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總書記牽掛的民生事:農家娃在校午餐有營養更豐富
場景再現
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早從北京出發,乘飛機抵達重慶,再轉火車、換汽車,一路奔波,來到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
學校操場上,小學生們正在開展課外文體活動。看到總書記來了,學生們圍攏過來,紛紛問習爺爺好。總書記高興地同大家交談,詢問他們學習和生活情況。
中益鄉地處大山深山之中,群眾居住比較分散,孩子上學是個難題。總書記指出,“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總書記走進師生食堂,仔細察看餐廳、後廚,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和食品安全衛生情況。總書記囑咐學校和老師既要當好老師,又要當好臨時家長,把學生教好、管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確保學生在學校學、住、吃都安全,讓家長們放心。
在馬培清家時,習近平總書記講起了學校調研的觀感:“學校正在蓋宿舍樓,就是為了解決一些孩子上學遠的難題。食堂二位師傅,服務全校157個學生和23個老師,午飯四菜一湯。我想起咱們開始扶貧的時候,推行每個孩子保證每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現在每頓標準漲到了6塊錢,比當初豐富多了。通過補貼,學生家長負擔也不重。我還注意到一件事,孩子們都説普通話,這説明教學規範了。”
餐廳寬敞了,“四菜一湯”裏瘦肉多了、青菜多了
“叮鈴鈴……”上午最後一節課的下課鈴聲響起,寧靜的校園熱鬧了起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列走進食堂。
今天午餐的“四菜一湯”是:白蕓豆燉排骨、青椒肉絲、蒸南瓜、炒青菜、紫菜蛋花湯。
窗口內一盆盆菜熱氣騰騰、香味撲鼻,同學們端著碗,輪流打飯。
“老師,給我打點排骨,再來點肉絲和青菜。”六年級的譚佳麗打好飯,和同學馬莉萍一起來到二樓餐廳就餐。
“我最喜歡吃排骨了,有時打一次不夠,還要再去添一次。”譚佳麗莞爾一笑,低下頭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我也喜歡吃肉。學校的菜花樣多、肉也多。”馬莉萍在一旁搭話,她在學校寄宿,每到週五才回家。
“總書記這麼關心我們山區小學,關心山裏的孩子,大家感到非常溫暖。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託,辦好營養午餐,讓孩子們吃得更好。”中益鄉小學黨支部書記譚順祥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心情激動。
一頓學生營養午餐,“四菜一湯”,中益鄉小學想盡辦法讓孩子們吃得更好。
一年多來,學校食堂又有了新變化——
餐廳更寬敞了。食堂從一層加蓋到兩層樓,能同時容納150人就餐,孩子們不用再錯峰吃飯了。
吃得更放心了。實施“明廚亮灶”,安上了攝像頭、大螢幕,實時監控加工間裏的操作情況。
營養更均衡了。學校請營養專家制定科學標準,優化了食譜:肉,每人每餐達到75克;米,用當地的萬壽香米;菜,選當季時令蔬菜。同樣是“四菜一湯”,如今瘦肉多了,青菜多了。
“有營養還要有好味道,我變著花樣做娃兒們愛吃的。”食堂師傅陳益淑邊忙活邊説,每天同學們吃完飯,她都要查看哪個菜剩下了,哪個菜吃光了。一天天下來,陳師傅對孩子們的喜好瞭如指掌:“娃兒們愛吃排骨,每週的食譜中安排了兩頓排骨;娃兒們不愛吃肥肉,就多采購瘦肉;山裏人吃慣了馬鈴薯,有的人家天天吃馬鈴薯,但為了吃得更營養,學校食譜裏增加了青菜。”
孩子們的體質更好了。“這一年,譚佳麗長得快,長了10釐米,都快跟我一般高了!”譚佳麗的父親譚仁洲感慨道。
五年級的陳銳同學更結實了,“我現在最喜歡打籃球,一場比賽能得十多分呢!”他的言語間充滿了自豪。
陳銳的父親陳鵬感慨:“我們小時候上學每天就裝一把炒玉米,看看現在孩子吃的飯菜,真是幸福啊!孩子吃得開心,家長就可以踏踏實實工作了。”
變化的不只是中益鄉小學。
“習近平總書記來石柱縣考察後,縣裏進一步鞏固提升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確保每一個山裏的孩子吃得好。”縣委教育工委委員陳景紅説,定標準,全縣107所農村中小學的2萬多名學生全部吃上“四菜一湯”;補短板,縣裏投入532萬餘元改善食堂條件,實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和學前階段的營養餐全覆蓋。
放眼全國,截至2020年6月,營養改善計劃覆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3余萬所,受益學生達3700多萬人。
數據最有説服力。調查顯示,石柱縣6—18歲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合格率達到98%。
精打細算,讓每一分錢都花到孩子們的飯菜裏
一頓飯6元錢,能不能全都花到孩子們的飯菜裏?
“能!”學校後勤管理員秦建國的回答斬釘截鐵。
在食堂入口的食材進貨公示處,最近一次採購資訊寫得清清楚楚:“大米,2.63元一斤,數量1200斤;瘦肉,29元一斤,數量30斤;油麥菜,3元一斤,數量40斤……”
精打細算降成本,學校動足了腦筋。秦建國一一算賬:選購本地優質的大米,一斤能比其他産地的便宜4毛錢;油麥菜是從農貿市場買的,不僅新鮮,還是批發價,一斤便宜兩三毛錢。“選哪種食材,什麼價格,都由家長代表組成的詢價委員會商定。所有費用全部公開,接受監督。”秦建國説。
更讓大家放心的是縣裏搭建的集中採購平臺。石柱縣通過招標,引入渝教商貿公司,為各個鄉村學校統一配送食材,保證價廉質優。“需要買什麼,就在網上下單,第二天就能送貨到府。”譚順祥説。
財政給力。2019年縣裏投入1000多萬元,將全部鄉村中小學食堂從業人員的工資納入財政解決。“我們的目的就是讓每人每頓6元錢全花到食材上,讓每一分錢都花到孩子們的飯菜裏。”陳景紅表示。
食品安全是紅線。“總書記要求我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是營養午餐的底線,要全鏈條管好。”譚順祥説。在源頭,大宗物品定點採購,原材料統一運送,市場監管員隨時抽檢;到學校,要有3個老師一起查驗,才能入庫;廚師持證上崗,每頓飯老師陪餐;每天的飯菜都會拍照,上傳到陽光午餐平臺;每個菜必須留樣,確保品質安全可追溯。
“一頓飯6元錢,國家補貼4元,自己只掏2元,還有這麼多道安全關,我們家長很滿意很放心。”譚仁洲説。
看全國,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營養膳食補助資金1700余億元,試點地區學校食堂供餐比例達到76.4%,供餐模式、食品安全管理、資金使用管理、營養健康監測等方面工作紮實推進。
從吃得安全,到學得安全、住得安全,中益鄉小學的新變化越來越多——
“總書記考察調研時關心的宿舍樓,2019年底建成用上了,家離得遠的45個孩子全部入住,再也不用每天走很遠的山路上學了。”譚順祥説。
“共用課堂進了校園,孩子們的眼界更開闊了。”四年級班主任馬影翠老師深有體會。“更大的變化是孩子們臉上笑容更多了,眼睛更有光了,越來越自信了!”
在“給習爺爺寫一封信”的作文課上,許多孩子立下志向:“我長大了要當一名老師”“我想當一名消防員”“我想當科學家,去探索太空”……中益鄉小學的校園裏,孩子們放飛夢想、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