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遼寧西豐縣:織密保障網 用足大數據

2020-10-07 12:0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西豐縣天德鎮天來村果樹種植擴大到8000畝,蘋果因其質優而出口到18個國家和地區。圖為農戶在採摘蘋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潛彤攝

  “咱縣777名未脫貧群眾今年國慶節前就徹底脫貧了。”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委副書記韓相東仿佛松了一口氣,但他接著又説,群眾脫貧,幹部不脫責任,低收入貧困人口年收入過5000元後,接下來要與致富對接,與鄉村振興對接,“要一個勁兒地往前跑”。

  西豐縣,曾是遼寧省重點貧困縣。如今提前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怎麼做到的?

  “這是腳底板跑出來的未脫貧摸底表,老弱病殘佔絕大多數。”西豐縣扶貧辦黨組書記遲澤光好像一部活電腦,把413戶777名未脫貧群眾的家庭情況都擱在了心裏。貧困戶有的房子破舊不堪,有的夫妻臥床不起,有的孩子讀不起書……

  針對不同原因的貧困狀況,鐵嶺市密織多重保障網:危房改造安置一批、醫療救助脫貧一批、教育扶貧支援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以西豐縣為例,因有大病保險,貧困患者可以轉院免押金治療,實際報銷醫藥費2.35億元;教育扶貧免除貧困生校服費、伙食費406萬元;危房改造2820戶,新建2909戶新住房。作為防止返貧的最後一道堤壩,西豐縣與保險公司在全省創新開展“防貧保”合作,對因病、因意外傷害、因災、因學導致的易貧重點人群實施兜底保險保障。

  鐵嶺市在遼寧省率先建成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通過“網際網路+扶貧”模式,推動扶貧工作實現實時監測、精準決策、精準幫扶和智慧預警。記者點開觸摸屏,海量數據撲面而來,幫扶誰、誰來幫、怎麼幫等資訊一目了然,每一位貧困戶收入的實際情況與脫貧過程實時動態更新。

  西豐縣紀監委副書記秦正紅説,扶貧大數據監察模組發現的110條問題均得到及時處理,問責追責67人。

  “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不能僅滿足於政策兜底,最穩固的保障是依託産業扶貧富起來。”西豐縣委書記康冠華認為“攻”比“守”重要。從縣到村,每個幹部的職責都“上墻”挂圖作戰,黨員幹部率先主動出擊結對子、趟路子。

  58歲的付寶庫每天都要到村裏的“花果山”轉轉。“這是貧困戶張麗紅家的果樹,那是趙龍家的……”付寶庫一路指指點點。擔任天來村黨支部書記十幾年,付寶庫熟悉人更熟悉果。

  天來村地少山多,種果樹最合適,可是種啥品種村民意見不一致。付寶庫自己掏錢請果樹專家來村“號脈”出方子。“你看這種雞心狀的小蘋果又脆又甜又好看,國際銷路好,最可人的是成熟快,比一般蘋果能早上市1個月。憑這個時間差我們就掙錢了。”付寶庫先在自家和村幹部家試種的成功效應一下子説服了全村群眾,果樹面積由幾十畝增加到8000畝,年收入達1300多萬元。“種果樹是個慢活,得好幾年才見結果,貧困戶失敗不起,只有黨員幹部衝在前面做出樣子才行。”付寶庫挺會總結,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

  “咱西豐縣是中國鹿鄉和柞蠶之鄉,山裏山外都是寶,怎麼能守著寶貝過窮日子?”西豐縣縣長范磊也很時尚,他帶著駐村第一書記一起直播賣貨。9月23日,在縣規劃館內,電商專家正在進行培訓,一批有潛力的貧困戶參與到電商經營中來。

  在脫貧的路上一個也不落下,西豐縣脫貧攻堅戰的“硬骨頭”,就這樣一點點“啃”下來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潛彤 通訊員 郭永安)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