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治理要以黨建為根人民為本

2020-10-02 11:27: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魏穎琦)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唐山市調研考察時指出,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要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整合各種資源,增強社區公共服務能力。社區工作要時時處處貫徹黨的宗旨,讓黨的旗幟在社區群眾心目中高高飄揚,讓社區廣大黨員在服務群眾中充分發揮作用、展示良好形象。9月22日以來,“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路主題宣傳活動走進蘇州、上海、義烏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各地在社區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經驗。

  以高效服務便利社區生活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景城民眾聯絡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標語映入眼簾。負責人介紹道,“一站多居”形式的景城社區工作站目前已創新推出 “開放式、零距離”服務窗口,打造“全科社工”隊伍,為周邊6個社區的居民集中辦理計劃生育、勞動保障、民政殘聯等政務服務,“服務時間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全年無休,居民不必專門請假辦事”。在社區工作站線下服務窗口的基礎上,景城社區工作站使用園區“一網通辦”網上業務辦理平臺,居民當日在網上申請業務後便可當日受理,變“群眾跑腿”為“資訊跑路”。

  記者了解到,這座面積約3500平米的場館成立於2017年3月,全部由政府投入。除了標準化配備“社區工作站、民眾俱樂部、樂齡館、童樂館、社區衛生站、圖書館、律動館”等傳統七項功能外,還新增了湖東社工委新時代文明實踐、黨群公共服務、綜合治理聯動等多項功能。社區居民曹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從武漢來蘇州定居十三年,白天送孫子上學後便會來鄰里中心與朋友們小聚,“這裡極大方便了我們老年人,除了能參加各種文體活動,還可以直接去旁邊的商場購物。在我看來,只要進了鄰里中心,什麼事情都可以辦到”。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俊生認為,在基層治理中的許多創新舉措,都是為了方便老百姓解決問題。通過網路化資訊化手段的運用,能夠使老百姓的事情高效處理、社會矛盾糾紛有效解決。

  景城鄰里中心。本網記者 魏穎琦/攝

  以公眾參與加強社區規劃

  隨團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周慶智表示,“共建不是一家建,需要動員社會各家力量參與其中。我們看到,各地基層地方政府正在努力跟老百姓建立一種新的情感聯繫,一種認知的關聯、認同的關聯,讓人民群眾在理解中增強認同感、擁有更多獲得感,這樣對治理來説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上海浦江區遼源西路睦鄰中心自治委員會由社會組織代表、居委會代表、轄區企業代表、社區志願者代表、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共同組成。圍繞“居民家門口的會所”的定位,引導居民大事一起做、普通事商量做、小事自己做,有事大家管、大家議、大家辦,以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在睦鄰中心舉辦的座談會現場,居民代表分享了社區規劃過程中的個人經歷以及參與社區規劃過程的感想。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空間與生態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勇峰表示,社區規劃並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工程項目,而是促進民眾在全週期全過程的參與中增加對社區公共空間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推進社區治理一體化進程。

  遼源西路睦鄰中心座談會現場。本網記者 魏穎琦/攝

  以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社區治理要堅持黨建引領。義烏雞鳴山社區是一個多文化、多種族、多元素的複合型社區,在這裡活躍著29個少數民族的同胞以及來自74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千多名境外人員。

  社區自組建以來緊抓地理環境優越、人文氣息濃厚、居民身份多元的特點,全面開展“區域化黨建、開放式管理”模式,構建了“1+X+Y”社區大黨委工作體系,以社區黨委為核心,推動社區、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先後創建了“樂眾惠民志願服務”“中外居民之家”“國際老娘舅”“成長早班機”等多個品牌項目,取得了優異成果。社區于2016年和2019年先後獲評國家第四批民族團結先進社區及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被譽為義烏的“聯合國社區”。

  社區黨委書記何文君告訴記者,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為社區工作開展帶來不少難題,對於不少異地居民而言,同樣一件糾紛如果由本民族同胞或外籍人員溝通調解,往往事半功倍。對此社區充分利用外國人、外地人風俗相似、語言相通、情感相近的優勢,篩選通外語、精貿易、有信譽的外籍客商代表、外籍醫生等高知群體和資深翻譯組建國際“老娘舅”隊伍,參與涉外經濟糾紛、中外組闔家庭矛盾糾紛化解。

  來自巴基斯坦的外籍調解員阿庫用流利的中文講述了自己在義烏工作生活十幾年的經歷,作為國際“老娘舅”中的一員,他對調解工作有著自己的見解,被問到如果産生貿易糾紛該如何處理,阿庫根據經驗很快給出了解決方案。談起義烏,他的言語中滿是親切感與認同感,“可以説,義烏今天的發展與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密切的聯繫,這裡就是我的第二個故鄉!”

  雞鳴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本網記者 魏穎琦/攝

  社區是黨委和政府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也是聯繫群眾的關鍵節點。社區治理,要以黨建的根基紮根于群眾之中,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以人民的幸福指數為出發點,掌好心中的“一桿秤”。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