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南拳北腿 各有所長

2021-02-02 13:5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毛同輝

  近期,隨著各地陸續公佈2020年經濟成績單,中國經濟發展的“南北差距”問題再度受到關注。引發這一話題的,是在目前已公佈的2020年GDP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城市中,南方城市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

  其實,“南北差距”並非一個新話題,近幾年一逢諸如地區經濟年報公佈等時間節點就會有所升溫。有人甚至憂心忡忡稱之為“北方失守”“中國迎來大南方時代”“南方經濟全面碾壓北方”等。

  但是筆者認為,受資源稟賦、自然條件等各種因素影響,南北地區經濟在發展中存在産業結構、比較優勢等差異,如果僅從GDP角度就過度誇大南北差距,盲目鼓吹“北方失守”“南方經濟全面碾壓北方”之類論調,失之於片面了。

  單純從各地的GDP數據來看,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以南方地區佔絕大多數,北方地區在全國經濟大盤子中的佔比相對較低。但是,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我們不能再單純以GDP論英雄。“英雄”之盛名,應更多體現在發展的品質上、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上、城鄉公共服務的一體化上、百姓對民生福祉的獲得感上、發展對生態與安全的統籌兼顧上,等等。諸多評價指標中,GDP只是“之一”,不是“唯一”。我們不否認南北差異,但更要以新發展理念的眼光來審視這種差異,看到南北地區各自不同的比較優勢。

  新發展理念的要義之一就是協調發展,但是區域間的協調發展不是同速化發展、同質化發展,而是各個地方著眼于整個經濟發展的大局,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功能分工,因勢而謀,順勢而為,各顯崢嶸。同時,彼此間各自“大門常打開”,既有經驗的互鑒互學,供應鏈産業鏈創新鏈的協同合作,也有各種生産要素流動的迴圈暢通、産業的轉移承接。

  從東南沿海率先發展到西部大開發,從振興東北到中部崛起,從長江經濟帶到粵港澳大灣區,從長三角一體化到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渝雙城經濟圈……“十三五”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總體戰略佈局和整體體系不斷完善,整個經濟版圖中,東西南北中,各個板塊以高品質發展主題為統領,各展其長,百舸爭流,才有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活力,才有了我們“亂雲飛渡”中的從容和定力。

  正如“南拳”“北腿”各有秘笈,“少林”“武當”各擅勝場,南北地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才是中國經濟活力之源、致遠之道。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