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羅來昌: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村民

2020-10-19 19:46:00
來源:全國人大微信公眾號
字號

  核心提示

  “硬木扁擔杉木桶,代代不離駝背種。一根扁擔兩隻籃,有女莫嫁上窯灣。”這首民謠反映的是曾經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進順村的真實處境。如今,進順村已成為江西省遠近聞名的幸福村。作為進順村的“領頭雁”,全國人大代表羅來昌帶領村民鞏固脫貧成果,大力推進産業融合發展,保持村集體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村民。

  9月的江西省南昌市,秋高氣爽,酷熱已褪去。

  9月15日上午9時,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進順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羅來昌已經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這天,他要提前安排好兩天之後的村裏退休老人們的茶話會,共話村子的新變化、新發展。

  的確,進順村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一條條道路寬闊整潔,街邊商鋪林立,路上車輛川流不息……走進進順村,你完全不會認為這是一個小村莊,而是切切實實的都市社區。

  時間倒回到40多年前,村民們還是以種菜賣菜為生,生活頗為艱辛。“硬木扁擔杉木桶,代代不離駝背種。一根扁擔兩隻籃,有女莫嫁上窯灣。”這首民謠反映的就是當年進順村的真實處境。

  “如何讓村民擺脫貧窮,成為當時村委會最為迫切的問題。”羅來昌對記者説。1979年,進順村成立了首個村辦企業,接著興辦了生産麻繩、鵝毛扇、拖把等生活物品以及醬油、米粉等食品的多個小廠,邁出了從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第一步。隨後,進順村在上世紀90年代步入了快速發展期。1990年,進順村重新取回村屬鄱陽湖大酒店的經營權。此後,又緊接著成立旅遊集團,建設工業園區,參股南昌農商銀行。在一個又一個舉措下,進順村逐漸形成了以第三産業為主體,園區建設為兩翼,金融、商貿、物流、地産業並舉的經濟發展新格局。

  “回顧村子的發展歷程,我們經歷了‘盤活資産打基礎、以地換地拓空間、招商引資謀發展’的三個階段。隨著村集體經濟收入連年高漲,進順村百姓的生活水準也‘水漲船高’,家家戶戶都有1至2輛小汽車。”説著説著,羅來昌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目前,我們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大力夯實集體經濟,保持村集體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老百姓帶來穩定、可持續的收入。”

  1

  “以黨建引領村興民富”

  進順村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與傳統意義的鄉村相比,少了些許宗親家族觀念的束縛;加之近年來大量的舊城改造、房屋拆遷,村民們的價值觀繁雜多元。如何把大家思想集中統一起來?俗話説:“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發展看支部。”

  “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以黨建引領村興民富。”羅來昌向記者介紹,為了強化村黨組織的建設,他在黨員幹部中提出了“多、高、好、精”四字要求,即奉獻要多於群眾,形象要高於群眾,做事要好于群眾,技能要精於群眾。進順村黨組織設置為村級黨委,同時下設三産、園區、社區三個支部,共有黨員83名,預備黨員2名。近年來,村黨委堅持以黨建引領村莊發展的理念,促進全村經濟社會事業全面健康有序發展。

  解決群眾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始終是羅來昌帶領的進順村黨委的工作重點。為解決村民的住房問題,他曾積極參與建設進順小康家園,讓村民每戶以800元/平方米均價購得一套住房,實現村民們住有所居的夢想。為了加強村級黨組織的陣地建設,他還以黨建項目化的形式,將村原活動中心改造升級成“黨建+幸福生活館”。分別在經濟建設、村莊治理、文明宣傳、道德培養、身心健康、關愛幫扶、文體生活等各方面為村民提供服務。

  據了解,原來進順村有一棟黨群服務樓,但空間設置不合理,服務功能不完善,開展活動不接地氣,村民進不來、坐不住,達不到共用目的。進順村下決心將原來的舊樓打造成25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黨群活動場所。建成投入運作後,村級黨組織陣地呈現出政治功能全、服務項目多、辦事環節少、陣地人氣旺、幹部勁頭足、群眾人心齊的嶄新面貌。

  近兩年,進順村黨委開展各式“黨建+”活動200余次,提供各式服務10000余人次。“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引領了村級經濟社會事業向上向善發展,弘揚了社會正能量,為村集體持續健康發展築魂。”羅來昌説。

  2

  “産業是農村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産業是農村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羅來昌認為,産業興旺,不光是農業,還要因地制宜、因勢制宜,注重産業融合發展。

  自1988年擔任村辦企業幹部以來,羅來昌在村裏已經幹了三十餘年,參與並見證了進順村一步步走來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村辦企業到後來的酒店服務業、發展園區經濟、參與股權投資,進順村一直走在村集體經濟探索發展的前沿。

  這樣的發展模式,與羅來昌的治村理念息息相關。羅來昌介紹,“早在1999年,我們村就在江西省內率先進行了社區型股份制改革,把村集體30%的股份量化給了村民,讓村民成為村集體企業的股東。2002年,進行了第二次社區型股份制改革。這兩次改革共計量化了村集體45%的股份給村民。2016年,我們再次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産權制度改革,把村集體企業的股份全部量化到了每一位村民手中。”

  這種做法,讓村集體企業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民股份制企業,全體村民實實在在地享有企業的收益權。“通過將村集體企業股份100%量化給村民,讓村民能夠長久地分享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成果。”羅來昌説。

  但村子土地總量是有限的,如何繼續做大村集體經濟的“蛋糕”呢?

  羅來昌認為,僅僅依靠土地經濟,最終還是會局限自身的發展。恰逢2008年原南昌市洪都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著手組建南昌農商銀行,羅來昌建議以村集體經濟入股南昌農商銀行,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一筆穩定可觀的收入。“去年僅銀行分紅,就為我們村帶來了1324萬元收入。”羅來昌説。據了解,2019年進順村集體純收入5683余萬元,村民每人平均股份分紅7000余元。村民股份分紅及福利保障資金共約1668萬元,每人平均純收入3.2萬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談及下一步打算,羅來昌表示,重點項目的推進,是進順村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抓手。進順村將儘快完成進順大廈驗收;推進村屬工業園區升級改造,計劃把老舊工業園區改造為冷鏈物流産業園,此項目預計能為村裏增收2000多萬元。同時,著力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優化村莊治理,著力強化村級黨建,未來可期。

  “預計今年村集體純收入可突破6000萬元。要夯實村集體經濟,讓發展成果惠及於民,讓村民擁有可持續的穩定收入,不斷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展望未來,羅來昌信心滿滿。

  3

  “不僅要物質小康,也要精神小康”

  在進順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該村的宣傳畫冊上寫著:“安排好住的、敬養好老的、教育好小的、照顧好弱的、兼顧好大眾的”。這26字民生發展理念,是羅來昌孜孜追求的目標。秉承著這一理念,進順村的村民福利已經發展到了19項,包含老人長壽獎、雙重醫療保險、大病救助金、殘疾村民生活保障金、現役軍人優撫金、陽光助學金、過節費等項目。

  “口袋富了,腦袋也要富。全面小康生活,不僅要物質小康,也要精神小康。”為了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羅來昌主導了村級“細胞工程”系列活動。該活動把每個村民看作是組成村莊的一個細胞,依法加強村級民主管理,完善村民理事議事制度和民主決策制度,突出村民的主體作用。村“兩委”與村民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關係,自治與法治達到有機統一。“同時,建立道德講堂、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義務志願巡邏隊等村民組織,率先成立全省首個村級社區教育學校、首個村級老年大學,把‘三風’教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化養老等內容融入社區服務中。”

  通過“細胞工程”活動,羅來昌開展了“廉潔家風”“五好一美”“身邊的好人”等一系列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每年都舉辦包粽子、賽村歌等民俗活動。這些接地氣的鄉村文化活動,把傳統文化滲透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村民的精氣神得到提升。人人爭當有志氣、有骨氣的進順村人,村裏涌現出省級道德模範、省級最美家庭、市級“三風”人物等一批先進人物和模範家庭,也使進順村文明村莊的新形象深入人心。

  村民熊吉椒感嘆説:“如今在進順村,我們購物、讀書、看病、健身、娛樂……這些足不出村就都可以實現。進順小康家園不僅是我們的花園、公園,更是安居生活的樂園。”

  “作為一名農村工作者,遇上這麼一個大好的時代,我將加倍努力地致力於農村發展,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村民。”羅來昌的話語格外堅定。

  策劃:王萍、于浩、李小健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