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實踐新論】踐行“兩山論”,引領流域生態環境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

2021-01-25 14:43:0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字號

  編者按: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央網信辦與光明日報社共同組織“實踐新論”網上理論傳播專欄,陸續在光明網推出系列理論稿件和新媒體作品,解析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內在邏輯,敬請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主動脈、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主力軍。這就要求長江流域各地要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山論”,發揮綠水青山在價值和財富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以生態環境的政策規制約束生産組織方式,以生態環境的舒適性資源優化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模式。與此同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因此科學技術有助於節能減排乃至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可見,生態環境與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是長江經濟帶實現流域內高品質發展的關鍵。

  但在現實中,生態環境特有的公共資源屬性與模糊的産權歸屬,往往會誘發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的粗放式發展,加之諸侯經濟滋生出各地在環境聯防聯控方面的合力較弱,導致流域生態壓力加劇、環境污染轉移。與此同時,環境規制強度的提升增加了企業控制污染排放、引進治理技術、培訓員工技能等運營成本,從而可能會引致企業削減技術創新的投資。此外,倘若環境規制的懲罰力度小于偷排獲利,將會降低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節能降耗的內生動力,甚至出現購買能耗指標的情況。由此可能會造成生態環境與科技創新兩者不可兼顧的誤解,走上“先污染、再治理”的彎路。

  踐行“兩山論”,一方面是讓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成為衡量生産力發展水準的基本指標和重要依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與環境破壞,並且可以提高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水準。例如,脫硫技術和潔凈煤技術,可以減少工業廢氣和煙塵的排放量,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生態價值。再如,科學技術可以開發潔凈無污染的綠色資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此同時,生態環境對生産組織形式也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譬如嚴苛且適度的環境規制會促成生産模式的改變,短期內雖然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卻可通過倒逼機制推動企業實現技術創新,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與盈利水準。

  另一方面,“兩山論”強調生態環境可以優化生産力系統中的要素配置,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事實上,生態佈局與産業佈局相匹配是中國生産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生態稟賦所擁有的遊憩審美等舒適性資源具備生命健康的支撐功能,可以吸附創新要素,促進科技創新發展。國內外地區案例研究也表明,美國矽谷、印度的班加羅爾之所以能持久保持國際科技創新的高地,其中常被人忽視的基礎要素就是優美自然的生活環境與舒適潔凈的工作環境。我國一些地區在以生態環境要素吸引科技創新資源方面也做出了實踐探索。例如,貴州貴陽以自然氣候條件、能源供給能力為基底,降低了高新技術設備的運作與維護成本,為發展大數據資訊産業提供支撐,實現了高品質轉型跨越發展;福建南平的“生態銀行”設計機制中也體現了以環境稟賦吸納綠色高新科技企業,在提升地方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探索出一條由自然資源向資産資本轉變的實現路徑。

  踐行“兩山論”,引領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與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擺脫“轉化即變現”的短期逐利思維定勢,建立多元主體參與的長效增值體系。生態環境資源的資産化屬於非完全市場競爭行為,需要在政府監管與市場運營間尋求長期的動態平衡。一方面,要將生態資本納入科技創新發展體系,從生態資源的恢復、保護、更新、增值等各環節確定責任主體,擴大聯防聯治的覆蓋範圍,推進自然資源産權制度改革,建立政府與社會主體目標耦合、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全週期治理機制,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適合的必要條件。同時也要明確生態資源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資産轉化的路徑,即基於地方生態資源稟賦,確定對應的內生外聯産業。具體而言,可以通過搭建諸如生態銀行等多主體資本參與的轉化平臺,促進生態環境資源的市場化配置,進而吸附科技創新要素;引入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優質項目,對接終端市場,實現生態資源的高品質轉化。

  激發各主體內生驅動力,推動各層面主動協同。宏觀層面來看,要完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産業甄別機制,繼續扶持環境友好而投資不足的科技創新活動。在流域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要注重省市間的要素統籌、管理協同等體制機制的橫向聯動,尤其在綠色産業鏈延伸方面,推進各方要素互相嵌入,深度融合,從而加速高品質協同集聚步伐。把握宏觀層面的同時,也要重視中微觀層面的縱向協同。要鼓勵企業探索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協同路徑,激發傳統企業向生態建設和科技創新投資的動力,為生態友好、能耗節約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減負;同時要挖掘生態文明建設下微觀民眾的科創協同動能,宣傳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廣環境友好型技術與商品,從需求側升級拉動供給側産業調整。

  將科技創新納入多元化流域生態補償體系,豐富生態補償方式。在生態補償機制下推進科技創新,一方面可通過技術補償推進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在實現生態補償與技術援助的前提下,提升欠發達地區的創新內生動力,促進當地産業提質增效;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積極效能,激發更多綠色技術的引進需求與供給動力,延長科技創新的技術生命週期,獲得更多的市場價值,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譬如墨西哥的森林水文服務補償(PSAH)項目,其首要目標是流域和含水層保護,附加目標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幫助受補償地區脫貧、提升當地科技創新能力。法國實施的Vittel水保護項目通過對農戶進行技術幫扶,引導當地技術創新與科學養殖,促進了生態環境與科技創新的良性迴圈。

  基於地方資源稟賦,謀求生態佈局與産業佈局相協調,探索差異化科技創新發展路徑。應根據長江流域內各省市的發展階段與生態環境容量,差異化使用環境規制對科技創新的提升效能,即立足地區的資源稟賦,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産業轉型與綠色發展機遇,尋求差異化發展路徑。例如,長江經濟帶下游城市要通過綠色生態一體化進程的示範效應,發揮金融活躍、人才集聚等優勢,完善創新産業鏈,努力打造世界級高科技産業集群;中游地區既要堅持健全産業甄別機制,對現有傳統産業進行轉型升級,亦要通過生態反哺吸附作用,解決人才、技術等要素流失問題,提升科技創新承接與轉化的便利性,促進規模化向高品質發展;上游地區則應該保持其自然生態、地域人文的特色,優先發展“綠水青山”的內生外聯産業,並以此吸引高價值科技産業的入駐,避免走上“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

  (作者:河海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事處副處長 黃永春;河海大學商學院博士後 嚴翔)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