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動能強勁 向網路強國不斷邁進——我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成就令人矚目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數字經濟動能強勁 向網路強國不斷邁進——我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成就令人矚目
新華社記者余俊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系統部署和全面推進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我國網際網路發展和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網路空間日漸清朗,資訊化成果惠及億萬群眾,網路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向著網路強國闊步前行。
築牢網路安全之基 守護億萬民眾精神家園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縱觀全球、把握全局,為推動我國網路安全體系的建立,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指明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社會在維護網路安全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網路綜合治理體系,各方面齊抓共管,共築網路安全防線,切實維護網路安全。
——出臺網路安全法、《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等網路安全法律法規和戰略規劃,印發《關於加強國家網路安全標準化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為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立柱架梁,夯基壘臺;
——2019年以來,中央網信辦等部門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專項治理,今年以來,先後開展網路惡意行銷賬號集中整治、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及網路環境治理、遏阻“祖安文化”傳播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網路生態突出問題,採取針對性整治措施,取得較好成效;
——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連續7年成功舉辦,開展網路安全進社區、進校園、進軍營等活動,有效提升了全民網路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網路空間安全”成為一級學科,“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在多所大學落地,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等新型網路社會組織紛紛成立,産學研緊密結合,專業人才梯隊建設走上快車道。
數字經濟為調結構穩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儘管外部環境總體趨緊,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但隨著資訊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數字經濟帶來的發展新動能逐漸壯大,新産品、新業態加速孕育,有力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工業網際網路讓市場與工廠實現精準對接,共用製造推動原創設計加速入市,5G商用開啟萬物互聯……在穩增長、補短板、調結構的關鍵節點,“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智慧製造日益崛起,為國民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挑戰,網路購物充分發揮促消費、助轉型、保市場等作用,為打通國內經濟內迴圈提供了有力支撐。2020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51501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25.2%。
數字浪潮下,自主就業、靈活用工等生機勃發。在城市,網約車、跑腿員、快遞小哥奔波在大街小巷;在農村,一部手機、一根自拍桿,正成為越來越多農民們的“新農具”。據統計,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交易額已達34.81萬億元,2019年社交電商從業者規模達到4800萬人,從業人數同比增長58%。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認為,數字經濟將在“十四五”時期催生新增長點,增強供給端與需求端的“適配性”,為擴大內需提供規模可觀的增量。他表示,數字經濟還具有打破地域界限的優勢,有助於開拓國際市場、引進優質資源,推動形成更加開放的新發展格局。
先進網路技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提升人民獲得感
11月的一天上午,重慶沙坪壩區人口普查員吳景文敲開一戶居民的家門,拿出平板電腦,借助騰訊雲技術手段,資訊實時錄入並上傳到後臺,人口普查方式從一張紙變成了一塊屏。“無紙化”辦理和大數據應用,既方便了相關部門的工作,也大大便利了老百姓生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億萬人民在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是網信事業發展的不變初心。
從衣食住行智慧化到遠端教育、網際網路診療、線上辦公……曾經想像中遙不可及的生活方式如今已近在眼前。網信事業發展的豐碩成果,正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
教育機器人不僅可以背誦古詩詞,還能隨時切換中英文;戴上VR眼鏡,就可以“點燃”酒精燈,在虛擬平臺進行一次化學實驗;偏遠地區的孩子通過線上教育平臺可以和北京的老師互動交流……基於5G、VR等智慧技術,課程體系豐富了,授課方式有趣了,教育公平理念也得到了貫徹。
從在朋友圈叫賣山貨到拍短視頻推銷農産品,再到在鏡頭前直播原生態的鄉村生活,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積極幫助農民探索增收新模式,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初冬時節,水鄉烏鎮將再次吸引世界目光。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將於11月23日至24日舉行,立體展現推動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推動創新創造、促進開放共用、凝聚行動合力,與國際社會一道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