫章縣海雀村
變成了滿目林海的特色旅遊村
曾經為了引水,付出3人犧牲代價
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天渠”的村落
如今瓜果滿園、生機流淌
在畢節的版圖上
1591個生存惡劣的貧困村寨已逐步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139個規範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32萬人挪出窮窩搬進新家
畢節市赫章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金銀山社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陶亮 2020年6月16日 攝)
在七星關區柏楊林、赫章縣金銀山等安置小區
社區醫院、學校、超市、扶貧工廠……樣樣都有
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
小朋友在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長幼日間托養照料中心內學習。(新華社記者劉續 2020年8月3日 攝)
人與自然從“對抗”走向“共贏”
森林覆蓋率從1988年的8.9%
提升至2020年的近60%
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陶亮2019年3月27日 攝)
這裡再不是滿目瘡痍、水土流失
烏蒙山極貧之地萬象更新、生機盎然
畢節因改革而興、因改革而進
2014年以來,承擔了20余項國家改革試點
50余項貴州省改革試點
2016年7月16日,貴州省貴陽至黔西高速公路全路段正式通車運營。建成後兩地間行車時間由2小時縮短到50分鐘,便利了沿路群眾的出行。(新華社記者劉續 攝)
從“試驗”走向“示範”
在新的起點上
這片特殊的“試驗田”
正全力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
畢節開啟歷史發展的新篇章
製作:李凡
記者:胡星、李凡、楊欣、崔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