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力量
圖①:黨的七大會址。
本報記者 原韜雄攝
圖②: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
本報記者 龔仕建攝
圖③: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會址。
本報記者 原韜雄攝
圖④:延安寶塔山景區。
劉 陽攝(人民視覺)
冬日的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遠山蒼翠,松柏挺立。
走進舊址,第一眼望見的就是中央大禮堂。青磚灰瓦,古樸大氣,藍天綠樹間,一面紅旗在禮堂頂端迎風飄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
步入禮堂,內部陳設還是76年前的模樣。禮堂後墻“同心同德”四個大字是毛澤東親筆為大會題寫的主題詞。
“禮堂內部是按照七大會場原貌佈置的,不難看出,此次大會就是要貫徹整風精神,通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達到‘同心同德’,進而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講解員馬濤説。
歷史已逝,精神力量依舊。時隔70多年,站在禮堂中間,耳畔仿佛聽到七大代表們的鏗鏘腳步聲……
為中國革命發展和中國人民解放指明方向
歷史告訴我們,黨的七大註定是一次不平凡的會議。
從1928年黨的六大到1945年黨的七大整整相隔17年。其間,中共中央曾六次提出召開七大,都因戰爭環境及其他條件不成熟,一再延期。
自遵義會議至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得以確立和鞏固,整風運動整肅了黨內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特別是經過六屆七中全會,全黨同志的政治認識實現了高度統一,正如六屆七中全會《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的:毛澤東同志所代表的我們黨和全國廣大人民的奮斗方向是完全正確的。“這時召開七大的政治條件、思想條件和組織條件已經完全成熟了。”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副教授薛琳説。
帶著奪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任務,1945年4月23日,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
在這裡,代表著全國121萬黨員的547名正式代表和208名候補代表齊聚一堂。
在這裡,毛澤東向大會致開幕詞和閉幕詞,並作《論聯合政府》的書面政治報告、關於形勢和思想政治問題的報告、關於討論政治報告的結論和關於選舉問題的講話。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和關於討論軍事問題的結論。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和關於討論組織問題的結論。周恩來在會上作《論統一戰線》的發言。任弼時、陳雲等20多人作了大會發言。這些報告和發言從各個方面論述黨的政治路線、軍事路線、組織路線的基本精神,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並對各條戰線的任務和政策提出了具體意見。
大會堅持“團結一致,爭取勝利”的工作方針,系統總結了黨的建設、武裝鬥爭和統一戰線等方面經驗,為中國革命發展和中國人民解放指明瞭方向。
歷史向世界證明了,七大為黨領導人民去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基礎。
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七大會期歷時50天,是黨的歷史上會期最長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七大共舉行全體會議21次,是黨的歷史上舉行全體會議最多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議的一大貢獻就是把毛澤東思想寫在了黨的旗幟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延安團市委副書記、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副主任黨婕睿説。
旗幟就是方向,道路決定命運。全黨同志舉起了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七大選舉産生了新的中央委員會。其中,中央委員44人,候補中央委員33人。隨後召開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産生了13名中央政治局委員、5名中央書記處書記,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這是一個具有很高威信的、能夠團結全黨的堅強的領導集體。
第一次寫進七大黨章的,還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
劉少奇在報告中這樣概括黨的群眾觀點:“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這一切,就是人民群眾的先進部隊對人民群眾的觀點。”
“中國共産黨除了人民的利益,別無任何特殊利益。”薛琳説,中國共産黨在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謙虛學習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全心服務人民,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七大是中國共産黨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經過24年的奮鬥,特別是經過全黨上下嚴肅認真地整風學習,使我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空前統一。這次大會作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史冊。
歷久彌新的“看齊意識”和“愚公移山精神”
1945年4月21日,在七大預備會議上,毛澤東以部隊“喊看齊”為喻,提出看齊意識。
70年後的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專門講到了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看齊問題,他強調:整隊型看齊比較容易,因為那是形體上的,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看齊就不那麼容易了。經常喊看齊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規律和經驗。只有經常喊看齊,只有各級黨組織都經常喊看齊,才能時刻警醒、及時糾偏,使全黨始終保持整齊昂揚的奮進狀態。不斷把領導幹部集中到黨校來學習培訓,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幫助大家向黨中央看齊。
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增強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如今,站在中央大禮堂內,重溫這段歷史,感悟我們黨強調“看齊意識”的優良傳統和經驗,對於在新時代如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十分重要啟示。
1945年6月11日,毛澤東作了《愚公移山》的閉幕詞。他指出:“這次大會是團結的模範,是自我批評的模範,又是黨內民主的模範。”毛澤東號召全黨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全國人民一起,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2016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指出,“讓我們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在中國和世界進步的歷史潮流中,堅定不移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直至光輝的彼岸。”
黨的七大已經閉幕70多年了,但七大所確立的指導思想,所倡導的“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三大優良作風,所總結的革命經驗,以及所取得輝煌成就,都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並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力量源泉。
在實現復興夢想的大道上,黨的七大精神將一如既往地激勵我們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匯聚起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磅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