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靜音車廂”是公共服務人性化的有益探索
今年年底前,京滬高鐵將推出“靜音車廂”及計次季票等新型票制産品。“靜音車廂”是我國在香港以外地區的首次探索。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趙非回應説,“靜音車廂”服務的推出,主要是基於京滬高鐵在實際運作中出現的一些情況而制定的。
不少旅客都有過在車廂內被噪音打擾的經歷,“熊孩子”的哭鬧和追逐嬉耍有人接打電話聲音太大,有人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噪音幾乎是所有高鐵乘客都要面臨的困境。“靜音車廂”體現的不僅是以民為本的人文關懷,更是公共服務人性化的一種有益探索,值得其他公共管理部門效倣與推廣。
“靜音車廂”這個概念一推出,就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熱議,民眾除了給予肯定之外,也有觀點認為,何為“靜音”不好界定。其實,“靜音車廂”只是鐵路部門推出的一系列舉措當中的一種,和其他創新舉措一樣,“靜音車廂”反映旅客呼聲,引導創設良好旅行環境,這是公共服務走向精細化的一個樣本。
設置“靜音車廂”,是為了保持旅途安靜,維護良好乘車的秩序,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具體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説,“靜音車廂”是公共服務意識與水準的一個“小提升”。旅客可通過12306網站和手機客戶端等購票途徑自行選擇“靜音車廂”,從本質上來看,高鐵設“靜音車廂”與地鐵“同車不同溫”有異曲同工之處,旨在尊重旅客自我約束和相互制約的選擇,充分體現服務精細化人性化。
當然,設置靜音高鐵車廂,不意味著在其他車廂可以肆無忌憚地製造噪音。選擇的“靜音車廂”,相當於是訂立一份契約,相關部門升級服務的同時,公眾也能夠以相應的公德標準要求自己,作為旅客,既然選擇“靜音車廂”就要遵守相關規定,不管是在什麼車廂,只要是公共場所,每個人都要遵守乘車規則、遵守社會公德,進而推動自律升級。
改革沒有休止符,服務永遠在路上。“靜音車廂”既是嘗試也是倡議,其關乎契約意識、關乎自覺自律,在社會不斷進步、道德不斷提升的前提下,“靜音車廂”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必然會受到很多旅客的青睞。期待著更多部門增強以人為本意識,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