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品質發展】湖北武漢:譜寫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新答卷

2020-11-27 10: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武漢11月16日電(王日晨)“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這首流誦千古的送別詩,讓無數人對武漢黃鶴樓心神嚮往,紛紛慕名而來。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武漢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商業重鎮,素有“九省通衙”之稱。  

  歲月變遷,滄海桑田,不變的是對母親河的殷切關注。縱觀當下,武漢是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戰略交匯點,也是內陸地區少有的集鐵、水、公、空等國家級運輸通道、樞紐于一體的綜合運輸超級城市,承載著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引領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

  近日,記者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品質發展”採訪團實地調研了解到,武漢近年來堅持高品質發展“綠色”底色,以積極打造中外合作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湖北模版、樓宇經濟驅動轉型升級和老工業區創新發展典範,助推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譜寫武漢新答卷。  

  小村莊換新顏 打造鄉村振興湖北樣板  

  初冬週末的早上,地處知音故里蔡甸的武漢花博匯便熱鬧非凡,絡繹不絕的遊客排著長龍的隊伍,紛紛前來參觀這個在武漢知名度很高的景綠網紅特色小鎮。園區風景秀麗、藝術氛圍獨特、人文氣息濃厚,是一座鮮花環繞的浪漫小鎮。

  花博匯成為武漢市民週末休閒打卡地

  作為中法生態示範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花博匯以“源自法國花慢人生”為理念,以花卉景觀為主體,旨在打造一個複合型業態的文旅小鎮。花卉旅遊觀光、創業農業體驗、田園養生度假、親子休閒娛樂、美麗鄉村體驗、文創産業傳承等多種業態在這裡完美融合,滿足廣大遊客回歸自然、體驗鄉趣的生活需求。  

  過去,花博匯所在的天星村原本只是武漢近郊普通的農村,房屋破舊、道路狹窄、田園荒蕪、村容村貌破敗。

  昔日小村莊的華麗轉身  

  2017年,在武漢市實施的“三鄉工程”的推動下,花博匯始終堅持“不大拆大建”的理念,保留了原有土地上的村灣、農田、房屋、水系、樹木,在維持鄉村肌理的基礎上完成了改造升級,在不改變農民宅基地所有權的前提下,對村裏的閒置住房進行個性化改造,將天星村打造成為一個集花卉旅遊觀光、創業農業體驗、田園養生度假、親子休閒娛樂、美麗鄉村體驗、文創産業傳承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滿足人們回歸自然、體驗鄉趣的生活需求。  

  如今,武漢花博匯的建設推動了蔡甸區生態小鎮建設,不僅為武漢市打造“新花城”城市名片增色添彩,還被作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湖北模板,向全國推廣成功經驗。  

  樓宇經濟崛起 驅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全面提高城鎮化品質、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了強大動力與有力保障,也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提升開發開放水準、增強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創造了良好條件。

  面向城市和區域轉型發展需要,武漢加快探索城市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其中,江岸區始終將樓宇經濟作為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加快推進高端商務樓宇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促進總部型企業和機構入駐,努力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鉑仕匯國際廣場是江岸區一座超高層5A甲級寫字樓,建築高度150米,共34層,于2016年年底竣工。2017年7月由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整體購入,鉑仕匯國際廣場成為山東高速在湖北重點打造的品牌展示窗口和區域總部所在地,也是江岸區創建的兩新組織集聚區黨建示範點,樓宇內設有餐廳、便利店、星巴克和城市書房等配套服務,為樓內企業提供便捷的生活。

  樓宇經濟驅動城市高品質發展

  樓宇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優渥的營商環境。作為入駐企業之一,金融街武漢公司對此深有體會,也讓公司對於深耕佈局武漢乃至華中市場充滿信心。

  “公司將依託北京金融街優質的産業資源及品牌優勢,通過房地産開發及産業打造,持續深耕華中區域市場,助力武漢城市發展。”金融街武漢公司董事會秘書孫衛兵談到。

  實際上,鉑仕匯國際廣場只是江岸樓宇經濟的一個縮影。隨著樓宇經濟的崛起,也為武漢的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目前,江岸全區共有商務寫字樓67座,面積超過25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635戶,其中:5A級寫字樓有5座,面積達30萬平方米;優質寫字樓達28座,面積超過11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724戶。2019年全區納稅億元以上樓宇15座,目前全區樓宇入駐率達83.47%,屬地註冊率達78.15%,屬地納稅率達70.41%。

  歷史與現代相遇 騰籠換鳥激發新活力

  江岸,底蘊深厚、文化多元。自漢口開埠以 來,沿江一帶成華中地區對外開放高地,東西方文化在長江之濱交融,這裡歷史建築林立,留存著珍貴的城市文脈和歷史記憶,見證武漢近現代歷史的滄桑巨變。

  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的發展,工業遺存的保護及利用也成為了城市文化復興的重要課題。如何讓舊建築煥發新生,激活與復興場地及周邊城市空間,傳承城市精神,是需要直面解決的問題。

  歷史與現代交織 百年建築重煥新生

  位於江岸區青島路的平和打包廠,1905年建成,是在漢開設最早的棉花打包廠,是承載武漢近現代工商業發 展歷史的重要工業遺産建築。如今,得益於江岸區對以保留保護為主的“留改拆”實踐的探索,在平和打包廠舊址基礎上改建成多牛世界時尚創意産業園。就如同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一樣,平和打包廠這棟百年老建築洗去百年塵埃,逐漸成為武漢時尚文創産業集聚地、 網紅打卡地,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走進園區,記者發現老建築中的原鋼梁、鋼 架、貨物滑道甚至是水管閥門、 墻上的標語等都完整保留了下來, 系統實施建築結構加固、墻體修復、配套設施安裝等一系列工程,最大限度保留建築歷史價值,使其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煥發出新的光彩。

  作為漢口文創谷的組成部分,多牛世界時尚創意産業園自去年試運營以來,人人視頻、阿裏雲創新中心等一批文化藝術、創意科技企業紛紛入駐。多牛世界負責人田國舫表示,現階段園區辦公人數已超過1200人,後期預計將達到2000余人。2019年園區企業總産值1.6億,稅收1000萬,目前隨著企業的發展和陸續落戶,預計2020年園區總産值將達3億,稅收2000萬。

  “武漢是一座底蘊深厚的城市,擁有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土壤。”人人視頻總經理助理劉僖説,人人視頻在圍繞“構建世界文化內容雙向輸出生態鏈”深入佈局上,未來將把武漢打造為“最大的海外優質視頻內容的生産、分發、運營基地,同時深度挖掘武漢這座城市的IP,向外展示武漢形象、講好武漢故事。

  築巢引鳳 大批文創企業入駐産業園

  武漢江岸區在保護的基礎上利用好老建築,發展文創産業。不管是從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還是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來看,都是難能可貴且有借鑒意義的一個樣本。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需要綜合施策、久久為功。”武漢市發改委長江經濟帶發展處二級調研員李開顏表示,武漢市將扛“武漢之責”,展“武漢作為”,奏“長江之歌”,奮力建設美麗之城。

[責任編輯:王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