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頂層設計與問計於民 指引編好“十四五”規劃

2020-09-28 16:30:00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本報記者 李海楠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聽取基層幹部群眾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時強調,“十四五”規劃編制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十四五”規劃作為我國即將進入第二個百年發展階段的首個五年規劃,肩負經濟社會頂層設計、奠定發展基礎和引領百年發展方向之重任,因此,立足實際,補齊民生短板,是根本性解決經濟社會“兩條腿長短不一”問題的關鍵;而確保頂層設計與問計於民相統一,更是確保“十四五”規劃引領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核心指引。

  基本面穩定提供“十四五”發展根基

  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該如何認清我們的自身優勢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重要問題之一。習近平指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國發展具有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沒有變。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有強大的生産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有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投資需求潛力巨大。

  因此,習近平提出,要科學分析形勢、把握髮展大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顯然,這些自身優勢都將為促成穩定基本面、為‘十四五’的發展提供根基。而為此提供支撐的正是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周宏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幅員遼闊且人口基數巨大的背後,是動輒千億、萬億量級的市場需求,這本身正是我們制定“十四五”規劃的主要積極因素。

  在周宏春看來,此前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的就是要從供給端深化改革,對接人民群眾對産品品質提升的訴求。而這顯然也將是“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點內容之一,應當與國內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提高資源效率、保障能源和糧食安全等被視為同等重要的內容。

  要進一步激活國內大迴圈市場需求,周宏春認為,需要規劃在頂層設計時立意解決發展中可能碰到的難點和堵點,打通流通屏障、制度屏障、人為設置屏障等,促進人才、科技等要素正常流動,通過改革釋放紅利,使得市場真正活起來,讓國家投入引導社會投入,形成真正的國內大迴圈。“畢竟,在雙迴圈的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的客觀事實沒有改變。”

  改革成果共用描繪發展根本目的

  習近平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努力在推動高品質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周宏春認為,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這實際上為新時代經濟社會在新發展格局下從“新”出發描繪了根本落腳點。“改革成果共用意在強調發展的根本目的;新起點則強調成果人民共用、補齊民生短板的決心。”

  在周宏春看來,此番表述是從黨的執政為民高度強調民生問題的重要性。他認為,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暴露出了我國在衛生防疫、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短板,而這些都將是在“十四五”發展過程中需要予以逐步補齊的。

  “改革成果共用就是要保證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育有所教,其背後是確保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二者同步的問題。”周宏春強調,補齊民生短板是根本性解決經濟社會“兩條腿長短不一”的關鍵所在。而從“十三五”時期延續下來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點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到秉承發揚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發展理念,再到重申改革成果共用,落腳民生,將為“十四五”時期謀求實現第二個百年發展目標帶來持久穩定的發展保障。

[責任編輯:王琳]